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孝平 通訊員 周楊
7月1日,在美麗的市中區東湖公園旁,三座白色的穹頂型氣膜建筑非常醒目,市民們高興地前來參加棗莊冰雪運動中心試運營。它是世界上第一個氣膜內滑雪場、中國第三塊氣膜內真冰場,同時也是省內第一家冰雪館。這樣富有激情的體育文化旅游項目,讓市中新區這片蓬勃發展的熱土魅力倍增。
規劃引領
優化基礎設施建設
市中新區位于市中區西部,多年前,這片區域坑塘遍布,污水流淌,道路、供水、供電等設施不配套,群眾生活環境亟待改善。
近年來,隨著市委、市政府駐地西遷,市中區的城市發展規劃隨之做出了調整。以東湖公園及其周邊景觀的建成為契機,在政府主導和市場驅動下,城區西部逐漸成為新生代的居民聚集地,市中新區也應運而生。
建華路是連接市中原有城區和新區的一條重要干道,串起了青檀路、華山路、西昌路和衡山路以及海潤中糧大酒店、銀座商城、三中西校、東湖公園等地標性建筑。目前,投資1200萬元的建華路西延工程車行道已建成,具備通車條件,正在進行人行道和綠化施工,全部完工后將成為城區向西貫通的又一動脈。
近年來,市中新區新建谷山路、建華西路、泰山路、湖西路四條道路,全長4.552公里,主體工程涉及道路、給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等多個方面。這些道路基礎設施實現了電力通信管道下地、排水管網雨污分流等現代化城市建設目標,構成了市中新區未來發展的基礎框架。
民生為先
建設宜居生活圈
市中新區從規劃伊始,就將醫療、教育兩大民生板塊擺在突出位置。
北大醫療棗莊醫院東湖新院區就是市中新區建設中的一個大手筆,是市中區又一落地的“醫養結合”項目。該項目規劃建筑面積約15.9萬平方米,擬定床位1200張,其中,醫療床位800張、醫養結合床位400張,總投資預計10億元。該院建成后,將基本滿足周邊居民的醫療、養老需求。
教育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市中新區高樓林立,小區眾多,如何滿足這些居民的教育需求,成為擺在新區建設者們面前的一道“大題”。
在新區建設過程中,北側的東湖小學、南側的實驗中學,以及與各居民小區同步規劃建設的幼兒園,構成了市中新區幼——小——中的教育網絡。
隨著新區的發展,2016年投入使用的東湖小學已近飽和。市中區把東湖小學改擴建項目列為2019年市中區惠民實事工程和重點項目工程。項目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新建教學樓1座、綜合樓1座及配套設施,項目完成后將新增教學班36個、學位1620個。截至目前,教學樓已完成5層澆筑,主體工程即將封頂;綜合樓已完成基礎施工。在鼓勵新校建設的同時,市中新區也依托現有資源著力對老校進行改造。在區實驗中學,總投資2億元的改擴建項目正在進行,完成后將滿足60個教學班規模的辦學需要。
作為2019年市中區十大惠民實事之一,中安東湖春天住宅項目承接了三角花園東南片區棚改回遷安置任務。經常有老住戶到項目建設現場來看看“新家”建得怎么樣了。
“這邊環境優美,地理位置優越,比以前住的地方好太多了,我們就盼著它早點建成。”一位回遷市民向記者說道。該項目設計總套數1132戶,其中940套作為棚改安置房使用,總建筑面積21.3萬平方米,其中商業1.48萬平方米將作為鄰里服務中心為周邊群眾提供更多生活便利。
明星項目
打造市中新名片
當前,旅游業進入了全域旅游、大眾旅游、優質旅游發展的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為精品旅游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市中區敏銳捕捉到了這一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市中新區的發展規劃中前瞻性地引進了棗莊冰雪運動中心項目。該項目占地面積74.8畝,投資2億元,是市中區重點建設的服務業項目之一,采用國際領先的氣膜結構建設,項目將建成一個奧林匹克標準冰場館、一個戲雪樂園、一個素質教育館和接待中心,構建以冰雪為主題,文化、體育、旅游、教育各業態互補、人流互動的綜合性體育產業園區。
棗莊冰雪運動中心建成后將填補省內沒有專業室內冰雪場館的空白,成為輻射帶動蘇、魯、豫、皖地區的明星項目,進一步提升市中區城市品位,凝聚城市人氣,也將使棗莊成為山東省第一個支持北京冬奧會、踐行“三億人上冰雪”號召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