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棗莊市嶧城區陰平鎮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鄉村文化建設,打造豐富多彩文化生活,促使群眾文體生活滿意度不斷提升。
一是建好“木色”書屋,推進“文化便民”。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把農家書屋作為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優化設施配置,提升圖書質量,豐富數字資源供給。今年以來,在鎮級圖書館內新設置了老年聽書館、數字閱讀專區、親子閱讀空間等4個功能分區,打造“老幼友好型”閱讀空間,惠及8400余人次。加快陣地資源整合,推進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累計補充更新農家書屋圖書1萬余冊,農家書屋成為農民文化休閑、開闊視野、增長農業生產知識的“加油站”。積極開展“喜慶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最美人間四月天 不負韶華讀書時”等全民閱讀活動248場,營造了全民閱讀、全民學習的濃厚氛圍。
二是用好“紅色”資源,推進“文化育人”。立足本土紅色文化資源,依托“文峰烈火·紅色足跡”省級黨史教育基地,推出“棗鄉舒畫卷,紅色永傳承”紅色研學一日游項目,通過紅色故事宣講、非遺魯筆制作體驗等互動性、沉浸式特色活動,講好鄉村文化故事,提振鄉村文化自信。今年以來,累計接待游客和研學學生2.1萬人次。創新立德樹人載體,深入開展“文化進校園”活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紅色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培養激發中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今年以來,先后開展了“非遺進校園 文化永傳承”“書法進校園 墨韻傳薪火”等活動12次,承辦了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柳琴戲傳承基地“傳華夏美 承戲曲韻”柳琴戲專場演出1場。陰平鎮金寺紅軍小學獲評山東省首批紅色文化傳承示范校。
三是辦好“橙色”活動,推進“文化樂民”。圍繞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重要節日,開展“猜燈謎 看演出 賞非遺”樂鬧元宵、“傳承多彩非遺 共享美好生活”非遺展、魅力陰平“杏”好遇見你黃杏采摘比賽、“粽香傳情 樂享端午”包粽子比賽等活動30場次,極大豐富了群眾業余文化生活。高質量實施了戲曲進鄉村、公益電影放映等全覆蓋式文化惠民工程,受益群眾達3.5萬人。開展基層文化隊伍素質提升行動,采取集中培訓、個別輔導等多種形式,全面提高農村文藝表演隊伍的整體素質。開展文藝精品創作活動,創作了快板《歌唱黨的二十大》、表演唱《老兩口學報告》、柳琴戲《勸孝由》等一大批高質量、有流量、正能量的文藝作品。其中《勸孝由》在棗莊市“中國夢 新時代 新使命”百姓宣講大賽中榮獲戲曲類二等獎。
四是守好“綠色”生態,推進“文化護民”。扎實開展“堅持掃黃打非 構建和諧陰平”專項行動,普及宣傳“掃黃打非”知識,維護轄區出版物市場正常秩序,全面凈化文化市場。累計出動檢查人員210人次,督導檢查文旅經營場所68家次,查處并取締非法游商地攤2家;發放“掃黃打非”宣傳冊2000余份。全力護航“開學季”,組織開展“掃黃打非·護苗2023”專項行動,通過“綠書簽”行動、“掃黃打非”手抄報評選等系列活動,引導青少年綠色閱讀、文明上網,自覺遠離文化垃圾,共同參與筑起健康成長的“精神防護林”。
下一步,陰平鎮將繼續以人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為根本目標,圍繞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高文化服務效能,推出更多、更優質的文化活動、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全方位繁榮群眾文化生活,讓廣大農民共享文化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