嶧城區峨山鎮因境內海拔206米的峨山而得名,有陶溝河、新溝河等河流穿流而過,是遠近聞名的山水之鎮。近年來,峨山鎮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聚力“山水林田大會戰”,將綠色崛起作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用繡花功夫做好提升區域生態內涵的“加法”、釋放生態優勢的“乘法”……逐漸形成“山巒層林盡染、平原藍綠交融、鎮村鳥語花香”的生態景觀。
峨山鎮全面抓好“山水林田大會戰”,投入800萬元對仙人河進行治理,確保流域環境整潔優美。組織鄉鎮機關干部、醫護人員、教師、志愿者、護林員等共同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大力植樹造林,建設秀美山川。
確立了突出“一山一水一城”主線,一山就是寨山,一水就是大鮑水庫,一城就是二疏城遺址。統一規劃、統一實施,形成規模帶動效應,實現美麗“三連環”,做到“每村一套圖、全鎮一盤棋”。堅持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花則花,突出“加高、加密、加綠、加彩、加花”的特色,精心布局,科學規劃實施綠化工程。 大力實施路域景觀提升、通道綠化提質工程,圍繞全鎮三線、七面、十二點的提升,累計投入資金4100余萬元,硬化道路21公里,拆除違規廣告牌1100余處、違章搭建900余處,清理公共空間7000余平方,劃設停車位480個,完成道路標識標志30處,改設集貿市場4處,建設清潔公廁2處。

同時采取灌木、喬木相搭配,郯薛路、206國道峨山段累計栽植綠化苗木75萬余株,拆違補綠8萬余平方,沿街商戶與道路間距較大的區域,鋪設1.5米人行道加2米綠化帶;在鎮駐地采用0.5米綠化帶,做到沿線綠化景觀不間斷。完成了7個節點打造,在峨山西大門、大官莊村口安裝了“二疏故里、奔跑峨山”標志物,道路兩側增設了工藝品,使沿街面更加協調美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