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鄉村振興向全域凈全域美全域富升級
——論學習貫徹市委十二屆五次全體會議精神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農歷五月,石榴樹已結出玲瓏的果實。
走進田間地頭、果園水塘,到處瓜果飄香。隨著高效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蓬勃發展,長紅棗串起了致富夢,石榴園里來“帶貨”,馬鈴薯圓了農民致富夢……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日前召開的市委十二屆五次全體會議,對如何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提出了具體要求,振奮精神,鼓舞人心。
促進鄉村全面振興,需多措并舉促進糧食穩產增產。要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牢牢守住耕地紅線。飯從糧來,糧從地出,糧食生產,耕地是根本,保護耕地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飯碗。集成推廣配套良田良種良法良技,深入開展“噸糧”“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示范帶動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努力讓“齊魯糧倉”裝入更多優質“棗莊糧”。倉廩實,而天下安。去年以來,我市在推進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滕州市依托國家玉米單產提升項目,刷新了玉米單產紀錄,這也夯實了全年糧食豐收基礎,其背后離不開良田良種良法良技的推廣和科技興農的有力支撐。
促進鄉村全面振興,需加快壯大鄉村產業。鄉村的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撐,鄉村產業興旺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棗莊時關于“做好品牌、提升品質,延長產業鏈”重要指示要求,突出石榴產業首位度,著力構建貫通育繁推、產加銷、農文旅的石榴全鏈條產業生態,同步規劃建設滕州馬鈴薯等特色農產品示范基地,積極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培育打造具有鮮明地域標識和市場競爭力的鄉村產業矩陣。加強涉農企業梯次培育,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實施,為加快壯大鄉村產業發展“蓄勢賦能”。
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新時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堅持創新引領鄉村可持續發展,聚焦培育智慧農業、建設數字鄉村、打造低碳生活目標要求,積極踐行“五小變五大”工作思路,深入實施“雙十百千”工程,力爭今明兩年涉農鎮(街)實現縣級以上示范片區全覆蓋,促進鄉村振興向全域凈全域美全域富升級。
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要深化城鄉融合發展。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圍繞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全面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發揮鄉鎮聯城帶村節點功能,進一步暢通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渠道,讓廣大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察大勢、觀大局。和著鄉村全面振興的激越節拍,讓我們團結一心,堅持創新引領鄉村可持續發展,聚焦培育智慧農業、建設數字鄉村、打造低碳生活的目標要求,肩負“讓廣大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的使命,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促進鄉村振興向全域凈全域美全域富升級。
(http://www.632news.com/zznews/content/2024-07/02/content_7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