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文旅系統圍繞群眾文化生活需求,不斷增強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持續打造“文化潤心·棗城有戲”文化品牌,各類群眾文化活動精彩紛呈,切實提升了群眾文化生活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組織開展鎮街綜合文化站評估定級工作,25家獲評特級站、26家獲評一級站、14家獲評二級站。不斷加強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工作,做到應開即開,錯時延時開放,提升服務質量。組織開展公共圖書館、文化館服務宣傳周活動,開展“鄉村閱讀行”閱讀推廣、藝術普及進機關、“聯百校 潤童心——課桌上的博物館”等特色活動。開展公益培訓、夜游博物館等夜場服務,努力打造15分鐘高品質文化生活服務圈。
結合元旦、春節、五一、十一等重要時間節點,舉辦群眾文化藝術節、冬春文化惠民季、四季村晚、龍獅爭霸賽、戲曲進鄉村等系列群眾文化活動9000余場次。成功舉辦棗莊市第九屆群眾文化藝術節開幕式、讀書朗誦大賽、莊戶劇團展演、群眾合唱展演、廣場舞展演、“棗城有戲 百團匯演”、非遺展示展演、群眾性小戲小劇大擂臺等大型群眾文化活動。打造“棗城有戲·四季村晚”文化活動品牌,高效開展“一村一年一場戲”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完成戲曲進鄉村2000余場次。
組織開展全市群眾藝術優秀新創作品和優秀小型戲曲劇本征集,推薦優秀作品在全國全省展演中榮獲多項大獎。魯南軟弓京胡組合成功入選第二屆全國民族器樂展演。小型現代戲曲劇目《赴約》榮獲山東文化藝術“優秀小型劇(節)目”獎。曲藝類山東快書《帶上老公自駕游》入選2024年度全省群眾藝術優秀新創作品。柳琴戲《夫子行》榮獲2024年度全省孔子主題小戲小劇創演活動一等獎。《幸福的生活賽棗甜》榮獲2024年山東省廣場舞展演二等獎。
在全市開展第七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申報評審工作,《柳琴戲進校園實踐案例》入選全省“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舉辦“傳承多彩非遺·共享美好生活”特色系列展、“山東手造·非遺工坊線上展”“黃河大集·非遺年貨節”等主題活動200余場次。大力開展“非遺+旅游”活動,選取柳琴戲等優秀非遺項目入駐景區,打造沉浸式演出項目。(記者 楊舒)
(http://www.632news.com/zznews/content/2024-12/06/content_79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