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是棗莊市嶧城區萬畝榴園最好的資源、最大的特色、最亮的名片,種植面積達8萬余畝,石榴樹530多萬株,220余個品種。石榴園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譽為“世界少有、中國第一”。2019年起,《石榴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上升為市級戰略,嶧城區榴園鎮按照“做優一產、做活二產、做亮三產”的工作思路,高標準定位、大產業布局、全鏈條推進,由原來的石榴鮮果種植,向精深加工,文旅融合推進,石榴迎來了真正的春天。投資700萬元建設了石榴盆景特色產業園;石榴新品種“嶧州紅”榮獲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優質果品大賽金獎;美果來公司與廣藥集團合作生產的“王老吉多籽多福石榴汁”在全國布點上市;圍繞石榴產業,引進“泰山學者(攀登)”2人,成功申報省級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地。
通過“三篇文章”,著力做優一產
做好擴種文章。充分利用石榴產業基金,研究出臺獎補政策,對規模種植、大規格苗木建園給予適當獎補,鼓勵引導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積極流轉土地,大力推進實施支部領辦合作社,全力推進適宜地塊“應植盡植”,優良品種“應推盡推”。今年以來,新栽“秋艷”等優質石榴1000余畝;改良復壯老化、低劣石榴園3000畝。通過大戶經營的方式,在逍遙村流轉土地320畝;通過支部領辦、村社共建的方式,在北孫莊、娘娘村流轉土地312畝;依托富山石榴合作社新增富硒石榴300畝。同時,通過土地流轉、基地打工、政策入股等途徑,帶動群眾致富,石榴果農每年僅石榴一項增加收入5000余元。
做好管理文章。通過激勵農戶、獎勵大戶、鼓勵企業,改良秋艷、冰糖玉籽、安徽玉石籽等石榴新品種,石榴的經濟價值明顯提高,以秋艷為例,一斤售價為10元以上,群眾看到石榴帶來的“商機”,種植的積極性也明顯增強。石榴新品種“嶧州紅”榮獲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優質果品大賽金獎,國審石榴良種“秋艷”申請錄入2019年《中國品牌果品地圖》。大力發展設施種植,實施高標準設施石榴栽培示范基地建設,集中開展育種、選種、示范、推廣等工作,努力打造石榴主栽品種區域優勢。對原有部分盆景園種植戶進行提檔升級,加快推進投資700萬元的石榴盆景特色產業園建設。2020年,在朱村、王府山、和順莊等5個村建設石榴良種苗圃園4個、石榴設施栽培園3個、石榴盆景盆栽大戶4個,全力推進石榴良種苗圃園、盆栽示范園和石榴盆景盆栽大戶的培育。
做好保護文章。開展石榴品種資源的研究與保護,配合區風管委、林業局、石榴研究院、城管局、公安分局等部門,研究石榴園保護管理的措施、標準和方法。加大管理力度,堅決杜絕景區私挖、私埋墳頭,山體盜挖、盜采的行為,常態化做好石榴園景區的保護工作,對樹齡超過500年、地徑20cm以上的古石榴樹1.8萬株,對樹齡在1200年左右的現存10余棵“石榴王”實行備案登記。去年以來,掛牌保護石榴古樹3萬余棵。加大對古樹名木的巡查保護機制,成立工作組,扎實做好景區內古石榴樹、青檀寺內古檀樹、檀樹群、寺廟內夫妻銀杏樹等古樹名木的重點保護工作。
通過“三個引進”,著力做活二產
在招引項目上求突破。圍繞產業化建設,以打造國內最大的石榴深加工集群為目標,打造石榴深加工高端產品,爭創省級、國家級知名品牌。重點與美果來公司傾力打造“嶧城石榴”特色品牌,與廣藥集團合作生產的“王老吉多籽多福石榴汁”在全國布點上市;依托院士工作站,“美果來”品牌石榴汁成為江蘇金陵集團和北歐航空公司定制產品,入選“山東品牌高鐵行”;石榴新品“起泡酒”“紅參飲”打入首都機場;石榴精釀啤酒一經推出,就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上贏得消費者青睞。加大以石榴為特色的產業招商力度,投資1.2億元的同興食品項目正在加速推進,計劃年內基本建設。
在招引人才上出實招。深化校地戰略合作,助力產業全面發展,與南京迷你硅谷、常州大學、棗莊學院等高校合作,做深做強石榴產業,使石榴產品更加多元化;與山東旅游職業學院簽約,學院將為嶧城區旅游規劃開發、品牌打造、產品策劃、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智力支撐。抓住鄉村振興服務隊有力契機,引進“泰山學者(攀登)”2人,返鄉興業3人,創業團隊3支;成功申報省級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地;邀請農業專家講授石榴種植、中藥種植和盆景制作等技術培訓班10余次。
在技術引進上下功夫。扶持美果來、亞太、嶧州等石榴深加工龍頭企業,不斷提高企業科技創新和輻射帶動能力,啟動美果來年產3000噸石榴濃縮汁技改、亞太石榴紅酒技改和嶧州石榴茶技改項目,對現有產品進行全面提檔升級。
加大“三個”開發,著力做亮三產
加大景區開發力度。打造以萬畝石榴園的宏偉景觀特色為基礎,以豐富的人文歷史積淀為主導,集生產、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生態旅游示范區。立足景區優勢,圍繞石榴產業招引了一批農旅、文旅融合的大項目、好項目。云深處飛行小鎮一期部分場館已見成效,體驗區正在抓緊建設,水景餐廳、民宿四合院投入運營。下一步,將加快民宿、高麗文化館、漂流等項目建設進度,預計年底前建設完成。卡爾斯小鎮致力于打造集主題樂園、康養研學等于一體的大型田園綜合體,征收方案和具體合作細節已形成初稿,回遷安置房及小鎮體驗區近期將開工建設。水木石田園綜合體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沿榴花路兩側選村布點,圍繞產業發展對王府山、賈泉等原有A類村進行提檔升級,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業”的特色產業格局,努力實現全域景區化、村莊景點化目標。投資1.1億元,形成“兩橫六縱”網絡,打通旅游道路、開通旅游公交、實現旅游通票,冠世榴園景區路網布局進一步優化提升。
加大品牌開發力度。把石榴這一歷史文化品牌認真加以保護和發展,做實做強山東棗莊石榴品牌。“石榴盆景栽培技藝”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嶧城石榴酒釀造技藝”、“榴芽茶制作技藝”、“石榴園的傳說”、“石榴盆景栽培技藝”、“嶧縣石榴栽培技藝”等被列入棗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今年以來,先后開展“無界文創藝術市集”、“戲曲進鄉村”等冠世榴園歡樂季系列活動;全國航協“飛越齊魯”山東第五屆滑翔傘聯賽、中國作家嶧城行暨首屆榴花筆會先后走進榴園,進一步提升了嶧城石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加大文化開發力度。挖掘民間歷史文化傳說,打造石榴文化體系。高度重視石榴文化產業建設,出臺政策激勵、資金扶持等措施,使石榴文化產業呈現方興未艾、蓬勃發展的態勢。舉辦以石榴為主體的石榴盆景盆栽園藝展評、石榴王評選、榴花仙子形象大使評選、石榴文學筆會等活動;出版了石榴專題畫冊,發行了石榴專題紀念郵票,開發了石榴仙子塑像、石榴花開紀念杯等工藝紀念品,部分石榴文化產品已經形成規模化生產。
嶧城石榴產業的深化改革,擴大了優質石榴種植面積,改善了景區的生態環境,對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起到極大促進作用。擦亮了嶧城石榴的特色品牌,為嶧城加快產業升級、推進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助力。打造了鄉村旅游新去處,豐富游客的旅游體驗,吸引更多游客前來休閑游玩。提升了群眾企業發展石榴產業的積極性,創造就業機會,加快脫貧致富,帶動集體增收和企業發展,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三位一體。
乘著政策的東風,石榴產業蒸蒸日上,榴花將越來越紅,榴籽將越來越甜,榴園將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