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古邵鎮民政辦緊緊圍繞提升公共服務質效這一核心目標,積極踐行“民政為民 民政愛民”的職責,堅持問題導向,努力為困難群眾提供優質、高效、貼心的民政服務。
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織密織牢民生兜底安全網。擦亮古邵鎮“云救助”社會救助品牌。運用“大數據+鐵腳板”,定位“沉默少數”,主動發現困難群眾。每月及時與區鄉村振興、醫保、殘聯等相關部門共享數據,精準開展線上信息比對,加快救助信息聚合、資源統籌。重點關注重病、重殘和支出困難家庭等特殊群體,實行主動告知、主動發現、主動服務“三主動’工作機制,及時發現困難群眾的需求,跟進實施救助幫扶。1-6月份,古邵鎮新增低保:59人;新增五保:17人;新增經濟困難老人 31人;新增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6人;新增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80人;新增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36人;辦理臨時救助:107人,共救助保障對象 336人。累計發放各類救助保障資金1155余萬元。
健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提升養老服務質量。一是持續推進敬老院“公辦民營”改革。藝康養老服務中心投資40余萬元,改造提升了廚房、臥室、辦公樓、水電暖設施,全面優化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同時融合醫養結合、愛心食堂等服務項目,全力打造1處作用發揮好、輻射能力強、服務標準高的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滿足老年人多元化養老需求。二是總結提升孝三村“長笑食堂”、梅花臺村“順民意助老服務中心”、程莊村“曦夕食堂”等助老食堂運營經驗,繼續打造廟西村“西陽食堂”,惠及更多老年人群體。三是開展“齊心為老 志愿同行”、“關愛銀齡老人”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為老年人講解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冬季安全用火、用電以及防詐騙等安全常識;鏈接“99公益日”等慈善資源為全鎮100名特困老年人拍攝藝術照,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尊重,營造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社會氛圍。四是加強隱患排查,強化隱患整改。配備兩名安全監督員,定期對轄區內兩家養老機構進行安全隱患排查,重點關注消防通道、電器設備、食品衛生、燃料安全等方面。發現的問題及時與機構負責人溝通并制定整改措施,做到小問題不忽視、小細節不放過,確保安全問題無小事,安全隱患得到及時解決。
強化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為兒童成長創造更好條件。積極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家庭隨訪、信息篩查、監護評估等工作,協力打造“古邵無孤”品牌建設。一是加強了對71名孤困留守兒童的摸底排查工作,建立了詳細的檔案記錄。積極與監護人溝通聯系,了解生活學習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幫扶措施。二是開展了“點亮微心愿,共筑成長路”暨孤困兒童中秋關愛走訪活動關愛活動。為切實解決孤困兒童的小困難、小需求、小夢想,進一步做好孤困兒童關愛工作,營造關愛孤困兒童的良好社會氛圍,區民政局發起“點亮微心愿,共筑成長路”暨孤困兒童中秋關愛走訪活動,民政辦積極與轄區內10名孤困兒童聯系,溝通記錄孩子們的心愿內容,對“微心愿”進行梳理,選取急需解決的有代表性的“微心愿”,形成“心愿清單”,由區民政局采購“圓夢”物資,為孩子們點亮希望之燈,鋪就成長之路。
關愛幫扶殘障人員,推進社區康復服務體系建設。今年以來新辦理殘疾證 83人,新增護理補貼52人,新增生活補貼45人,目前共有持證殘疾人2802人;古邵鎮不斷加強關愛殘障人員關愛力度,一是舉辦了“殘疾人電動車技術培訓”、“草編技能培訓會”等多場活動;二是積極配合棗莊關愛精神病醫院開展“精康服務”活動,入戶走訪30名精康人員;三是持續加強和改進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做好極端天氣等條件下的救助服務工作,堅決防止沖擊社會道德底線事件發生。
倡導文明新風,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上半年開展移風易俗集中宣傳活動2次,通過設立移風易俗文明宣傳點、走進校園、走進農貿市場、深入社區村居、巡回宣傳等多種形式,向群眾發放《移風易俗過清明 文明祭祀安全行》倡議書8000余份,上半年共計火化人數 234人,火化率100%。
(https://mp.weixin.qq.com/s/KRDDTfxYqO7XHijXqADr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