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走進嶧城區的中華石榴文化博覽園,約230畝的園區內,成千上萬株石榴樹依地勢起伏,形成一片綠色的海洋。枝頭掛滿或紅或黃的石榴果實,在陽光下閃爍著晶瑩的光澤,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果香與泥土的清新氣息。
作為世界上第一家集石榴種質資源保護、創新研發、種植示范等功能于一體的石榴主題公園,博覽園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國家級石榴種質資源庫。這里精心保存著523份來自國內外的石榴種質資源,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每一株石榴樹上都掛著詳細的標識牌,記錄著品種、來源、特性等“身份信息”,猶如一個活生生的石榴基因寶庫。
在資源庫的試驗田里,科研人員通過“良種+良法+良田+良態”四良配套技術體系,建立了高標準、樣板化的優質石榴栽培示范基地。他們為不同品種的石榴建立生長檔案,為后續的品種選育和推廣提供科學依據。走在示范種植區,可以看到來自不同地區的石榴品種:有的果實特別碩大,有的籽粒異常飽滿,有的抗病性能突出。這些品種通過園區的推廣體系,正逐步走向田間地頭,帶動當地石榴產業提質增效。
在園區的一角,太空誘變育種試驗區格外引人注目。2021年,棗莊市石榴研究院與北京林業大學合作,開創性地開展了石榴太空育種試驗。技術人員從種質庫中精選出3個具有代表性的石榴種質,讓它們搭乘神舟十二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接受空間誘變。經過3個月的太空之旅,這些種子返回地球后開始了新的育種歷程。500余株太空石榴苗正在試驗區內接受精心培育和研究,科研人員密切記錄它們的生長數據,觀察是否出現有益的變異。
太空育種只是博覽園科技創新的一個縮影。園區承擔的“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穩定性測試指南石榴屬”國家標準獲準發布,為石榴品種鑒定提供了權威依據。“特色漿果良種選育與產業化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項目榮獲2018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些成就充分體現了園區在石榴科技創新方面的實力。
如今,中華石榴文化博覽園已成為嶧城區石榴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和亮麗名片。2021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后,博覽園的功能日益豐富和完善。這里既是科研人員攻堅克難的創新基地,也是游客了解石榴文化的游覽勝地,形成了一個集科研、生產、旅游、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中華石榴文化博覽園正以其獨特的模式,為推動石榴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振興貢獻著重要力量。(本報記者 張琛 任翔)
(http://www.zzrbw.com/zzrbPaper/PC/layout/202509/18/node_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