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提升民生福祉 創建滿意棗莊”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十九場,介紹棗莊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潤心·棗城有戲”持續提升群眾文化生活獲得感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人
趙愛云 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
黃瑩瑩 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張 勇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
賀飛蛟 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級調研員
今年以來,全市文旅系統承壓奮進、開拓進取,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文化品牌打造富有成效,為提升群眾文化生活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打下了堅實基礎。
下面,我就有關情況進行集中發布。
一、完善公共文化設施,持續提升服務效能。
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場館主體作用,積極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切實提高公共文化設施的利用率和服務效能。全市各級公共圖書館7個、文化館7個、美術館2個、博物館(紀念館)26個,鎮(街道)綜合文化站65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和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共建共享,全部對市民免費開放。完善基層文化設施,提升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59個。加快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打造城鄉書房、文化驛站、文化禮堂、非遺工坊等新型文化空間,成為群眾閱讀休閑娛樂好去處。其中馮卯書香小院入選山東省最美鄉村書房。馮卯書香小院、天穹星河系文化空間、東郭鎮小黨山村綜合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空間入選山東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
二、豐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打造“棗城有戲”文化品牌。
以群眾滿意為目標,打造“棗城有戲”文化品牌,將文化惠民活動貫穿全年。今年以來累計舉辦文藝演出、電影放映、黃河大集、全民閱讀等各類線上線下群眾文化活動37500余場次。成功舉辦棗莊市第八屆群眾文化藝術節開幕式、讀書朗誦大賽、全市聲樂大賽、非遺展示展演、廣場舞展演等大型群眾文化活動十四項,線上線下累計參與群眾360余萬人次。高效開展戲曲進鄉村和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活動,完成戲曲進鄉村2360場次,農村公益電影放映26230場次,實現群眾在家門口看戲觀影。組織開展群眾性小戲小劇展演活動,舉辦了“文化潤心·棗城有戲”群眾性小戲小劇展演季啟動儀式,全市莊戶劇團展演、全市小戲小劇大擂臺以及群眾性小戲小劇走進“口袋公園”惠民演出等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柳琴小戲《石榴紅了》榮獲2023年全省群眾性小戲小劇擂臺賽金獎,《擺大席》榮獲銀獎。成功舉辦山東省“首個文化館服務宣傳周”啟動儀式暨“追尋紅色足跡·重溫革命經典”六省十市群眾藝術展演活動、“稽古出新·薛國尚品”山東省篆刻藝術之鄉書法篆刻展等省級大型文化活動。在全市創新組織開展“唱起那動人的歌謠”群眾文化快閃月活動,推出《我和我的祖國》《要聽還是拉魂腔》《一起向未來》等43件優秀快閃節目作品。舉辦“禮贊二十大 啟航新征程 ”棗莊市群眾合唱展演活動和“引領新風尚 歡躍新時代”棗莊市廣場舞展演活動,擴大了活動覆蓋面和影響力。開展“書香潤棗莊 鄉村閱讀行”公益閱讀推廣活動,深入鄉村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公益巡講、少兒繪本閱讀推廣和古籍拓印進校園活動,助力鄉村振興。舉辦棗莊市首屆“小群星獎”才藝大賽活動,共1500余名青少年參加了聲樂、舞蹈、器樂、表演等類別的才藝大賽,受到廣大群眾熱烈好評。
三、加大全矩陣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知曉率。
利用好“文旅棗莊”微信客戶端、官方網站、數字文化館、數字圖書館、視頻號等平臺,全方位、多頻次宣傳文化惠民活動信息。推動線上、線下文化活動互動互補,開展文藝演出、輔導培訓、公益講座等線上直播(轉播)活動,讓百姓享受到更多優質文化服務。同時針對各鎮(街道)、各村(社區)開展個性化宣傳,利用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視頻號全方位、多角度、常態化宣傳文化活動。制作免費開放文化場館示意圖、文化惠民活動“早知道”于村、社區顯著位置張貼,讓更多群眾找得到陣地,看得見活動。將文化活動與群眾獲得感宣傳有機結合,充分利用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戲曲進鄉村等文化惠民活動,印發宣傳彩頁、文化惠民宣傳包,提高了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
市文化和旅游局通過“文旅棗莊”微信公眾號發布每月活動計劃和群眾文化活動集錦。相關活動信息將發布于全市各級文旅系統、文化場館微信公眾號和官方網站等平臺,廣大市民朋友可以通過關注“文旅棗莊”及圖書館、文化館等各級公共文化場館公眾號獲取信息,及時參與各類線上線下文化活動。
答記者問
01、大眾網記者:今年市文旅局以“文化潤心·棗城有戲”創建活動為抓手,在全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場次多,規模大,影響力廣,尤其是棗莊市群眾文化藝術節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文化品牌,受到社會各界和群眾的一致好評。請介紹一下今年群眾文化藝術節的活動開展情況?
黃瑩瑩:棗莊市群眾文化藝術節作為我市家喻戶曉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自2016年以來已連續舉辦八屆。藝術節堅持公益性、參與性、均等化原則,突出文化惠民,突出群眾參與,充分整合全市各類群眾文化資源,精心策劃覆蓋全市、貫穿全年的群眾文化活動。專項展演賽事活動組織方式采取自下而上、層層發動、城鄉聯動的方式,由各區(市)先廣泛開展基層選拔,最后集中調演比賽的形式舉辦。棗莊市第八屆群眾文化藝術節以“誰不夸咱家鄉好”為主題,精心策劃了十大主題群眾文化活動。目前已成功舉辦了棗莊市第八屆群眾文化藝術節開幕式、讀書朗誦大賽、非遺展示展演活動、“棗城有戲”文藝演出、舞蹈和廣場舞大賽、全市莊戶劇團展演、少兒詩詞誦讀大賽、聲樂大賽、群眾性小戲小劇大擂臺等九項大型群眾文化活動,線上線下觀看人次達到了300余萬人次,本屆群眾文化藝術節為老百姓搭建集中展演、展示的平臺,豐富了全市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閉幕式計劃于11月底在嶧城區舉辦,市文旅局也會通過“文旅棗莊”微信公眾號及時發布活動預告,歡迎各位市民朋友參與活動,持續關注、共同參與。
02、魯網記者:我市文化惠民“一村一年一場戲”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賀飛蛟:2023年,棗莊市文化和旅游局為弘揚傳承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積極探索文化惠民新路徑,大力開展“送戲下鄉”和藝術進校園活動,以此作為提升群眾文化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手段,作為全市文旅戰線深入基層、心系百姓,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具體表現。截至11月18日,棗莊市2164個行政村居,已完成送戲下鄉2360場演出任務。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項措施:
一是在機制上求突破。
----“政府購買、院團演出、群眾受益”的文化惠民機制逐步完善。面向全市開展“群眾點單、政府買單”的“文化下鄉”模式,變“派單式”為“訂單式”,全面滿足群眾文化訴求。
----精品文藝演出與群眾文化演出相互融合。演出以專業院團為龍頭,莊戶院團為主導,將300余場演出任務交給棗莊市藝術劇院和滕州市柳琴劇團演出,讓群眾欣賞到專業水平的高質量文藝演出。組織莊戶劇團評比,選拔出優秀莊戶劇團隊伍參與巡演,大大提高了“戲曲進鄉村”演出質量和演出效果。
----督導檢查力度不斷增強。不定期、不定點的對活動開展質量現場跟蹤檢查,并對活動開展回執單以及圖片、視頻等材料進行嚴格審查,通過對計劃內演出村居時間、地點、節目內容進行核實,確保惠民活動規范有序開展。
二是在形式上求創新。
----拓寬演出形式。將“一村一年一場戲”文化惠民演出與“黃河大集”、小戲小劇展演活動、“周六劇場”以及百姓大舞臺相結合,與非遺藝術進校園、非遺展演展示相結合,與春節、端午等傳統節日節慶活動相結合,弘揚主旋律,唱響正氣歌,呈現豐厚視聽盛宴,展示戲曲之美、文化之美,將精彩紛呈的文化大餐送到了百姓家門口。
----推動藝術精品創作。圍繞黨的二十大,鄉村振興等題材,連續創作了關于移風易俗的劇目《擺大席》,關于鄉村治理能力提升的劇目《幫忙》《老擰勁上任》,關于鄉村振興的劇目《誓言》《希望的田野》《鄉村直播間》,關于鄉村文明建設的劇目《過壽》《賢孝家風》《兩全其美》等一系列優秀原創作品兼具藝術性和欣賞性,為群眾送去優秀的、正能量的、高雅的文藝演出節目,用高質量的作品提升群眾幸福感。同時,也進一步助推了鄉風文明建設,為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凝聚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三是在宣傳上求全面。將提升群眾文化生活幸福感工作貫穿在每場送戲下鄉活動的“前、中、后”三個階段:活動“前”,提前與鎮上村里溝通,通過村級廣播大喇叭、轉發村級微信群、張貼宣傳海報、發布微信公眾號、播放文化惠民宣傳音頻、直播、抖音等新老媒體平臺進行全方位宣傳,提高群眾知曉率和觀看率?;顒印爸小?,增加互動環節,設置有獎問答等環節,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參與率”;活動“后”,利用現場回訪,調查問卷等形式,收集活動開展意見建議,提高文化活動的幸福指數。注重與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共同推動戲曲進鄉村和文化生活幸福感結合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合力。
下一步,我局將按照年初工作任務,加大督導力度,做好“戲曲進鄉村”和提升群眾幸福感工作結合文章。一是鼓勵專業藝術院團及各莊戶劇團采取切實措施,深挖潛力,立足基層、繼續做好“一村一年一場戲”文化惠民演出工作。二是鼓勵戲曲演藝團隊走進校園,深入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讓全市大中小學生零距離感受戲曲魅力,培養他們對傳統藝術的愛好。三是加強獨具地域特色藝術精品創作。繼續挖掘國有文藝院團和莊戶劇團的創作潛力,聚焦紅色文化、鄉村振興等題材,推出更多具有棗莊地域特色的優秀文藝節目。
03、棗莊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棗莊市大力實施“文化潤心”工程,請介紹一下2023我市全民閱讀活動開展情況。
張勇:棗莊市創新實施“文化潤心”工程,以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為核心,全面提升全民閱讀活動質效,持續健全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一、立足城鄉特點,打造有特色、有品味的公共文化空間。融合城市書房、文化沙龍、文化驛站、街鎮文化站等形成新型文化服務閱讀空間。已組親子閱讀空間130所,數字閱讀空間100所,家庭圖書館61所,老年聽書館107所。開展棗莊市第四屆最美書香家庭評選活動,評選最美書香家庭35家。借助智慧圖書館、山東全民閱讀在線平臺等各類數字化服務,突破公共文化服務時空限制,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二、結合棗莊文化,打造有特色的閱讀品牌。舉辦“書香潤棗莊”2023齊魯書香節暨棗莊市第七屆書香文化節、第七屆滕州書展,形成“書香棗莊”“棗·悅讀”“善讀滕州”等閱讀品牌矩陣。大力培育民間全民閱讀推廣機構,已成立棗莊朗誦協會、約讀書房等閱讀推廣組織78個,閱讀推廣人4370名。截止目前,全市已開展城區全民閱讀活動2876場,鄉村閱讀活動6500余場。涌現出了一大批書香機關、書香鄉鎮、書香之村、書香企業、全民閱讀示范基地、最美書店和全民閱讀推廣人。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全市有7家單位獲得省級榮譽。薛城新華書店和滕州新蕾書店獲評“山東省最美書店”。
三、全民閱讀活動成效顯著提升。一是以“滋養民族心靈 培育文化自信”為主題舉辦全市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活動。線上線下累計組織開展各類閱讀分享會、講座展覽、圖書推薦等閱讀推廣活動35場,吸引了4萬余人參與利用傳統文化節日和節假日節點組織豐富的線下活動。二是舉辦“書墨飄香 悅享新年”新春典籍文化展、“學雷鋒·關愛兒童”繪本閱讀活動、《棗圖e講堂》等節假日主題活動50余場,惠及群眾2萬余人次。三是以賽促讀,以賽促學。舉辦棗莊市第六屆少兒詩詞誦讀大賽,經過組織200余名中小學生報名參加線上預賽,40組晉級選手參加了線下比賽。評選出4組選手,代表我市參加第六屆全省少兒詩詞誦讀大賽并獲得“優秀組織獎”。舉辦了棗莊市第九屆讀書朗誦大賽,42組67名優秀選手參加,大賽共評選出一等獎3組、二等獎9組、三等獎16組、優秀獎14組、優秀組織獎9名,并推薦3組選手代表我市參加第十八屆全省讀書朗誦大賽,并獲得“優秀組織獎”。
(https://mp.weixin.qq.com/s/IAMMAAAvdkfZv6mEpW9u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