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微風拂過郊野,裹挾著草木與石榴的淡淡氣息。遠遠望去,石榴紅國際營地在綠樹掩映中格外清新。這里原為嶧城區方艙隔離醫療空間,經過系統性改造,建成了集綜合培訓、研學實踐、戶外教育、主題團建于一體的大型國際營地。
營地自2025年正式開班以來,已累計開展宣教活動110余場,服務青少年超1.5萬人次。在這里,營地老師以石榴文化為引領,帶領同學們體驗制作石榴美食、石榴相關手工藝品,射擊、攀巖、卡丁車等項目,同學們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了團隊協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營地以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和優質服務,贏得了各界的高度認可,成為區域教育創新的典范。
沿著石板路前行,幾間通透的玻璃房便是營地的創意工作區。推開門,畫板、手工材料與非遺工具整齊陳列,墻上掛著往屆青少年創作的石榴主題作品,展示架上,石榴紋樣的剪紙、篆刻等手工藝品格外醒目。“我們一直注重將石榴文化融入實踐,孩子們來的時候,會在這里參與創意制作,在動手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老師仔細地介紹著。隨后,記者走進“一帶一路”文化體驗區,墻面的圖文展板系統展示著沿線國家的風土人情,展柜里擺放著絲路特色手工藝品與相關書籍。“這里主要是為了拓寬孩子們的國際視野,會通過展板講解、特色體驗等形式,讓他們了解絲路歷史與文化交融的故事。”老師用簡潔的表述勾勒出區域的核心價值。
石榴紅國際營地精心構建了五大課程體系,涵蓋石榴食育、手工藝、戶外品格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石榴主題研學實踐等多領域。石榴食育勞動實踐課程讓學生親手制作石榴美食,掌握生活技能同時理解飲食文化。戶外品格塑造課程通過穿越絲路拓展園等挑戰項目,鍛煉體能與意志、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榴籽精神大思政課程借助特色廣場與連廊,以生動形式強化思想教育,實現知識與實踐的深度融合,讓學生深入理解石榴籽精神和“一帶一路”意義,增強民族自豪感與團結意識。這些課程打造出“參觀+體驗+實踐”的研學新模式,讓學習走出書本,在實踐中生根發芽。(本報記者 張琛 任翔 通訊員 孫慧)
(http://www.zzrbw.com/zzrbPaper/PC/layout/202509/16/node_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