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棗莊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人
張 奇 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
賈俊婕 市委巡察辦副主任
王貴權 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
范學鵬 市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主任
2023年,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省紀委監委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忠誠履職,勇于擔當,不斷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為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堅持純潔思想、純潔組織,統籌推進主題教育和教育整頓走深走實
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論述,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棗莊重要指示精神。建立領導班子領學、機關黨委督學、黨支部研學、青年理論學習小組促學、干部個人自學“五學聯動”機制,完善學習、問題、調研、創新舉措“四張清單”,引領全市紀檢監察干部深學細照篤行。
嚴管嚴治鍛造紀檢監察鐵軍。部署開展案件質量問題、重復舉報治理不力等12項專項整治,召開全市紀檢監察干部警示教育大會,舉辦“倡樹優良家風·共沐廉潔清風”廉政教育活動,向1300余名紀檢監察干部印發規范網絡行為提醒函,組織干部家屬共同到市廉政教育館接受教育。構建紀檢監察權力運行監督制約體系,制定完善內控制度16項。
用好用活“深學習、實調研、抓落實”工作方法。科學編制全年學習培訓計劃,舉辦培訓班11期,培訓1525人次。打造一線“賽馬”平臺提升干部能力,選派干部參加基層掛職、上級機關專案等接受歷練。開展案件質量提升行動,常態化開展比武練兵。圍繞12個領域開展調查研究,建立“重點工作分工”機制,推動15項重點任務高效落實。市紀委監委各項工作先后得到省紀委監委、市委主要領導批示49次,給予充分肯定。
二、堅持政治引領、強化政治監督,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有力有效
錨定發展大局推動監督具體化。圍繞市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棗莊重要指示精神的實施意見,跟進建立“1+5+6”監督模式。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監督為抓手,組織開展監督檢查24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51個。建立“清風惠企·棗紀護航”監督體系,組織開展助企紓困政策執行情況專題調研監督。
突出問題導向推動監督精準化。全力護航“強工興產、轉型突圍”大局,聚焦糧食安全、重點科技計劃項目資金使用、停車管理等21項重點領域,構建項目化專項監督、專項整治體系。推動開展房屋產權確權頒證歷史遺留問題專項整治,配合開展全市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嚴肅查處權力尋租、利益輸送、以權謀私等腐敗問題。
創新工作載體推動監督常態化。用好用活“一臺賬、兩清單、雙責任、雙問責”機制,創建“紅黃藍”評估體系,高標準建成615個市級和區(市)層面政治監督活頁。建立“棗解決·棗滿意”平臺與紀檢監察監督日常聯絡、信息共享機制。動態更新領導干部廉政檔案,全市紀檢監察機關規范審慎回復黨風廉政意見32538人次。
三、堅持“三不腐”一體推進、有效減存量遏增量,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全面鞏固
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104件,處分1096人,嚴肅查處岳增波、孫衛鋒、劉建功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通過辦案挽回經濟損失2.1億元,持續懲治重點領域腐敗問題。在強大震懾和政策感召下,9人向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158人主動交代問題。
突出整治“蠅貪蟻腐”。扎實開展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推動主責部門開展農村供水、困難群眾幫扶資金發放、規范鄉村公益崗等“小切口”專項治理。創新“點題整治”方式,緊盯教育醫療、養老社保、食品藥品安全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查處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08起。建立紀檢監察信訪辦理質量評查與督導通報機制,推行“碼上舉報”,遠程視頻接訪直達鎮(街)。
固本溯源凈化生態。深入剖析典型案件,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193份,督促有關單位及時修補制度短板、監管漏洞。針對腐敗易發多發領域暴露出的問題,形成8份專項報告呈報市委市政府。組織召開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交流推進會,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推進“6+N”清廉體系建設。
四、堅持糾樹并舉、推進作風轉變,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更加充盈
靶向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全市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156起,批評教育和處理183人。靶向糾治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空喊口號假執行、弄虛作假求政績、庸懶拖沓不擔當等問題,嚴肅查處加重基層負擔問題76起,持續推進為基層減負。
深入糾治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以違規吃喝問題專項整治為突破口,嚴查改頭換面、隱形變異問題。常態化緊盯重要節點開展明察暗訪,全市共查處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43起,批評教育和處理51人。堅持風腐同查同析同治,深挖違紀違法案件中的作風問題,對典型案例點名通報曝光。
大力培樹務實作風、實干新風。協助市委出臺《規范政商交往行為構建親清統一新型政商關系實施辦法(試行)》。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全市共容錯糾錯28人,對37名受到失實檢舉控告的黨員干部澄清正名,對540名受處分黨員干部進行暖心回訪。
五、堅持強化紀律建設、增強剛性約束,遵規守紀自覺性持續提升
抓緊抓實經常性紀律教育。協助市委召開全市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大會,編印嚴重違紀違法干部懺悔錄,拍攝警示教育片4部、專題教育片52部。實施廉潔文化陣地提升工程,編制廉潔文化地圖,高標準建成棗莊市廉政教育館。開展全市“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季”系列活動,組織旁聽庭審,舉辦“青廉說”主題演講比賽。
從嚴從實強化日常監督。從全市發展大局謀劃省委巡視整改監督工作,高效推動49項反饋問題整改。出臺協助市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工作辦法,制定監督重點清單、監督措施清單和監督檢查臺賬,全面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制定“廉情抄告”工作方案,向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發出廉情抄告13份。
精準有效運用“四種形態”。堅持高壓震懾與政策感召相結合,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和處理3847人次,“四種形態”結構比例更加優化。督促各級黨委(黨組)運用“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6326人次,讓教育挽救大多數、懲處極少數成為常態。
六、堅持有形有效結合、向深向下拓展,巡察利劍作用充分彰顯
推動巡察板塊輪動和方式創新。修訂十二屆市委巡察工作規劃,打好常規、提級、交叉、聯動巡察“組合拳”。聚焦群團、鎮村、教衛文體等重點領域,高效完成市委3輪巡察。制定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巡察監督實施辦法,形成專題材料22份,為市委掌握情況提供重要參考。
完善上下聯動和貫通機制。創新推進“市樹標桿、區(市)聯動”,組建5個市委巡察組、20個區(市)聯動組,對13個鎮566個村開展巡察,帶動全市完成對891個村(社區)巡察。發揮巡察系統作用,完善涵蓋17個行業領域、439名專業骨干的巡察人才庫,向44家職能單位通報專題報告、巡察建議書6份。
加強巡察整改和成果運用。建立市委常委會、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雙聽取”巡察整改和成果運用情況匯報、市級領導參加巡察反饋工作機制,完善集中和“一對一”反饋相結合方式。創建整改工作定期通報制度,探索建立“三級聯審”整改銷號機制。
七、堅持完善體制機制、推動改革創新,監督治理效能不斷增強
持續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兩次召開全市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專項小組會議,在全省率先組織市級派駐機構主要負責人述責述廉、率先向同級黨委匯報年度派駐監督工作。市、區(市)、鎮(街)三級監察官等級首次確定工作全部完成。開展全市紀檢監察工作創新評議活動,139項創新成果被省級以上媒體刊發推廣。
推動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組建“室組地”上下聯動、條塊協作、縱橫銜接的“作戰單元”,統籌用好區(市)、鎮(街)監督力量。在全省率先建立人大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貫通協調制度,健全完善與審計、財會、統計等監督貫通機制16項,推動各類監督統籌銜接、協同發力。
建設數字紀檢監察體系。一體推進數字檔案系統、綜合辦公平臺、電子數據調查室建設。建立監督貫通應用平臺,融合“棗解決·棗滿意”平臺、12345市長熱線、公務用車、市場監管等基礎數據。推動區(市)結合實際探索開展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臺,以數字賦能助力監督增效。
2024年,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特別是視察棗莊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方針,認真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十二屆省紀委三次全會和市委十二屆三次、四次全會工作部署,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鞏固拓展主題教育和教育整頓成果,忠誠履行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推動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縱深推進正風肅紀反腐,縱深推進新征程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打造正氣充盈、政治清明的“清廉棗莊”,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實現新突破提供堅強保障。
(https://mp.weixin.qq.com/s/72b42BZINDyk2OBscMzHF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