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公布了山東省第二批城市更新創新案例(機制)名單,全省共30個項目入選。從公布的名單看,山東省第二批城市更新創新案例(機制)共分為體檢轉化、設計引領、工程創新、金融賦能、開發聯動、產業提升6大類別。其中,棗莊入選的《產城新生 文脈賦能:運河文化引領下的城市更新與產業融合創新——棗莊市臺兒莊區漁燈巷文旅街區項目》屬于開發聯動類。
產城新生 文脈賦能 運河文化引領下的城市更新與產業融合創新
——棗莊市臺兒莊區漁燈巷文旅街區項目
一、基本情況
項目位于臺兒莊古城北側,通過環城河與臺兒莊古城隔河相望,源自明代興起有500余年歷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漁燈節”,是以運河漁燈文化為主題打造的特色文旅街區。項目總占地面積約120畝,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0億元。目前已獲得省級第二批省級旅游休閑街區、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等榮譽稱號。2024年接待游客超300萬人次,暑期單日最高客流達3.5萬人次。
二、經驗做法
1.歷史傳承創新,厚植消費基因。注重挖掘自身特色,最大限度保留歷史印記。以千年運河漁燈文化為引領,融合夜景游樂、演藝美食、高端酒店、民宿聚集群等多種業態打造特色文旅街區。注重發揮政府引領作用,高效整合資源要素,與臺兒莊古城形成“一墻兩景”聯動效應,帶動周邊餐飲、住宿、非遺文創等產業鏈發展。
2.完善體制機制,文旅融合發展。街區建設中,堅持市場化導向,建立“政府主導、社會跟進、全民參與”機制,推進多種資源空間整合和更新改造,實現了老舊街區向特色街區的高效轉型。街區堅持保護優先、活態傳承、創新發展,將運河文化內涵以具象化、直觀式場景體現。聯合臺兒莊古城打造“運河文化”IP,推出聯名文創產品。與本地農業合作開發“運河宴”特色餐飲,推動“文旅+農業”融合。
3.完善空間功能,提升城市品質。街區更新以提升區域人居環境為核心目標,致力于構建功能完善的“完整社區”。街區更新有效填補了區域商業功能的空白,配套建設擁有800個車位的地下智能停車場,有效緩解了旅游高峰期周邊的交通與停車壓力。通過增設城市書房、平價食堂及“回鄉青年創業空間”等公益服務設施,有力補齊了公共服務短板,全面提升了片區綜合服務能力和居民生活品質。
三、專家評議
側重文旅的城市更新項目應強化政府統籌和前期深入謀劃,通過整合資源、聯動景區,塑造獨特的城市文旅品牌以提升文化競爭力。重點在于構建“主客共享、平峰兩用”的公共服務體系,在提升游客體驗的同時,著力解決當地民生難題,最終實現文旅發展與民生改善的和諧共贏。
(http://zjt.shandong.gov.cn/art/2025/9/11/art_102884_10349235.html?xxgkhid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