優待老兵 致敬功臣
——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為老兵送溫暖活動見聞
作者:吳杰 文建權 惠繼萌
棗莊市臺兒莊區軍地工作人員為老兵武之權過生日。宮魯迅攝
“祝您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農家小院,綠樹成蔭。一張小木桌前,前來祝壽的工作人員為96歲的抗戰老兵張景桂點燃生日蠟燭,一起唱響《祝你生日快樂》歌。
“八一”前夕,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人武部和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一行人來到泥溝鎮泥溝村,為張景桂送去生日祝福。
盡管皺紋爬滿額頭,但張景桂眉宇間仍難掩戰火硝煙淬煉出的軍人氣質。他的家人引以為傲,一些不熟悉張景桂的人,憑老人說話辦事的風格就能斷定“這個老爺子當過兵、參過戰”。
“我這一輩子當過兒童團團員,經歷過臺兒莊戰役,打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這些年,黨和政府沒有忘記我,過年來慰問、平時家里有困難了也來幫忙,讓我感到很溫暖。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你們又專程來看我,讓我更感到光榮……”
感慨時光飛逝的同時,老人表達了對黨和政府關心關愛的感激之情。
經歷過戰火的人,更加珍視和平。這一點在張景桂身上體現得十分明顯。戎馬倥傯的歲月,打過許多硬仗惡仗,但他很少去講這些經歷,思考更多的是對“戰爭與和平”的理解。他經常叮嚀晚輩:“你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一定要在這么好的環境下學習本領、成長成才,多為國家做貢獻。咱們現在的好日子,都是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來之不易。”
據了解,臺兒莊區目前健在的新中國成立前入伍和參加抗美援朝的老兵還有17名。自2019年以來,該區每年結合為老兵祝壽時機開展送溫暖活動,工作人員登門和老兵拉家常、問需求,幫助解決生活難題。
據統計,6年來,該區為老兵送去生日祝福150余人次,安排健康巡診100多人次。
該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王眾介紹,這些老兵普遍年事已高,2019年有33位,到現在僅剩17位。今年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開展這項活動更顯意義特殊。
6月18日,是95歲老兵武之權的生日。那天,工作人員除了給老人送來生日蛋糕,還帶來了《老兵永遠跟黨走——臺兒莊區老革命軍人故事集》和一張老人的戎裝照。老人看后非常開心,高興地分享了他參軍時的一些老照片。
“這張照片是我在22軍當衛生員時拍的,那時我還是個毛頭小子。這張是我立三等功時拍的……打淮海戰役時有一場戰斗非常膠著。當時,我們與敵人里三層、外三層地圍在一起,不少戰友把子彈打光了,但沒人懼怕,就等著敵人上來,我們和敵人拼刺刀……”
追憶往事、思念戰友,說著說著,武之權就紅了眼眶。“這些年,我很想念那些犧牲在戰場上的戰友們,真希望他們也能看一眼今天的繁華盛世,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老兵內心赤誠,從來不計較功名與得失。“身著軍裝,再向黨旗宣一次誓”是武之權之前對工作人員表達的一個心愿。這一次,工作人員特意帶來了一面黨旗。
鮮紅的黨旗前,大家一起重溫入黨誓詞。在大聲喊出“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的誓言時,一身老軍裝的武之權,把右手握得緊緊的,眼神充滿堅定。他說:“我是在1948年8月1日入伍的,是黨和部隊培養了我。無論什么時候,我都是黨的戰士。”
95歲的抗美援朝老兵陳金朵家住馬蘭屯鎮,曾和黃繼光、邱少云在一個部隊。臨近“八一”,區鎮兩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工作人員到他家走訪慰問。
“多年來,陳老兵都是一個人生活,盡管有諸多不便,但他從來沒有向組織提過要求。”王眾說,一次,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工作人員來慰問,臨走時給陳金朵留下了一些慰問金,老人說什么也不肯要。他說:“我是啃著硬邦邦的凍土豆和武裝到牙齒的敵人作戰的鋼鐵戰士,什么困難都壓不垮我。”
這些年,94歲的抗美援朝老兵張應傳做了許多公益活動,還為災區、希望工程捐了不少款。在生日許愿時,他表達了唯一心愿:“祝愿偉大的祖國越來越強大。”他說:“對我來說,現在的生活已經很好了。我們那時候當兵,就一個心思:保家衛國,讓窮苦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現在國家富強了、人民富裕了,我們的愿望實現了,也滿足了。”
“老兵的事跡蘊含著強大精神動力,是寶貴的精神財富。”臺兒莊區人武部領導介紹,在送溫暖活動中,他們同步做好老兵事跡挖掘和宣傳工作,還建立聯系機制,及時為老兵排憂解難,確保他們安享晚年。
(https://m.dzplus.dzng.com/share/general/0/NEWS2619996EFABKXNBNDS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