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至12日,全省紅色旅游融合發展推進活動在臨沂市沂南縣舉辦。經各地推薦、綜合研究,活動現場發布沂南縣等10家單位為山東省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培育單位。
青島市市南區
市南區以“山·海·灣·城”為基底,創新推進紅色旅游與城市發展融合,以紅色濱海旅游為帶,歷史城區紅色文化旅游、奧帆中心紅色文化旅游為核,構建“一帶兩核,多維融合”的空間布局。依托革命舊址、博物館等載體,串聯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打造沉浸式紅色體驗線路,推動紅色資源與文創、研學、數字科技、海洋旅游、文化演藝深度融合,煥發時代新活力,成為山東省獨具特色的紅色旅游目的地。
棗莊市臺兒莊區
臺兒莊區紅色文旅資源得天獨厚,擁有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等資源。根據“以紅鑄魂、以河潤城”思路,依托紅色劇目、智慧旅游平臺,構建“一核、一帶、三片區”格局,打造多條精品線路。創新“講解員+教員+演員+輔導員”四位一體傳播體系,推出“流動的紅色沉浸式劇場,讓民族精神熠熠生輝”品牌教育活動。未來將聚焦資源保護、產業融合等,全力擦亮“英雄臺兒莊”品牌,讓紅色文旅煥發新活力。
棗莊市薛城區
薛城區紅色文旅根基扎實,鐵道游擊隊紅色IP享譽全國,其紀念園是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與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薛城區以文化“兩創”為引領,整合資源賦能IP,構建“一核引領、兩帶串聯、四區支撐”全域布局,當前正重點推進鐵道游擊隊國家5A級景區創建等14個項目,致力打造省級“紅色+旅游”融合發展新高地。
煙臺市海陽市
海陽市是“地雷戰”故鄉,趙疃地雷戰遺址、許世友抗戰指揮部舊址等遺址體系完整,系統完整地保留了抗戰時期的重要場景。海陽市以地雷戰紀念館為核心,打造“沉浸式課堂+實景體驗+科技賦能”三位一體的產品體系,推出航天VR體驗、互動式地雷戰劇情游覽等項目,形成“1小時紅色旅游圈”。海陽市以“紅色海陽?薪火膠東”為主題,推動“紅旅+生態+鄉村+科技”融合,全力建設具有區域引領性和主題辨識度的紅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濟寧市微山縣
微山縣是“中國荷都”“鐵道游擊隊故鄉”,錨定“紅色為魂、生態為基、文化為脈、產業為翼”發展方向,構建起湖陸統籌、特色鮮明的紅色旅游產業體系。積極拓展文旅場景,推出系列研學課程與紅色文創產品,打造《蘆蕩烽火》等實景演藝,精心設計“重走湖上秘密交通線”等主題研學路線,建成以鐵道游擊隊紀念園為代表的三大核心紅色景點和微山島紅色片區等六大集聚區,逐步形成“一核引領、兩帶串聯、多點支撐”的發展格局。
威海市文登區
文登區以“傳承紅色基因、推動經濟轉型、提升區域形象”為目標,策劃了紅色初心游、紅色鄉村游、紅色研學游等產品;深耕紅色文化傳承,創排《烽火天福山》舞臺劇,制作多部紅色影視與音樂作品;設立紅色基因傳承基金、投建“三館一學院”、年培訓3000名專業人才,推進紅色景區智慧化改造、天福山紅色旅游開發等項目,全面構建“紅色引領、多產融合”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臨沂市沂南縣
沂南縣以“紅色旅游+多業態”融合轉化紅色資源,推動紅色資源由“文化符號”向“發展引擎”轉化。創新打造大型沉浸式紅色演藝劇場《沂蒙四季?紅嫂》、行進式體驗項目《重走支前路》、環境紅色文獻劇《東高莊·一個山村的中國敘事》及10多部院落式紅色小戲小劇,建成59.6公里"愛尚沂南紅色之旅"環線,串聯5處4A級景區和3處全國最美鄉村,形成連片發展的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使紅色資源成為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臨沂市費縣
費縣是沂蒙精神重要發源地,也是經典民歌“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創新打造沉浸式紅色劇本殺與行進式實景互動紅色演藝,依托“紅色+生態+研學+文創”,構建“一核二極四基地”新時代發展格局。聚焦紅色資源保護、業態融合、基礎建設等方向,重點推進天蒙景區夜游提升、低空極限運動、康養產業園建設等項目,持續推動紅色旅游融合發展。
臨沂市蒙陰縣
蒙陰縣以建設沂蒙精神傳承弘揚示范區為抓手,推動紅色旅游與黨性教育、研學旅行、生態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建成6家紅色旅游A級景區和《英雄孟良崮》紅色實景演藝,推出《紅日》《沂蒙六姐妹》《崮上情天》《燕翼堂》等10余部影視作品,打造紅色沂蒙文化主題廊道,提升云蒙景區沂蒙精神體驗式教育綜合實踐基地。岱崮地貌獲評全國研學旅行示范基地,孟良崮獲評山東省青少年紅色研學基地,“學沂蒙精神必到蒙陰”品牌日益響亮。
聊城市東昌府區
東昌府區以弘揚“孔繁森精神”為核心,以革命文物保護、紅色理論研究、“紅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為抓手,積極構建“一核一城三帶”的旅游空間布局,精心創排了現代京劇《鑄魂》和現代戲《孔繁森》,創新打造了黨性教育旅游帶、“革命老區傳承之旅”紅色研學旅游帶以及“紅綠藍紫·紅動水城”特色旅游發展帶等精品片區,全力打響“繁森故里·紅色東昌”旅游品牌。
(https://mp.weixin.qq.com/s/r9mcpctShy_Q6726zt1g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