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嘗嘗甜不甜!我們這里的石榴色澤鮮艷、個大皮薄、粒大籽軟、味甜多汁。”嶧城區榴園鎮王府山村村民李志保熱情地向游客介紹果園內的石榴。金秋時節,正是石榴收獲季,久負盛名的“冠世榴園”也又一次迎來了絡繹不絕前來收購、采摘石榴的客商和游人。
嶧城區是著名的“中國石榴之鄉”,近年來,嶧城區不斷開拓“石榴+”等新業態,全力做好品牌、提升品質,延長產業鏈,聚焦推動石榴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加快構建貫通育繁推、產加銷、農文旅的全鏈條產業生態,以“火紅石榴”帶動農民群眾“紅火生活”。2023年全市石榴全產業鏈產值近40億元,其中,冠世榴園區域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萬元,高于全市農村居民人均收入0.8萬元,石榴成為名副其實的“增收果”“致富果”。
“石榴加工企業多了,我們的石榴也不愁銷路了。咱算筆賬看,拿我家來說吧,11畝多石榴,估計有2000多公斤果型不好的石榴通過合作社能賣給企業,按每公斤2元算,這一出一進,4000多元就賺到了!今年我還流轉了30畝地做石榴采摘、品嘗觀光園,預計又能增加20多萬的收入!”榴園鎮朱村石榴種植戶劉遠說。
“石榴煎餅按干、濕不同,價格從每公斤20元到36元不等,一天至少加工四五十公斤,就是一筆可觀的收入。”桃花村村民張麗對記者說。為了儲備足量的石榴,張麗還建了40立方米左右的冷庫儲存石榴汁。據介紹,嶧城區政府牽頭推廣石榴保鮮庫的建設,專門拿出財政補貼,鼓勵家家建庫、戶戶保鮮,既方便農戶發展反季節石榴加工,也提高了石榴銷售效益。
嶧城區堅持把發展石榴產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帶動農民致富的重要抓手,推廣良種擴種19.4萬株,石榴鮮果年產量達0.5億余公斤,暢銷全國各地。扶持一批石榴盆景盆栽精品園,推進小微盆景制作規模化生產,從業人員達5000余人,年銷售盆景盆栽20余萬盆,產值5億余元,有效帶動農民就業創業。同時,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成立技術聯盟,完善擴種、項目建設、技術指導與配套服務,開展病蟲害防治、良種繁育等培訓,一體化推進石榴優質品種“育繁推”,優化種植品種,提升石榴品質,鞏固石榴苗木、盆景盆栽、精深加工、文旅融合等產業發展基礎,石榴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果”。
為進一步夯實富民成效,嶧城區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抓手,不斷提升石榴產業首位度。山東省政府以榴為媒,與廣藥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重點吸引聚集石榴醫藥保健、康養文旅相關企業,推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進一步推動石榴產業高質量發展。廣州王老吉餐飲管理發展有限公司、韓國正官莊中國區、山東美果來食品有限公司三家行業翹楚品牌聯名推出了王老吉·正官莊·美果來紅參石榴汁。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園副總經理李永帥說:“此次三方合作必將進一步賦能石榴產業精深度,深化中韓兩地中醫藥文化和大健康產業領域的合作,也助力嶧城石榴早日成為百億級產業。”今年,石榴特膳食品、紅參石榴膠原蛋白、石榴蒸餾白酒等20余種新產品成功上市,嶧城石榴深加工產品涵蓋石榴飲品、食品、化妝品等10大類46個品種,石榴汁、石榴酒、石榴茶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65%、40%、85%以上。
記者在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園生產車間看到,這里正在生產琳瑯滿目的石榴產品。李永帥介紹,經過26道生產程序后,平平無奇的石榴原汁變成了石榴青檸飲、石榴涼茶等10多個品種。“我們的罐裝生產線每小時能生產三萬六千罐,足夠保障市場供應。”李永帥在灌裝車間說。目前,海石花、美果來、亞太等企業已開通線上旗艦店并建設15個直播間,2023年以來,380名專職電商從業人員銷售石榴產品3億元以上。(記者 田慧 通訊員 趙峰 湯錦陽)
(http://www.632news.com/zzqs/content/2024-11/28/content_78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