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們這里建了孔子學堂,經常舉辦科普教育活動,大家聽了感覺很有意思,也很實用。”近日,記者在滕州、臺兒莊、嶧城的數個村居采訪時看到,孔子學堂內文化氣息濃郁,村里的小廣場成了村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據市文旅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近年來,我市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服務網絡,逐步形成了市、區(市)、鎮街、村居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全覆蓋的格局。目前,全市建成國家三級以上綜合文化站64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291個,農家書屋1914個,鄉村(社區)儒學講堂110余處,城鄉文化小廣場2057個,通過等級認定的農村莊戶劇團264家?,F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人、省級15人、市級77人。深入實施“四進社區”、“一村一年一場戲”、“一村一月一場電影”、“社區文化藝術節”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每年組織各類大型群眾性文化活動2000余場次,送戲下鄉2100余場,送電影下鄉25000余場?,F有省級縣及縣以下歷史文化展示工程“十百千”示范點18處,同時評選確定了我市首批9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展示館)、3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2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全市現有傳統工藝類企業14家,家庭作坊1135家,安排就業人數達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