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彤彤的石榴掛滿枝頭,農戶們穿梭在林中采摘,享受著豐收的喜悅。 (孫慧 攝)
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陽光從樹葉縫隙透過來,折射出或火紅或金黃的光芒。果農們忙著采摘,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樸實的臉上。金秋十月,正是石榴收獲的季節。
“快來嘗嘗甜不甜!我們這里的石榴色澤鮮艷、個大皮薄、粒大籽軟、味甜多汁。”嶧城區榴園鎮王府山村村民孫晉玲對興致盎然的游客熱情地介紹。近期,我市迎來了絡繹不絕的前來收購石榴的客商和游人。
這種被譽為“渾身是寶”、在中華文化里寓意著多子多福的美麗果實,在這片豐沃的土壤里,不僅深深扎下了根,使棗莊驕傲地成為全國石榴集中連片種植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成為石榴汁、石榴酒、石榴茶、石榴口服液、石榴盆景等產業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
9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后返京途中,專門來到棗莊,考察石榴種植、農民收入等情況,就培育壯大石榴產業、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作出了重要指示,為我市深入挖掘石榴資源稟賦、聚力推動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全國石榴看棗莊,棗莊石榴譽全球”的產業發展新高地正在加快崛起。
擴大種植規模 推廣優良品種
棗莊種植石榴的歷史,源遠流長。
早在2000多年前,西漢丞相匡衡從皇家上林苑將石榴引至家鄉嶧城栽植,至明代逐漸成園,如今,嶧城已成為國內七大石榴主產區之一,連片種植面積達10萬畝,被上海基尼斯大世界總部譽為“世界之最”,成為蜚聲海內外的“中國名特優經濟林石榴之鄉”。
為把這一優勢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我市將石榴產業納入“6+3”現代產業體系重點規劃,2021年制定了《石榴產業發展三年攻堅突破行動實施方案》,確立了“大規劃、大產業、大市場、大品牌、大旅游、大統籌”的工作思路,融合創新發展石榴一二三產,用“小石榴”培育出一個“大產業”。
產業要做強,首先要在規模上做文章。近年來,我市以嶧城區榴園鎮、薛城區沙溝鎮等集中區為重點,全力推進適宜地塊應植盡植。通過“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經營模式,鼓勵和引導農戶通過集體林地流轉等方式,擴大連片種植面積,提高鮮果產量。同時,全面推行石榴種植政策性保險,積極推動“榴鄉貸”“齊魯惠民貸”等石榴產業信貸投放,解除果農后顧之憂。
截至目前,我市石榴種植面積已達到12萬畝、600余萬株的規模,產量超過1.2億斤。
在擴規模的同時,我市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和科學種植方法。作為主種植區,嶧城區近兩年共完成擴種“秋艷”等優質石榴品種1100余畝;薛城區實施張莊石榴提質工程,優質石榴種植面積達到5500余畝。全市建設加工型石榴豐產抗逆技術示范園2100余畝,加工型石榴綠色生產集成技術累計推廣3萬余畝。
目前,我市建成了國內唯一的石榴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保存石榴種質432份,保存數量全國第一、世界前列;培育出國內唯一國審良種“秋艷”、省審石榴良種“桔艷”“青麗”等6個;全國新品種授權29個,棗莊占9個。今年3月,1000余株石榴太空幼苗、輻射幼苗、雜交幼苗移入了石榴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并完成下地保存。
“以前嶧城的傳統石榴品種大青皮容易裂果,現在培育出的‘秋艷’改變了‘咧嘴笑’情況,成為嶧城石榴的代表品牌和我國北方石榴產區更新換代的首選良種。”市石榴研究院院長李志強介紹。
石榴古樹資源的豐富多樣,也是棗莊值得驕傲的地方。嶧城石榴園內擁有100年以上樹齡的石榴樹3萬余棵,是國內規模最大、樹齡最古老、分布最集中的石榴古樹群,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認定為“古石榴國家森林公園”。
因歷史之久、面積之大、株數之多、品色之全、果質之優,石榴成為我市最有特色、最具優勢、最富影響力的農業產業品牌,也成為鄉村振興、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嶧城區榴園鎮朱莊村果農孫玲種了二十多年石榴,她的園子里有“秋艷”“桔艷”等七八個品種。“俺今年的石榴長得不孬,碩果累累,估計能賣3萬塊錢左右。”孫玲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培育產業集群 打造完整產業鏈
培育產業集群,發展精深加工、打造完整產業鏈,是實現石榴產業化發展的最大效益保證。我市積極圍繞打造石榴全產業鏈條,大力招引石榴精深加工等各類項目,培育了美果來石榴汁、亞太石榴酒等一批產業鏈龍頭企業。
今年1月,山東省政府與廣藥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棗莊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園寫入廣藥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成為廣藥擬培育的五家上市企業之一。目前產業園擁有易拉罐灌裝、果條、無菌PET灌裝、碳酸飲料等6條生產線,引進國際頂級以色列石榴剝籽技術,建設了1200公斤/小時石榴剝籽生產線和配套冷庫相關設備。
“我們的王老吉石榴小青檸、王老吉石榴青梅綠茶、石榴榴參阿膠酵素果凍等多種產品成功上市并迅速占領市場,棗莊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園已經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王老吉產品生產基地,今年截至目前,產值已經達到1.7億多元。”產業園運營管理方——吉美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廣亮自豪地說。
今年6月份,產業園保健飲料石榴+玻尿酸多肽植物酵素、石榴+酸棗仁系列口服液投產,進一步豐富了石榴保健產品。7月,王老吉·正官莊·美果來品牌聯名石榴新品發布會又推出紅參石榴汁飲品和石榴參茶植物飲料。亞太石榴酒與韓國威斯化妝品合作生產石榴面膜、石榴化妝品等,“石榴+”多元化發展不斷得到深化。
目前,我市已開發石榴汁、石榴酒、石榴茶、石榴口服液、石榴化妝品等系列產品20余種,石榴深加工和銷售相關企業發展到70余家,石榴汁、石榴酒、石榴茶分別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5%、40%、85%,成為國內最重要的石榴生產、銷售、加工和科研基地。美果來公司參與制定石榴鮮果國家標準和石榴汁行業標準,嶧州生物科技公司參與制定國內第一部石榴茶執行標準。
在榴園小胖盆景園里,一盆盆造型迥異、品類不同的石榴盆景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來觀賞。“光我這個盆景區有二三十畝,一年的營業額大概在三四百萬元。”負責人李帥說,他家的石榴盆景不僅通過實體店銷售,也通過網上銷售,很受客戶認可。
石榴盆景是傳統石榴種植產業的延伸,目前,我市年產石榴盆景盆栽約20萬盆,在園總量超過30萬盆,產值5億多元,從事石榴盆景產業人員達3500余人,是國內石榴盆景盆栽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產地與集散地,制作的石榴盆景先后在國內外園藝博覽會上獲得特等獎、金銀獎等大獎300余項,享有“中國石榴盆景之都”的美譽。
深挖文化內涵 推動文旅融合
“從微山開車一個多小時就到了,路途很近。景區挺火的,現在正趕上假期,我們全家人想過來看看。”中秋、國慶假日期間,山東濟寧的李女士帶著家人,高興地來到嶧城“冠世榴園”景區游玩。“親近了自然、感受了生活,也體驗到了采摘的樂趣,孩子們玩得很高興。”
深挖文化內涵,搞活旅游經濟,持續推動文旅融合,我市將石榴相關產業做到了極致。
嶧城區編制完成了《嶧城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和《冠世榴園旅游區總體提升規劃》,以大規劃為引領,統籌推進國家AAAA級冠世榴園景區提升。依托豐富的石榴資源和人文資源,建設了大理峪石榴融創園、水起云墅民宿群、云深處飛行小鎮、水木石田園綜合體等一批休閑度假項目,其中,大理峪石榴融創園、水起·龍塘邑等項目入選省重大項目。嶧城區獲評“中國最美鄉村旅游目的地”“中國最美綠色休閑旅游目的地”等稱號,榴園鎮被納入首批省級旅游民宿集聚區創建名單,入選2022年度山東省精品文旅名鎮(鄉村旅游重點鎮)名單,榴園鎮賈泉村入選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娘娘村等村莊入選第三批全省景區化村莊名單,薛城區沙溝鎮張莊村入選國家級美麗休閑鄉村。
我市統籌特色文旅資源,打造特色精品游線路,策劃“榴光溢彩田慢城”沉浸游、假日精品游等旅游線路,讓特色景點“串珠成鏈”。今年中秋、國慶假日期間嶧城推出的“徜徉榴光溢彩田慢游之旅”“傳承‘紅色精神’研學之旅”“尋非遺技藝奧秘,品文化魅力之旅”三條精品游線路,將冠世榴園青檀寺、萬福園、中華石榴文化博覽園、云深處研學康養基地、勝利渠教育培訓基地等景區景點巧妙地串聯起來,民俗游藝進景區、“鄉村好時節,相約云深處”文化市集系列活動、秋日露營音樂節、燃爆“村BA”比賽、“村村有好戲”鄉村村晚系列演出、榴香采摘節·金秋露營季、琳瑯滿目·石榴主題文創產品展銷、石榴王評選八大主題活動,讓群眾在游覽景區的同時,感受石榴文化的獨特魅力。
我市深度挖掘冠世榴園文化內涵,柳琴戲《榴花正紅》榮獲省群眾性小戲小劇“大擂臺”金獎,冠世榴園、石榴融創園等入選省級中小學研學基地。“石榴盆景栽培技藝”入選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嶧城石榴酒釀造技藝”“榴芽茶制作技藝”“石榴園的傳說”“石榴盆景栽培技藝”“嶧縣石榴栽培技藝”等入選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現在棗莊文旅市場火爆,最近我們接到了很多業務,有的是外地來棗莊考察的,有的是來旅游的。”棗莊康輝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董艷玲高興地表示,下一步,旅行社會持續關注冠世榴園類似鄉村振興相關主題路線的輸出,開發鄉村振興考察線,滿足不同客群需求。
富有活力的石榴產業與文旅業深度融合,果實采摘、農事體驗、文化旅游、園藝觀賞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石榴樹葉到石榴皮、石榴籽、石榴樹根、石榴文化,從一產到二產、三產,我市全力挖掘開發石榴身上的“寶藏”,完善全產業鏈條,增強產業市場競爭力和綜合效益,帶動群眾共同致富,過上像石榴果一樣紅紅火火的生活。
紅彤彤的石榴掛滿枝頭,果農們享受著豐收的喜悅。(記者 張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