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6日,山東師范大學嶧城實驗高級中學項目簽約儀式暨開工奠基儀式活動在原棗莊師范學校舊址舉行。承載著幾代人的厚重記憶和殷殷期望的原棗莊師范學校,將在新時代的教育征途上譜寫新的育人篇章。
山師大嶧城實驗高級中學為民辦高中學校,由山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集團和江蘇淮海文化教育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共建,是嶧城區人民政府2021年招商引資的重點民生項目,旨在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后繼學位緊缺問題。學校坐落于原棗莊師范學校地塊(承水中路61號),占地面積約55畝,總投資約2億元,規劃總建筑面積44651平方米,在校師生約2000人。
本著尊重歷史,保護文物的設計建設原則,山東師范大學嶧城實驗高中將以“守正出新”的面貌在今年九月份的開學季驚艷面世。
棗莊師范學校創建于1949年11月,經山東省政府批準建設。是直屬棗莊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領導的一所以從事全日制師范專科學歷教育為主的多專業、綜合性公立學校,是全市唯一的小學、幼兒園師資培養培訓基地。
學校前身是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美國基督教人士在嶧城南關創建的實業學校、瑞門德醫院和解放前夕開辦的嶧縣中學、魯南三中。這些歷史同棗莊師范學校60年的成長歷程一起構成了嶧城近代教育的百年史。
棗莊師范學校的創立,與魯南著名革命家、教育家、棗莊師范第一任校長張捷三同志一生“辦一所理想的學校”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有著密切的聯系。
開國上將韋國清當年曾經在鐵樓(現棗莊師范學校院內)指揮過作戰,并為學校題詞。
現存的鐵樓,由于屋頂用鐵皮建造,故稱之為“鐵樓”,該樓由美國基督教會于1912年建造,西洋式建筑,屬于基督教堂附屬建筑。2011年,修復后的“鐵樓”被定為“棗莊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棗莊師范學院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過程。建校初期,學校領導身先士卒,與師生同學習、同勞動,帶領師生清除雜草,修整道路,建造房舍,全校師生在艱苦創業的過程中,也逐漸養成了勤儉節約的高尚美德;50年代,學校辦學與生活條件非常差,但師生仍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深入工廠、農村、支援工、農業建設;60年代,又積極開展了抗災救荒運動。
1978年,改革的春風吹綠了校園,全體師生煥發了無比的熱情,投入到學校的全面復蘇和振興之中;1980年,隨著棗莊市幼兒園事業的發展和需求,學校開始招收幼兒師范班。同時,根據省、市教育部門關于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的規劃要求,開始招收民師班;從1981年起,學校的招生對象,除體育班、干訓班、民師班繼續招收高中畢業生(學制二年)外,其余班級改為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三年。
進入21世紀后,為解除教育改革中出現的辦學困難,全體師生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出色完成本職工作任務,并積極參與學校的招生工作和畢業生推薦就業等工作,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全面提高了學校效益和辦學實力。
2012年棗莊市政府決定將棗莊師范學校合并到棗莊學院,成立初等教育學院,辦學地點暫設在原棗莊師范學校。不久,初等教育學院又全員搬遷到棗莊學院。
至此,棗莊師范就雖只余舊址了。遠望辦公樓依然屹立,樓上醒目的八個大字“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警醒著一代代棗莊師范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