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國慶黃金周,惠風和暢、秋高氣爽,正是出游好時機。想必這兩天很多人開始蠢蠢欲動,排排出行計劃、做做旅行攻略,琢磨著上哪去玩的事。當然,每一位外出旅游者除了需要帶上必備的生活日用品之外,還需為自己帶上一本“文明通行證”。
外出旅行,教養才是最好的濾鏡,文明才是最美的名片。也許有些人在日常生活里自由散漫慣了,出門在外也凡事都由著性子來;也許有些人仗著陌生環境的“庇護”,心寬膽肥、放飛自我,外出游玩必須得多刷“存在感”才行,不該摘的花花草草,偏偏要掰點下來才算舒服,不該大聲喧嘩的地方偏偏要扯開嗓子吼幾聲才算痛快,就連扔個垃圾也嫌麻煩。總之,任性了才舒服,文明就暫時拋在腦后。殊不知,這些不文明行為不僅破壞了游客自身的形象,還給漫漫旅途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文明出游,美顏和美景才能更相配。一方面,身為游客的我們在旅游中要盡量做到言行符合當地的風俗習慣,自覺遵守公共秩序,保護生態環境,杜絕不文明行為。恪守公德,講究禮儀,摒棄不良習慣,時刻心存對美景的愛護、對文明的敬畏,對文明出行不能有“放縱一下”的僥幸心態。另一方面,旅游景區和旅游從業者要自覺規范經營行為,恪守職業道德,遵紀守法、信守合同,不發布虛假廣告誤導游客,不欺客不宰客,整治管理亂象,提升旅游景區品質,改進服務質量,維護旅游市場秩序,更好地為游客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務。
旅游路上,細微之處見素養,不經意間現文明。人看景、景襯人,文明出游不僅要靠外部的約束和管理,更有賴于游客將這種意識內化于心,只要文明真正成為每個旅者的行為習慣和內在素養,文明旅游就會成為旅行路上一道最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