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我哥剛滿18歲,主動報名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出發前他跟我說,‘妹,保家衛國是咱軍人的本分,要是我回不來,你一定要替我好好孝敬爸媽’……”9月17日上午,薛城區常莊街道“山里紅”宣講團成員、退伍老兵劉麗以《血灑南疆》為題,緩緩打開記憶的閘門。
原來,在常莊街道錦臨社區,一場以“英雄故事進社區 紅色精神代代傳”為主題的紅色故事宣講活動正在溫情開講,社區居民們早早到場,在英雄故事中感受精神洗禮,讓紅色基因在心中深深扎根。
宣講中,劉麗細致還原了其哥哥劉西平烈士的英雄歷程。從主動請纓參軍,到在“同登戰役”中冒著槍林彈雨沖鋒在前;從堅守陣地時與戰友互相鼓勁,到為掩護戰友、捍衛國家領土完整不幸中彈犧牲的最后時刻。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平實的敘述,卻字字句句飽含深情——“我哥犧牲后,被追記二等功,父母化悲痛為力量,又把我送到了部隊,我接過哥哥的鋼槍,繼承了哥哥的遺志,替哥哥完成未竟的使命......”
“以前只在課本里聽過英雄故事,今天聽劉阿姨講自己哥哥的事跡,才真正明白‘英雄’不是遙遠的稱呼,是用生命守護家國的普通人。” 錦臨社區團支部書記高涵感慨道。居民李大姐也擦著眼淚說:“這樣的宣講太有意義了,英雄的故事不能忘,這種愛國精神更得傳給下一代。”
此次宣講不僅是一次英雄事跡的追憶,更是一場紅色精神的傳承。“我們開展這次活動,就是想通過身邊人講身邊英雄事,讓紅色精神更接地氣、更有溫度。” 常莊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街道將持續發揮“山里紅”宣講團作用,讓紅色文化宣講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用鮮活的英雄事跡激發黨員群眾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為街道高質量發展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
(https://iapp.aixuechengapp.com/share/b3Nwcy0zNy00MDc0MjcxNg.html?cversion=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