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
在當前各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關鍵時期,棗莊市2024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的發布,進一步堅定了棗莊黨政干部深化改革促發展的信心。
7月31日,棗莊市統計局發布“2024年上半年經濟社會運行情況”。上半年,棗莊地區生產總值為1118.0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6%。
對于致力于“走在前 挑大梁”的山東而言,要想服務好全國經濟大局,既需要濟青煙濰這樣的經濟大市提供“壓艙石”支撐,也需要有城市擎起高增速大旗。
棗莊,站在了山東經濟競速的前沿。作為省內有著超140年工業史的城市,如今棗莊找到了適合自身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量質齊升,經濟增速不僅趕上現在已開始引領全省平均增速。
她的“走在前”不僅為山東實現“挑大梁”發展目標貢獻“棗莊力量”,也為山東乃至全國資源城市轉型提供經驗……
平穩向好 進中提質
透過經濟之形勢,讀懂奮力向前的棗莊。
就剛發布的棗莊市2024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來看,亮點和看點很多。
從整體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棗莊11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5.7%、增速居全省第1位,GDP同比增長6.6%、增速居全省第2位、連續10個季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4%、連續36個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如果跳出整體看細節,上半年棗莊就業形勢總體向好,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0404人。消費價格總體平穩,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3%,物價水平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
不論是縱比去年,還是對比全省,主要經濟指標印證著棗莊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的良好局面,“平穩向好、進中提質”,順利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
加快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強市,核心是產業。令人驚喜的是,棗莊工業強市優勢繼續得以夯實——
上半年,棗莊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37個行業大類中有28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行業增長面為75.7%。
重點行業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同比增長89.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43.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5.9%,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10.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8.3%,五行業合計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8個百分點。
規模之外,棗莊工業加快駛向提速提質、向新向優走的快車道。
以重點培育的主導產業鋰電產業為例,隨著天能動力電池、保利新10Gwh鋰電池、吉利欣旺達動力電池、科達利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等一批龍頭骨干企業項目落地,棗莊鋰電產業已形成從鋰礦開采加工,到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四大關鍵材料及電池制造、檢驗檢測、終端應用及拆解回收較為完整的全產業鏈條。
目前,棗莊鋰電企業已突破120家,成功入選山東省首批十大先進制造業集群。
棗莊還超前布局快充電池、氫燃料電池、鈣鈦礦電池等行業新賽道,圍繞液流電池、鈉離子電池、鈣鈦礦等細分領域加大招引力度。
匯聚起綠色能源新動能的棗莊,預期2025年鋰電產值將達到800億元。
工業的動能澎湃掩蓋不了棗莊特色產業的光芒。
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棗莊視察指導,就培育壯大石榴產業、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作出重要指示。
棗莊上下感恩奮進、實干爭先,從一產到二產再到三產,推動石榴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石榴+旅游”“石榴+康養”等新業態不斷涌現。
以二產為例,目前,棗莊市石榴加工和銷售企業發展到75家、產值達17.4億元,開發石榴深加工系列產品8大類36個品種,其中石榴汁、石榴酒、石榴茶分別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5%、40%、85%。
強工興產 轉型突圍
千里運河,迤邐穿行,見證著棗莊大地涌動著奮進的激情與活力。
企業車間里,設備運轉起來,工人們忙著趕訂單;項目工地上,車輛來回穿梭,建設者加緊搶工期;夜間消費街區,觀光客人頭攢動……這是棗莊當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組鏡頭。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這考驗著城市持續增長的能力。
棗莊今年上半年的經濟發展,再次實現引領。很多人在關注“棗莊實現引領”的同時,更想洞悉“棗莊何以引領”。
棗莊經濟增速實現引領的原因離不開自身的奮斗——在此前舉行的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暨全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議上,針對下半年工作,會議指出:要繼續牢固樹立領先爭先率先意識,打開指標分析上半年工作,持續固強補弱揚優避短,鉚足干勁“拼搏五個月、奪取全年勝”。
領先爭先率先、鉚足干勁、拼搏等字眼點出了棗莊下半年的奮斗姿態,也點出交出上半年如此優異的“成績單”的原因。
數據更有說服力,上半年,棗莊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4%,比一季度加快0.7個百分點。
棗莊一名政府官員對鳳凰網山東表示,到棗莊實地走一走,看到基層官員的拼勁和廣大企業家的士氣,就會明白“這就是棗莊”。
從棗莊黨政干部頻繁的“北上南下”招商也能看出這種精氣神一二。例如,新年第一天,棗莊市商務局就赴滬招商;“新春第一會”后,棗莊市委書記張宏偉即率隊到北京開展招商活動。
在拼搏的同時,棗莊發展還講究方法。聚力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棗莊把最頂格的注意力,放到了“強工興產 轉型突圍”上。
依照這樣的發展思路、發展路徑,棗莊堅持抓重點、重點抓,扎實推進“6+3”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并謀劃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力爭三年時間實現“6+3”產業特別是工業總量、企業數量、投資規模、園區質效“四個倍增”,以此明確了全市發展總的目標方向。
今年以來,棗莊各級各部門積極落實“重點項目落地見效年”部署要求,聚焦實施的80個重點工業項目,全面推行“立承諾、抓見效”工作機制,凝心聚力加快項目建設,各項工作成效明顯。
同時,棗莊梳理各條重點培育的產業鏈,一鏈一個支持政策、一鏈一批重點項目、一鏈一個承載園區、一鏈一支服務專班,讓條條產業鏈不斷壯大,“鏈”出以工業大發展推動經濟大提速,以產業大提升實現棗莊大跨越的新動能、新風采。
受此助力,上半年,棗莊第二產業增加值457.82億元,增長7.6%,為三產增速中最高,高于同期GDP增速1個百分點。
影響更為深遠的是,棗莊在此過程中扎實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大力推行從項目線索跟蹤、簽約到開工、投產的全流程服務,確保項目“招得來、落得下、建得快、發展好”,推動形成項目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投產一批的良性循環格局。
改革開路 實干出彩
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面對制約高質量發展的不利因素,棗莊之所以能夠實現引領增長,除了基于自身產業的耕耘、拼搏外,還付出了很多努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棗莊就做出了一系列創新和探索。例如,棗莊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全面聚焦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集中資金、集成政策、集聚人才,高質量推進農村改革,不斷為農業農村現代化釋放新活力、注入新動能。
今年上半年,棗莊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63元,增長6.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0元,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44元,增長6.3%,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進一步縮小。
再比如,棗莊立足打造京滬廊道智能制造高地目標,搶抓數字機遇開辟產業發展“新賽道”——
今年上半年,棗莊組織開展“智造數造”賦能集中對接會和“一對一”入企診斷服務活動7場次,服務企業278家次,推動促進實施“智造數造”項目100個,其中已完成項目23個、正在實施項目77個、計劃實施項目27個,“棗莊智能制造產業集群”成功被確定為省支柱型雁陣集群。
尤其是,借助首批入選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名單城市的契機,棗莊聚焦資源枯竭型城市高質量發展、黨政智治、社會智治三大領域,深化模式創新,拓展應用場景,為基地場景建設、實驗研究提供“源頭活水”,也為探索智能社會治理貢獻了“棗莊智慧”。
此外,棗莊還通過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強化服務,推動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從“有求必應”到“有需必應”,棗莊一改以往“被動”解決企業需求的作風,切實當好“店小二”,主動靠前服務。
受此助力,截至6月底,棗莊全市新增“四上”企業568家、增長34.6%,凈增“四上”企業518家、增長56.5%,“四上”企業總數達到4827家,增長49.6%。
著眼未來,在制造業、特色產業等優勢產業支撐下,棗莊發展動能十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成績可喜,努力還需繼續。面對上半年交出的成績單,棗莊保持著冷靜,“打開指標分析上半年工作,持續固強補弱揚優避短”。
下一步,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導向,激活跨越趕超新引擎、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開創城鄉協同新局面、以增進百姓福祉為目標,滿足人民群眾新期盼、以加強黨的領導為保障,展現黨員干部新作為……棗莊市委書記張宏偉表示,“堅持以改革開路、靠實干出彩,奮力譜寫棗莊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和時代新篇”。(文|鳳凰網山東劉培?。?/p>
(https://mp.weixin.qq.com/s/nXqFyfmfEaWvsxKMFY9r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