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棗莊市“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宣傳周活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人
賈建軍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
李 震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 碩 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長
周 濤 棗莊海關三級高級主辦
劉永松 市公安局食藥環森支隊副支隊長、四級高級警長
今年的4月26日是第24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主題是:“知識產權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立足創新創造,構建共同未來”。我市在4月20日至26日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活動以“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促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廣泛宣傳黨和國家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決策部署,積極推進以“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公平競爭”為核心的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全面展示我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面貌、新進展,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助推全市“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氛圍。
一、全市知識產權工作開展情況
(一)知識產權政策機制不斷完善。我市已經成立了市政府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2023年連續兩次召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會議,分管市長出席并作部署安排。2023年11月,市政府印發《棗莊市貫徹落實〈山東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綱要(2021—2035年)〉實施方案》,為我市知識產權工作提供了行動綱領。此外,市公安局、市場監管局等8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推進棗莊市知識產權保護聯合執法中心建設工作的意見》《棗莊市十四五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知識產權創新政策和保護機制不斷完善。
(二)知識產權創造潛能持續釋放。實施全市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開展知識產權賦能“專精特新”行動,遴選12家專利服務單位作為“專精特新”輔導機構,對接山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國家專利局濟南代辦處,打通專利快速預審和優先審查“綠色通道”(發明專利授權周期由22個月最快壓縮到2個月)。山東泰和水處理有限公司榮獲第四屆山東省專利獎二等獎,兗礦魯化和山東豐源輪胎分別獲得三等獎。2023年全市發明專利授權量703件,同比增長3%;全市有效發明專利3834件,同比增長17.9%;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9.94件,比2022年底增加1.51件;全市高價值發明專利共計1252件,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3.25件。全市共擁有有效注冊商標68424件,同比增加7061件,增長率12%;擁有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241件,同比增加96件,增長率66.2%;擁有地理標志證明(集體)商標29件。
(三)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快速提升。實施專利質押融資、開放許可、專利導航、數據確權等專項行動,全力推動專利成果轉化運用。2023年,全市已辦理專利質押融資162件,融資金額超21億元,同比增長98%,企業專利實現“點紙成金”,獲批2022年度專利質押融資省級貼息補助625萬元,有效破解企業融資難題。2023年5月,我市承擔的3項省級專利導航項目通過驗收,獲全省通報表揚。積極推進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工作,共有20余家單位的400余項專利納入省專利開放許可信息平臺。探索開展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工作,2家企業在省平臺取得數據知識產權存證證書。2023年,“山亭地瓜棗山東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獲批籌建,獲省級財政資金30萬元,山亭地瓜棗入選“山東地標名片”;山東歐樂食品有限公司、棗莊市三禾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山東棗店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業產品入選“山東地理標志(原產地)優質產品”,極大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產品附加值。
(四)知識產權保護效果全面增強。強化行政司法保護。2023年,全市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立案25件,作出行政裁決19件;辦結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司法確認案件19件;辦理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案件14件、電商領域專利侵權糾紛案件34件。全市法院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748件,審結711件。設立棗莊市海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英國)工作站,著力解決企業海外維權的痛點難點問題。搶抓政策發展機遇。互聯網小鎮和城頭豆制品市場順利通過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延續審查;臺兒莊古城申報成功第一批省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培育市場。指導“嶧城石榴”申報省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創建工作,并開展地理標志保護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犯“嶧城石榴”注冊商標專用權、違規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等違法行為。爭取省級知識產權保護綜合獎補資金196.84萬元,數額位居全省第8位。加強案例宣傳教育。2023年,市場監管部門辦理的某專利侵權糾紛公益維權案件被評為全省知識產權維權與調解十大典型案例,查處的侵犯某地理標志案件被評為全省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典型案例;市法院審理的某商標侵權案入選2023年山東法院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典型案例;市公安局偵辦的2起假冒注冊商標案獲公安部賀電表彰。
(五)知識產權服務效能穩步提高。探索企業合規前置。在全省范圍探索知識產權合規試點,確定7家試點企業,舉辦合規培訓班,發布10余個指引文件,設立公益合規顧問,幫助企業建立合規體系,企業知識產權綜合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推動專利標準實施。2023年6月,棗莊市地方標準《知識產權代理服務規范》正式發布實施,該標準填補了省內知識產權服務業的標準空白,并在我市知識產權代理服務機構中逐步推廣應用,有效規范了專利非正常申請、商標惡意注冊等行為。創新專員通辦模式。率先打造“知識產權專員通辦”新模式,首批遴選40余家重點企業為服務對象,幫助企業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壓縮知識產權事項辦理時限80%以上,推動全市3項專利標準化項目實現新突破,實現“一家企業一名專員、精準服務一次辦結”。推進試點項目建設。滕州市和市中區先后成功申報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棗莊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和棗莊市政務服務中心入選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公示名單。
二、本次宣傳周重點開展十二項活動
(一)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知識產權新聞發布會,發布棗莊市知識產權取得的成績、工作經驗及下步工作計劃。
(二)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各區(市)、高新區局會同公安等部門在廣場、集市、商場等地方設置宣傳站點,組織現場咨詢宣傳。
(三)舉行全市知識產權保護基層工作聯系點試點建設啟動儀式暨知識產權保護現場觀摩活動。
(四)代表委員知識產權行,組織調研服務隊深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了解企業實際需求,開展一線服務。
(五)市區聯動組成知識產權調研服務隊,開展知識產權入園惠企活動,走訪“兩高四新”產業體系的重點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現場為企業提供服務。
(六)知識產權進高校,在棗莊學院、棗莊科技職業學院、棗莊職業學院舉辦高校知識產權專題培訓班,宣講知識產權知識,推進高校存量專利盤活專項工作,助力高校知識產權創造運用質量提升。
(七)知識產權進小學,選擇棗莊市實驗小學、立新小學為活動地點,舉辦知識產權趣味講堂、手抄報展示等活動,開展知識產權普及性教育。
(八)舉辦黨政領導干部專題培訓班。
(九)舉辦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執法保護政策文件宣貫會暨知識產權調解業務、行政裁決培訓班。
(十)召開專利質量提升座談會。
(十一)市區聯合組織開展“4·26”知識產權專項執法行動,以商品流通領域為重點,嚴厲打擊假冒侵權行為,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十二)充分利用棗莊廣播電視臺、棗莊日報等官方媒體設立知識產權宣傳專題,播發我市知識產權事業取得的成就以及典型經驗,并利用微信公眾號、魯網等渠道,及時報道我市知識產權宣傳情況。
三、2024年全市知識產權工作部署
今年,我們將落實市委、市政府和上級知識產權工作部署,聚焦“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以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在強化貫徹落實、挖掘創新動力、提高保護效能、提升運用效益、增強服務質效、強化宣傳培訓六個方面,采取24項工作措施,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效能、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為現代化強市建設貢獻知識產權力量。
棗莊市政府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協同成員單位,竭誠為廣大企業、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科技人才創新創造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
答記者問
01、棗莊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請介紹一下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知識產權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李震:近年來特別是去年以來,我們堅持以知識產權助力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效果、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送好政策。我們充分利用質押融資貼息政策,爭取2022年度省級質押融資貼息補助625萬元,惠及我市52家企業。我們全力爭取省級專利導航項目,指導推薦我市重點行業和龍頭企業申報,2023年,我市承擔的3項省級專利導航項目高分通過驗收,獲得省級主管部門的通報表揚,清巒福興工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申報的《高端智能化數控機床產業專利導航》成功入選2023年度省級專利導航項目,并獲項目資金40萬元。“山亭地瓜棗”在全省900余個地理標志產品中脫穎而出,成功獲批省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獲省級財政資金30萬元,實現我市零的突破。
二是搞好服務。開展知識產權主體培育活動。建立了全市高價值專利培育企業庫,涵蓋120家企業,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入企調研一線服務活動,為企業現場提供服務。開展“入園惠企”活動。組成調研組赴各區(市)重點企業、高等院校,宣傳推廣專利權質押融資、專利開放許可等惠企政策。全市市場監管系統累計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入園惠企”活動近100次,深入150余家企業進行政策宣講。開展知識產權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行動。為全市共16家專精特新企業建立差異化、特色化企業專利專題數據數據庫近200項,針對11家重點專精特新企業開展現場服務。
三是搭建平臺。我們建成運行國家知識產權局濟南代辦處棗莊工作站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業務棗莊受理窗口,推動知識產權業務本地化、便利化,基本實現專利質押融資審批當天辦結。2023年,棗莊市政務服務中心入選2023年度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公示名單;棗莊市政務服務中心及棗莊常大技術推廣服務有限公司入選2023年省級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備案名單,有效提升了我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承載能力。棗莊市知識產權保護公共服務機構首次在海外成功布點,并設立棗莊市海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英國)工作站,為外貿企業出海護航。
四是創新提質。在全市11家三星級以上的市場監管所開展棗莊市知識產權保護基層工作聯系點試點工作,推動“市+區(市)+鎮(街)”知識產權保護“縱到頭橫到面”全覆蓋工作模式,提升全系統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建設“棗莊市商標品牌指導站”57家,推動商標品牌戰略實施,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棗莊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30家,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向基層延伸,提升知識產權服務質效。此外,我們還在知識產權標準化、公共服務模式等方面出臺了一些創新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02、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請問,棗莊中級人民法院在推動行政執法與司法協同保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張碩:近年來,棗莊法院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府院聯動工作機制,不斷深化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協同配合工作力度,形成執法司法協同發力、共同保護的工作格局。
一是暢通糾紛解決渠道。2022年,棗莊法院會同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簽署《關于建立知識產權糾紛在線訴調對接機制的通知》,建立“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機制,拓寬訴調對接、行政執法與調解對接等路徑,暢通線上線下調解與訴訟對接渠道,協同開展糾紛訴前調解工作,截至第一季度,訴前調解成功1158件。同時健全完善“行政調解+司法確認”工作機制,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訴訟外糾紛解決渠道,截至第一季度,經過棗莊法院司法確認的知識產權行政調解案件46件,拓寬了知識產權權利人維權途徑,便捷高效地化解知識產權糾紛。
二是深化協同保護機制。為進一步深化知識產權府院聯動機制,2023年棗莊法院會同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簽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與行政保護銜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業務協作機制,開展同堂培訓、聯合宣傳,共享技術調查官及信息互通,有效促進行政執法與司法裁判標準統一。同時,棗莊法院主動加強與行政職能部門、產學研用各領域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各類創新主體司法需求;堅持審理與治理并重,主動融入社會治理,向有關部門、行業協會等發出司法建議,實現知識產權類案訴前聯調聯解,推動建立跨區域執法辦案協作及信息共享機制,形成知識產權保護合力。
三是強化大保護工作格局。棗莊法院高度重視知識產權跨區域協同保護工作,會同淮海地區十地市中院與知識產權局共同簽署《行政與司法協同保護協議書》和《關于加強地理標志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實施意見書》,聯合發布典型案例,建立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知識產權案件風險預警機制,共建淮海區域“行政+司法”雙協同保護聯盟和跨區域協作機制。
下一步,棗莊法院將堅持能動司法理念,加強與行政職能部門協同合作,完善協同保護工作機制,做實雙贏多贏共贏,共同推動知識產權保護高質量發展。
03、山東法制報記者:海關是國家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門。請問棗莊海關做了哪些特色工作?
周濤:海關在進出口環節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知識產權海關保護也叫知識產權的邊境保護,包括“依申請保護”和“依職權保護”兩種模式。我國海關已經建立起一套包括報關單證審核、進出口貨物檢驗、對侵權貨物的扣留和調查、對違法進出口人進行處罰以及對侵權貨物進行處置等環節在內的知識產權執法制度。棗莊海關一直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圍繞增強保護能力、深化執法合作和提升監管成效等三個方面,高質效履行知識產權海關保護職能。
一是持續增強保護能力。實現進出口貨物知識產權狀況“預確認”創新舉措在棗莊落地,為貨物通關提供守法便利,進一步降低進出口企業通關、權利人維權等成本。對跨境電商企業、境內服務商、消費者等群體開展知識產權教育,在侵權風險防范、合規貨物通關等方面進行業務指導,及時剖析典型案例,切實提高市場各方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常態化開展“關企面對面”“送法進企業”等活動,舉辦專題培訓,解讀法律政策,利用辦事大廳、監管現場等做好普法宣傳,年均覆蓋企業200余家。
二是持續深化執法合作。加強多方綜合治理,參與棗莊市知識產權保護聯合執法中心建設,內外協同、多維共促,做到“合作機制化、研討定期化、培訓聯合化”,積極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加強海關市監合作,以我關和市市場監管局簽署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合作備忘》為基礎,細化實施共享重點企業、案件線索移交、執法互助對接、實施保護協作和開展聯合宣傳等5個方面工作,為企業依托知識產權“走出去”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三是持續提升監管成效。突出監管重點,結合轄區商品結構、貨源地分布等要素,研判“渠道漂移”“口岸漂移”風險,對關鍵領域、重點行業、高風險路線實施重點監控查驗。突出創新賦能,落實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要求,深化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政策研究,積極運用單兵系統、在線識別等科技手段,提升監管科學化、智能化水平。扎實開展“龍騰行動”“藍網行動”等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培塑“龍騰行動”重點企業7家,有效營造公平有序的口岸營商環境。
04、大眾網記者:棗莊公安在加強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步有哪些工作打算?
劉永松:2023年以來,棗莊公安機關深入貫徹省公安廳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積極構建知識產權刑事保護“打防治建”相融合工作新體系,全力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出臺的《棗莊市公安局加強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十大舉措》被公安部七局作為典型經驗推廣,相關工作舉措先后被省工商聯評為“全省產權司法保護協同創新典型事例”,被省公安廳評為“全省公安機關服務重大項目護航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現將有關內容發布如下:
一是實施“11057”工程,構建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制度體系。按照省公安廳護航高質量發展行動部署要求,市公安局黨委高點謀劃、系統規劃、精準實施,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重視支持,市政府第23次常務會議、市公安局第13次黨委會議專題研究審議,有力有序推動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工作落地見效。制定印發《全市公安機關加強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4份創新機制文件,配套建立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警務聯絡機制、派出所聯系點制度。圍繞棗莊“6+3”現代產業體系布局,建立《易受知識產權犯罪侵害企業名錄》,全力開展“11057”工程,積極打造“棗安知識產權守護你”品牌。分別與溫州市公安局、徐州市公安局簽訂《知識產權犯罪偵查區域合作協議》,推動形成知識產權保護區域共治公安合力。
二是突出“數智”打擊,提升知識產權刑事保護新質戰力。堅持“人力情報+數字導偵”雙輪驅動,強勢開展“昆侖”“藍劍”等系列專項行動,以高壓嚴打筑牢防線,以數字作戰提質增效。依托知識產權刑事保護派出所聯系點、聯絡警官建設,以基層所、隊為主建單元,在“棗安·食藥環森”微信小程序開通線索舉報窗口,暢通線索舉報快速處理渠道;依托食藥環森數字化作戰中心,組建由8部門15名業務骨干聯合組成的數字戰警戰隊,綜合運用大數據信息,準確研判當前知識產權領域犯罪規律特點,實現知識產權犯罪類案線索預警、深度研判、精準輸出、全鏈打擊。2023年度,全市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侵犯知識產權、領域刑事案件3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0多人。先后破獲侵犯本地知名企業商業秘密案、非法制售用于鋰電重點項目的偽劣管材案、特大制售假冒品牌特供酒案、制售偽劣知名品牌貨車靜電拖地帶案、特大制售音像制品侵犯著作權案等一系列大要案,多次受到省、市領導批示肯定,公安部專發《賀電》表彰,有力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三是建立“1+6+N”網絡,打造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聯動格局。通過搭平臺、建機制、組網絡,重塑機制流程,創建“一個中心、六大機制、N個共治模式”的知產保護新網絡,提升聯動治理效能。會同檢察、司法、市場監管等8部門成立“棗莊市知識產權保護聯合執法中心”,在分(市)局建立分中心、派出所設立聯絡站點、企業設置知產保護駐企工作站。依托市級聯合執法中心,建立線索情報導偵、行刑銜接會商、聯合執法協作、數據共建共享、集中宣傳聯動、人才組建培訓6大聯動機制。通過搭建技術人才、專家人才、“公職+社會律師”三大知識產權保護人才智庫,點對點為企提供維權援助公益服務,助推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工作走深走實;與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簽訂《偵查、檢察、審判職能銜接合作框架協議》,以破解知識產權案件執法難題為牽引,依法推進合規治理、認罪認罰等政策,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先后與棗莊市浙江商會、滕州中小機床協會、鑫迪家居(企業)簽署《知識產權保護警務聯絡框架協議》,暢通行業協會、區域商會、重點企業常態化合作渠道,著力構建“親”“清”警企關系,讓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下一步,棗莊公安機關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重要論述和考察棗莊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以更高標準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更實舉措服務營商環境建設,為護航我市“強工興產、轉型突圍”戰略奮勇先行、貢獻力量!
(https://mp.weixin.qq.com/s/Ty02dziHttL57gDhtMav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