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是距離病毒“最近”的地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后,棗莊市臺兒莊區人民醫院迅速成立由ICU、內科、護理等科室5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感染性疾病科,負責醫院隔離區病人的救治工作。譚超便是其中的一員。
譚超,是一名有著10年重癥醫學科臨床經驗的主治醫師。疫情發生后,棗莊市臺兒莊區人民醫院迅速成立由ICU、內科、護理等科室5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感染性疾病科,負責醫院隔離區病人的救治工作。譚超便是其中的一員。自從大年初一進入隔離病房工作以來,譚超與家人就一直沒見過面,只能偶爾通過手機聯系。
“閨女一歲半,我就指著他穿防護服的照片問了一句,能找到哪個是爸爸嘛,看了兩眼,直接就告訴我這個是,兒子也是,雖然穿的這么嚴,倆孩子同時就都能找到,挺感動的,因為真的好多天沒見了。”譚超妻子邵會向閃電新聞記者說。
今年35歲的譚超是一名有著10年重癥醫學科臨床經驗的主治醫師,除夕夜譚超在重癥監護室值班,一直到大年初一9點半才下班,中午又接到單位的緊急通知,趕回醫院,之后一直值守,一直到現在也沒有回過家。
直到1月29號,邵會在醫院的公眾號上看到了丈夫的請戰書,署的日期是1月24號,原來丈夫瞞著妻子,在5天就已經提交了參加抗擊疫情一線的請戰書。
“我向院黨委堅決請戰,愿意沖鋒在抗擊疫情第一線,隨時聽候調令,無條件地服從,全力以赴,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堅決打贏這場硬仗,為戰勝病毒做出貢獻。”
“我們是從大年初一這個病房開始,一直留觀病人,到現在一直在這邊是沒回家,因為我們在這邊,我們醫務人員和醫護人員也要做一個隔離,防止交叉感染。”譚超說。
邵會每天都會發一些語音問候一下丈夫在隔離病房里面的情況,但很少能及時收到回復。“兩個人同時在線的時候不是特別多,我不敢給他打電話,怕他太忙,基本上就是,他有空,就是告訴他,給孩子視個頻、發個語音。”
舍小家、顧大家、勇擔當、敢作為,廣大醫護工作者們逆向前行在最危險、最關鍵的時刻,沖鋒在前,勇挑重擔,不怕犧牲,無私奉獻,共同守護著千家萬戶的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