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病得騎車十幾分鐘去鎮衛生院,現在不出大門就能做針灸、推拿,真是解決了我們老年人的大難題。”住在薛城區鄒塢鎮醫養康復院區的王奶奶感慨道。
這座占地10000余平方米的院區,既是鎮中心衛生院的醫養康復院區,也是鎮敬老院的“升級版”,內設88間標準房、176張普通床位及20張住院床位,配備心電圖機、康復理療設備等醫療設施,24小時有醫護人員值班待命。目前有100余位老人在此享受“小病不出院、大病不耽誤”的服務。
“為讓老人享受到更專業的服務,我們推出兩院一體創新模式,組建專業醫護團隊,與上級醫院建立深度合作,每周3天安排專家坐診,為老人制定‘中醫+康復+養生’的個性化護理方案。”鄒塢鎮醫養康復院區負責人魏勇介紹。
除了健康保障,院區對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同樣細致入微。中午11點,食堂飄出中藥膳的清香,工作人員崔微微介紹:“今天準備了山藥燉雞和紅棗小米粥,都是根據老人們的體質特點搭配的。”午后的休閑娛樂室更是熱鬧,幾位老人圍坐桌前專注下棋,院區定期安排電影放映、文藝匯演,還專門開設手工課,讓老人們徹底告別“孤寂養老”。
從基層醫養院區的貼心守護,到高端康養中心的品質升級,薛城區始終圍繞老年人多元化需求,不斷拓展養老服務的深度與廣度。在親和源康養中心,李大爺說起這里的生活,臉上滿是笑意:“住進來就不想走了!這里有人幫著拿快遞、測血壓,沒事還能和老伙計們唱歌寫字,比在家還滋潤。”一旁的周大娘回憶起康養中心為她準備的生日宴,仍激動不已:“活了這么大年紀,第一次過這么熱鬧的生日,戴‘皇冠’、吹蠟燭,還有義工表演節目。”
作為薛城區高端康養服務的標桿項目,親和源康養中心構建起覆蓋生活、醫療、精神的多元化服務體系。唱歌、練字、舞蹈等日常文化活動豐富多樣,每月老人生日宴、重大節假日的聯歡活動也從未缺席。在這里,黨員干部化身“生活照料秘書”,幫老人代辦快遞和子女進行視頻通話。與區人民醫院合作建起醫務樓,日常測血糖、健康查體在這就能完成。腿腳靈便、有手藝的老人自發組成“服務團”,幫高齡老人打飯、陪獨居老人聊天。
“目前580張床位已全部滿員,累計服務2100位老人。我們建立并落實多元化服務體系,通過精準化與個性化服務,為老年人提供高品質的康養保障。”親和源張程說。
無論是基層醫養院區的“兜底保障”,還是高端康養中心的“品質升級”,背后都離不開薛城區對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統籌推進。“今年是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攻堅年,我們始終秉持政治領航、基層為要、安全為本的原則,扎實推進康養片區打造、老年助餐保障、安全水平提升三大攻堅行動,有力推動養老服務工作提質增效。”薛城區民政局副局長何瑞國表示。(本報記者 劉振江 通訊員 孔維慧 汪勁韜 劉瑋)
(http://www.zzrbw.com/zzrbPaper/PC/layout/202509/23/node_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