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們也將迎來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一個致敬農民、禮贊豐收的節日,也是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更是億萬農民眼中的實事喜事。
豐收,是最令農民高興和喜悅的一件事。春種秋收,一年的辛勤勞作,只為秋收季節的瓜果遍地、谷物進倉。這種喜悅來之不易,但它不是從天而降,也不是靠他人施舍,而是靠中國億萬農民的辛勤勞動獲得的。這種奮斗而來的喜悅里,凝聚著農民的汗水和淚水,蘊含著農民的幸福和期待,值得鼓舞、值得歡慶。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如同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里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也是一個農業古國,農業、農村、農民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農”為題設立節日,是新時代的一種創新,既體現出國家對農業和農村的重視,也彰顯出對農民的關心與關懷。這當中,就蘊含著對勞動的肯定、對奮斗的禮贊。
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費午餐,幸福不會從天而降。人世間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勞動和創造。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豐收的喜悅,是一種幸福的表達。我們把這種喜悅以節日的形式固定和記錄下來、傳承和發展下去,過得是節日、傳的是文化、揚的是精神、展的是風貌。
國家需要豐收,農民渴望豐收。有了豐收的好年景,才會有豐衣足食、國泰民安的好光景。這樣一個慶豐收、曬豐收、贊豐收的節日,每年都在提醒我們,每到秋分之日就意味著豐收之時。而有勞動才會有收獲,有奮斗才會有豐收,因此,它也在同時提醒著我們:要熱愛勞動、努力奮斗,不斷在勞動中創造生活,在奮斗中謀求幸福。
節日的喜悅源于平日的奮斗,在全國億萬農民喜慶豐收的節日里,向勞動者致敬,為奮斗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