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分別組織黨員干部,赴“八路軍115師在棗莊”示范現場教學點開展現場教學,在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魯南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紀念園,重新修繕的學堂、教室,精心打造的新展館,動人心弦的微黨課,感人至深的情景劇,均令人耳目一新,在潛移默化中深切感受革命先輩的堅定信念與偉大犧牲,切實把偉大抗戰精神轉化為建功新時代的奮進力量。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進一步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用好用活棗莊紅色資源,創新黨性教育形式,從7月份開始,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建立‘八路軍115師在棗莊’示范現場教學點提升機制,依托八路軍第115師在棗莊地區的抗戰史跡,開發打造相關現場教學點,激勵黨員干部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投身工作實踐。”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鐵譯介紹。
為做好示范現場教學點提升工作,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抽調市、區兩級業務骨干力量,以山亭區為主體單位,其他相關區市配合,全力推進現場教學點打造工作。
工作組專家、學者們深入研究八路軍第115師在棗莊的活動軌跡,挖掘其中的感人故事、英雄事跡,反復勘察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魯南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紀念園等現有場館、設施,思考提升路徑,就硬件設施完善、教學線路設計、人物精神挖掘等,嚴謹論證、多次修改、精雕細琢。
“我們要求‘八路軍115師在棗莊’示范現場教學點提升,必須充分挖掘八路軍第115師在棗莊地區的抗戰史跡、精神內涵、時代價值等,形成理論分析透、實踐結合緊、啟發作用大的教學專題,增強現場教學的生動性和感染力。”市委黨校分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趙偉談道。
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內,樹蔭蔽日,流水潺潺。這座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的紀念園,是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黨史教育基地,有八路軍第115師紀念館、政治部、司令部以及王麓水紀念館等七個歷史展館和抱犢崮劇社、八路軍抗日夜校等三個功能性場館。
經過重新修繕提升的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各展館煥然一新,環境清新典雅,展館之間的道路連接依托山勢設計,自然蜿蜒,石屋、草房、竹林、磨盤等,營造了濃厚的鄉村氣息和年代氛圍感。
群山之中的魯南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紀念園,專題影片《魯南燈塔》再現了民主政權建立的實踐探索,參觀者親身感受到嶧縣抗日民主政權猶如“燈塔”照亮魯南地區,并帶動11個縣相繼建立政權的非凡意義。
在前往舊址核心區的參觀途中,古炮樓、滄龍泉、老槐樹等歷史遺跡,一一展現在參觀者的眼前,通過講解員的介紹,羅榮桓在參加嶧縣民眾代表大會時將戰馬拴在老槐樹旁的場景,透過歷史的塵埃清晰地展現在面前。
置身于選舉廣場, 參觀者可親身體驗“豆選法”民主實踐,深切感受抗戰時期“金豆豆,銀豆豆,豆豆不能隨便投。選好人,辦好事,投在好人碗里頭”的民主選舉模式。
在“八路軍115師在棗莊”示范現場教學點提升中,精心設計的微黨課,為提升教學效果增添了一抹生動的色彩。
在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當參觀者依次觀看完八路軍115師紀念館、政治部、司令部以及王麓水紀念館等展館,沉浸在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和奉獻犧牲精神時,微黨課《信仰的力量》進一步堅定了大家永葆初心、堅定信念的勇氣和決心:信仰,是穿透至暗的明燈、是催生奇跡的源泉、是照亮前路的燈塔!
在嶧縣抗日民主政府財政科舊址,《汲取紅色稅收的智慧》微黨課在這里適時開展:“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讓我們從王家灣紅色稅收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發揚斗爭精神,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大力量。”
“由山亭區委黨校負責,市委黨校指導提升,共開發了《羅榮桓抱犢歲月的啟示》《信仰的力量》《緬懷先烈,砥礪前行》《汲取紅色“稅”月的智慧力量》《堅持黨的領導》《紅色基因代代傳》等7節微黨課和專題黨課。”山亭區委黨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長李健偉介紹。
這些“小切口、大主題”方式的微黨課,既貼近實際又短小生動,極大增強了黨性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示范現場教學點提升中打造的情景劇《兩地書》,同樣令人印象深刻。該劇由山東省藝術研究院編排,演繹戰士給母親寄家書、母親思念擔憂兒子,兒子在戰斗中不幸犧牲的場景故事,令人潸然淚下,真切感受到抗戰英雄英勇無畏的家國情懷。
參觀完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魯南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紀念園,臺兒莊區委黨校青年教師于文惠感慨地表示:“我被革命先輩的精神深深觸動,這些精神品質正是偉大抗戰精神在棗莊大地上的鮮活印記。今天,我們回望這段歷史,就是要以先烈的革命意志為鏡鑒,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理想信念照亮未來,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續寫屬于我們這代人的奮斗篇章!”
據了解,依托八路軍第115師在棗莊地區的抗戰史跡,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以及相關區(市)圍繞“挺進抱犢、運河烽火、鐵道飛虎、抗日壯歌”四大模塊,依托兩園(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魯南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紀念園)四館(運河支隊記憶館、薄板泉“秘密交通線”紀念館、魯南人民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八路軍115師運河支隊史料檔案展)兩基地(鐵道游擊隊黨性教育基地、臺兒莊抗戰精神干部教育基地),全力提升打造“八路軍115師在棗莊”示范現場教學線路,開辟了堅實的黨性教育陣地。(本報記者 張孝平 趙瑞 實習生 馮璐)
(http://www.zzrbw.com/zzrbPaper/PC/layout/202509/08/node_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