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著家、帶著娃、掙著錢”——這句樸素的心里話,道出了無數鄉村群眾的美好期盼。如今,隨著勞動密集型產業鄉村車間的蓬勃發展,“家門口就業”的新模式正讓這個愿望照進現實。一幅“巧手織就幸福、產業托起鄉村”的振興畫卷,正在棗莊市嶧城區峨山鎮徐徐展開。
走進位于峨山鎮的棗莊想念服飾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22臺智能繡花機陣列正全速運轉,轟鳴聲中保持著精準的節奏,奠定了產品標準化、高效化、規?;膱詫嵒A??嚰苌?,紅色與金色的衣片隨著數百個針頭上下飛舞,栩栩如生的“龍鳳呈祥”“花開富貴”等傳統吉祥紋樣,在絲綢上漸漸綻放出璀璨光彩。這家企業創新采用“機器做標準,手工添靈魂”的生產模式,歷經裁斷、繡花、縫制、熨燙等一道道精細工序,一件件精美秀禾服就制作完成了。
“我們現在有57名工人,主要采取訂單式生產,月生產量是2000套-3000套,主要銷往蘇州,價格在1000元-1500元不等”,棗莊想念服飾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機械化生產打底+手工精加工賦能”的創新模式,不僅顯著提升了產品生產效率與品質水準,更成功開辟了“家門口就業”的惠民新路徑,讓當地村民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的夢想,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嶄新活力。
“從家到這里也就幾分鐘的路程,上班時間也比較靈活,一個月大概就能領四五千塊錢”,村民宋秀偉高興地說。
一針一線,繡出錦繡生活;家門口就業,托起穩穩幸福。隨著更多這樣的“鄉村工坊”遍地開花,“機器+巧手”的生動場景將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動人樂章,為更多農村家庭織就“出門進廠、抬腳回家”的幸福圖景。(本報記者 孫守生 通訊員 孫華羽)
(http://www.zzrbw.com/zzrbPaper/PC/layout/202509/15/node_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