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棗莊城鄉交通一體化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人
張大鵬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楊以忍 市交通運輸局運輸管理科負責人
曹 虹 市交通運輸局發展規劃科負責人
劉 鵬 市交通運輸局交通強國辦負責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交通運輸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交通強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擘畫了新時代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的戰略藍圖。棗莊市在這一輪交通運輸事業高速發展階段中,搶抓機遇,奮發有為,推動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實現跨越,為縱深推進“強工興產、轉型突圍”戰略、加快實施工業倍增計劃提供有力支撐。主要工作進展有四個方面:
一是城鄉交通運輸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的原則,適度超前建設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著力滿足超大規模交通運輸需求,為經濟高效運行和社會平穩發展提供服務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到941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5.6公里,農村公路8356.9公里,我市已全面實現縣縣雙高速出入口。市域內鐵路運營長度約200公里,航道總里程113.4公里。棗莊翼云機場全面啟動建設,填補了我市航空運輸空白。
二是“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取得重大突破。我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把“四好農村路”作為交通運輸惠民生、補短板、促發展的重中之重,持續暢通農村公路“毛細血管”,有力服務保障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實施一個行動。扎實開展“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十四五”以來累計完成投資20億元,實施農村公路新改建780公里、路面狀況改善工程1750公里、實現農村公路危橋動態清零,進一步提升了全市農村公路通達深度、路網密度和技術水平。樹立一個典型。近日,經各地推薦、征求意見和專家評審,交通運輸部在全國范圍內遴選了27個農村公路助力共同富裕典型案例并公示。我市臺兒莊區《建設“四好農村路” 托起“共同富裕夢”》作為典型案例成功入選,全省僅有兩個縣(區)入選。落實三個戰略。以“四好農村路”為抓手,落實市委“雙十鎮”“山水林田大會戰”“支持山亭產業突破”等戰略,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建管養運并重,充分發揮了農村公路助推產業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確保“進出有好路,產業有出路”。
三是城鄉貨運物流服務一體化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充分發揮農村地區郵政網點健全、配送網絡通達的優勢,積極拓展網點服務功能,以互利共享為原則,實現末端節點共享,全面提高農村物流服務村級覆蓋率。截至目前,我市村級物流節點覆蓋率已達100%,全市建制村實現“村村通快遞”。積極正確引導和支持郵政、快遞、物流企業加強合作,持續推進三級物流網點建設和“互聯網+農村物流”相關工作。滕州市、山亭區先后于2021年、2023年被評為全省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
四是城鄉交通運輸政策環境一體化建設取得重大突破。頒布實施《棗莊市農村公路條例》,出臺了《棗莊市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意見》《棗莊市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健全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和激勵考核工作機制,全面助推棗莊市“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印發實施《棗莊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等重大規劃政策;出臺《關于交通運輸與郵政快遞深入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統籌推進全市農村客運、貨運、郵政快遞、農資等行業的融合發展,著力解決農民群眾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郵政快遞和供銷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讓農村運輸更有溫度、群眾生活更加幸福。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執行棗莊市委、市政府和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各項安排部署,深入“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切實增進民生福祉,傾力為民辦實事,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當好開路先鋒。一是城鄉交通硬件水平抓提質。持續鞏固好農村公路建設成果,加快推進村級公路硬化、窄路基路面加寬等農村基礎公路網建設,加快推進農村骨干路網提質升級。二是農村公路管理抓提效。建立完善“路長制”運行考核機制,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探索完善專群結合的農村公路管養模式。三是農村運輸服務抓提質。強化農村客運可持續發展保障機制作用,加快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推進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節點體系建設。四是農村公路信息化抓賦能。構建農村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統,進一步提升農村公路數字化綜合決策能力和服務水平。
答記者問
01、大眾日報記者:圍繞鄉村振興和城鄉一體化發展,下一步我市在公共交通服務均等化發展方面還有哪些舉措?
楊以忍:近年來,我們著力推進城鄉公共交通均等化服務,積極推進城鄉公共交通一體化發展。截至目前,全市開通公交線路202條,全市65個鎮街、2111個行政村公交通達率100%,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下一步,我們將結合新需求、新形勢、新變化,進一步完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高品質供給城鄉公交服務,推動全市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工作邁上更高臺階。
一是優化完善網絡布局,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圍繞“綠色、舒適、經濟、便捷、智能”的公交發展目標,調整優化公交線網布局,完善公交樞紐綜合功能,加強城鄉、鎮村公交投入力度,形成城區、城鄉、鎮村無縫銜接的“三級公交網絡體系”。
二是強化智慧信息賦能,提升公交服務品質。加快“綠色交通”建設,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完善公交智能調度系統,優化運輸組織,提高運輸效率;科學開通定制公交,發展大站快車、預約響應等服務模式,提高公交出行服務精準性、安全性、舒適性;打造涵蓋APP、微信、交通一卡通等多媒介的公眾出行信息服務平臺,實現移動支付“一碼式”服務。
三是做好結合文章,助推鄉村振興。在“公交+文旅、公交+產業、公交+互聯網”上下功夫,將紅色旅游、生態景觀、特色村居等多個景點通過公交“串珠成鏈”;積極推進景區開通旅游專線,進一步優化景區公交線路,實現車站到主要景區公共交通無縫銜接,加快“交游”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02、大眾網記者:請介紹下一步我市在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建設方面有何重要舉措?
曹虹:近年來,市交通運輸局堅決貫徹省交通運輸廳、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目標,大力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下一步,將繼續從以下四個方面持續發力,強化政策引領,全力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是優化融合發展頂層設計。緊緊把握“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機遇期,將“客貨郵”融合發展列入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重要內容。加強交通、郵政、供銷、商務、農業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形成政府引導、部門推動、企業主導、協同推進的工作模式。
二是加快構建城鄉一體便捷網絡。持續推動縣級分撥中心和鎮街共配中心建設。引導各物流快遞企業集中入駐縣級分撥中心,依托城鄉交管所、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設立“紅色速遞”共配中心。鼓勵公交企業加強與郵政企業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降低農村物流網點運營成本,努力構建布局完善、通達高效的縣鄉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
三是推進信息資源融合。加強信息互聯互通,完善交通物流信息平臺建設,鼓勵支持縣域內農村客運、物流、郵政、快遞企業間信息互聯互通,推動客運、貨運、郵政信息共享共用,提升快遞接駁、分揀、運輸環節效率,進一步拓展鄉村客貨郵通達覆蓋范圍。
四是整合資源多樣化培育。鼓勵汽車客運站發揮場地優勢、建立縣級分撥中心,促進場站轉型升級;支持鎮街共配中心設立網紅孵化基地,大力宣傳推薦特色農產品,通過舉辦電商助農直播帶貨等活動形式,培育一批知名特色電商;繼續開展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創建活動,做大做強農村物流服務品牌。
03、棗莊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我市交通強國建設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在這一年里,我們開展了哪些有棗莊特色和標志性的工作?
劉鵬:今年以來,我市在全面完成交通強國建設各項工作任務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專門提出了打造“四好農村路”融合發展的“三個棗莊樣板”,獲得交通運輸部、省交通運輸廳高度認可。
一是大力發展“四好農村路+郵政快遞”融合發展棗莊樣板。
推動物流節點建設,建成縣級物流基地7處,鎮級運輸服務站11處,運輸服務點21處,村級農村物流服務點893處,村級物流服務點覆蓋率達到100%,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逐步完善。 推廣農村客運車輛代運郵件快件,發展農村客貨郵合作線路11條,開展農村客運帶貨服務1790次。大力推動了寄遞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建成鄉鎮共配中心27處。強化基層郵政業監管,深化區(市)郵政監管機構編制體制改革;建立完善了行業安全監管、應急管理、服務支撐工作制度。
二是大力發展“四好農村路+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棗莊樣板。
謀劃“點線”串聯,推動旅游服務大提升。完成實施串聯文化旅游景點道路5條、43公里;實施美化提質連通景區道路3條、28.3公里;實施“公交+旅游”運行線路18條、450公里。推廣綠色出行,實現交通旅游業態大融合。完成慢行道建設6條、31.9公里;建設農村公路示范環線3條、30.9公里;整治鄉村道路和背街小巷道路16條、27.6公里。優化公共交通,打造智慧出行。持續開展綠色智慧新交通建設,優化信息服務,整合出行資源,在現有基礎上持續推動實現農村群眾2公里范圍乘車、鄉村A級以上景點公交全通達。
三是大力發展“四好農村路+特色產業”融合發展棗莊樣板。
增強產業融合,提升農村公路路網服務能力。完成特色產業融合發展、改善“雙十鎮”、產業園區和特色農業基地交通運輸條件項目16條、60.5公里;實施通往主要產業經濟節點項目2條、23.5公里;實施鄉村特色產業路4條、30.4公里。加大養護投入,提升農村公路管養水平。全市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PQI)達到86 %,通過公路技術狀況檢測評定結果、養護需求分析來確定養護工程方案79條、348公里。加強行業管理,提升農村公路治理能力。全市縣鄉村三級“路長制”覆蓋率均達到100%,三級路長開展定期巡查1830次,農村公路路況自動化檢測評定1124條、1828.19公里,建立路況基礎數據庫和數據分析平臺1個;實施“路田分家”“路宅分家”,開展路域環境整治提升8條、73.1公里,推進了全市路域環境整體提升。
下一步,市交通運輸局將立足我市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工作機制辦公室工作職責,充分發揮工作機制辦公室職能,嚴格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指示要求,統籌各區(市)及棗莊高新區、市直有關部門單位,切實凝聚工作合力,全面推進我市交通強國建設向更高標準、更高質量、更高水平不斷邁進。
(https://mp.weixin.qq.com/s/xiaEDmd-yAEgwBmLkzjT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