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游擊隊》小說和電影中,“政委李正”堅定、正派的品格,寬容、公正的辦事方式,很好地展現了我黨對一支剛剛建立起來的抗日隊伍嘔心瀝血的改造、鍛煉、領導其成長的過程。
劉知俠先生曾經介紹說:“‘李正’形象是以杜季偉的事跡為主,結合后來幾位政委塑造的。”
第一任政委 杜季偉
1940年2月,杜季偉從蘇魯支隊第二大隊副教導員抽調擔任鐵道游擊隊政治委員,化名劉鶴亭在義和炭場任管賬先生。與隊員們吃住在一起的杜季偉,根據鐵道隊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開展說服教育工作。兩個多月后,隊員們在日常生活、作風方面有了較大好轉。杜季偉先后吸收曹德清、趙永泉、徐廣田等人加入共產黨,并建立了黨支部。此后,共產黨員成了鐵道隊的中堅力量,隊員中打架斗毆、喝酒賭博現象大大減少。
魯南鐵道大隊轉移到臨城一帶時,要擺脫困難局面,就必須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做艱苦細致的群眾思想工作。隊員們白天在院子里隱蔽,晚上便分頭到附近村莊找群眾拉家常,尋機買些糧食。他們夜里搞火車,弄來不少香煙和罐頭之類的生活用品,想盡辦法送進山里,將香煙分給各個連隊,將罐頭等食品送給醫院的傷員。
鐵道隊成立后,為提高行動的成功率,需要周密安排、合理調配人員,每一步都要精心策劃。在杜季偉的領導下,鐵道游擊隊先后組織了兩襲洋行、截票車、配合百團大戰、襲殺高崗等戰斗。
解放前夕,杜季偉又調任魯中南尼山軍分區政治部主任。解放后又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十二師副政委、政委和炮五師政委、濟南軍區炮兵副政委等職。
1983年7月,杜季偉被中共棗莊市委黨史征集研究委員會聘為特邀顧問。同年8月,因病逝世于濟南。
第二任政委 文立正
1940年底,文立正任運河支隊副政委。1943年春,活動在棗莊、臨城一帶的魯南獨立支隊政委孟昭煜遭偽軍殺害,上級決定由文立正任獨立支隊代理政治委員兼鐵道大隊政委。當時,這支部隊分散活動在敵占區,環境極為惡劣,文立正非常重視抓部隊政治思想工作和組織紀律的整頓。他處處以身作則,手把手地教戰士學習文化,同戰士同甘共苦。
1945年2月22日,他到臨城六區做開辟工作時,因叛徒告密,遭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襲擊,不幸壯烈犧牲,時年34歲。1985年,文立正烈士遺體遷葬滕縣(今滕州市)烈士陵園。
第三任政委 楊廣立
1943年3月,楊廣立調任武工隊副隊長,隨隊長曾明桃一起到嶧縣、滕縣、棗莊和夏鎮之間的地區活動。5月,他被任命為魯南獨立支隊副政委兼鐵道大隊政委。他先后同文立正、張鴻儀一道為提高隊員們的軍政素質,克服游擊主義傾向,執行鋤奸政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43年,華中和山東的大批干部經過獨立支隊活動地區去延安,他在完成護送黨的高級干部陳毅、朱瑞、陳光等領導同志通過敵人的封鎖線、確保首長安全的工作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績,受到羅榮桓司令兼政委的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歷任第22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第60軍政委,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1955年獲得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二級解放勛章,1964年被授少將軍銜,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勛章。1997年11月病故,終年79歲。
第四任政委 趙若華
1942年10月,趙若華受魯南軍區政治部和魯南專員公署的派遣,到棗莊地區任獨立支隊特派員。趙若華到任后,積極從事鋤奸工作、建立情報站、情報網。在湖西的反頑戰斗中,因副支隊長董明春和第二大隊副大隊長王志勝負傷,大隊長劉金山奉命帶領部隊到津浦路西掩護軍區干部過路,趙若華率領兩個長槍隊配合軍區主力部隊在鐵路西對頑軍展開英勇斗爭,并取得勝利。他和其他大隊領導人率隊參與安全護送黨政軍高級干部近千人。
解放后,趙若華歷任浙江寧波軍分區后勤處處長,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區委常委、副區長,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2011年10月,趙若華在杭州因病逝世,享年93歲,后安葬于薛城臨山。
第五任政委 張鴻儀
1944年7月,張鴻儀政委到任后,注重抓好部隊黨員建設,他認為鐵道大隊紀律差跟隊員們文化水平低有關系。他用撿來的粉筆頭,每天教隊員們兩到三個字,識字學習很快形成了風氣,隊員們風趣地說:“張鴻儀政委一來,我們鐵道隊又變成學校了。”部隊住在老百姓家中,張鴻儀給隊員們制定了“三不走”紀律,即水缸不滿不走,不掃地不走,不送還東西不走。損壞群眾的東西,不僅照價賠償,還要賠禮道歉。每逢戰斗中繳獲的戰利品,如糧食、衣物等,都會拿出部分救濟當地群眾。
1945年5月,擔任魯南鐵道大隊第五任政委的張鴻儀在龍山戰斗中,掩護主力撤退,突圍時不幸被流彈擊中左胸,因失血過多,搶救無效犧牲,時年33歲。
第六任政委 鄭惕
張鴻儀犧牲后,副政委鄭惕升任政委,他同大隊長劉金山密切協作,率領這支英雄武裝繼續戰斗在津浦線上。解放沙溝與日軍聯隊長談判。為了配合新四軍午夜攻打沙溝,鄭惕與日本聯隊長進行了爭取時間性的閑聊,直到戰斗結束,告別返回駐地。當夜,新四軍第7師第19旅向沙溝發起進攻,戰斗進行非常順利,生俘偽軍100余人,解放了沙溝鎮。
最后,鄭惕以軍區張光中司令員全權代表的身份,同駐臨城的日軍鐵道警備大隊和鐵甲列車大隊談判,終使日軍向鐵道大隊繳械投降。
解放后,鄭惕歷任山東省公安廳治安處副處長、邊防保衛局副局長,公安司令部作戰處副處長、邊防處副處長,總參警備部邊防處處長,第二炮兵副司令員等職。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2002年,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