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棗解決·棗滿意”訴求辦理指揮中心。 (記者 張孝平 攝)
10月26日,在市“棗解決·棗滿意”訴求辦理指揮中心,墻上的大屏不時更新著數據,一臺臺電腦前,工作人員在緊張而有序地處理各種市民百姓和市場主體訴求。
“黨政領導、中心統籌、條塊協同、市域一體、扁平高效”,市“棗解決·棗滿意”訴求辦理指揮中心打造了現代化的指揮體系,橫向對接市直各部門(單位),縱向統籌區(市)訴求辦理指揮中心、鎮(街)訴求辦理工作辦公室,加強全市數據歸集和研判,解決各類訴求事項,推動訴求辦理落地落實。
“當前我市正聚焦‘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致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迫切需要建立規范高效的訴求辦理聯動機制,實現訴求事項‘多口進、一口出’,著力解決市民百姓急難愁盼和市場主體堵點難點問題,持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笔姓疀Q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市“棗解決·棗滿意”訴求辦理指揮中心負責人杜寶濤介紹。
我市成立“棗解決·棗滿意”工作推進專班,負責整體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專班下設“棗解決·棗滿意”訴求辦理指揮中心。全市“棗解決·棗滿意”平臺共有專職工作人員1225人。
各區(市)和棗莊高新區成立了區(市)級訴求辦理指揮中心;65個鎮(街)均設立訴求辦理工作辦公室;市直和區(市)直部門都建立了工作機構,明確專人負責。全市構建起市、區(市)、鎮(街)、村(居)四級辦理體系構架,開設管理賬號11860個,實現了訴求辦理全市域橫到邊、縱到底。
杜寶濤介紹,市指揮中心將訴求主體分為市民百姓和市場主體兩類,根據“扁平化、集成化”的高效處置機制要求,及時派遣分流到承辦單位。
對市民百姓反映的民生訴求,根據屬地原則,平臺自動派遣至鎮(街),限時跟蹤處理,重大或疑難訴求可以提級辦理;對市場主體反映的訴求,平臺自動派遣至各區(市)指揮中心分流辦理。對一些重點工程、重大項目辦理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進行提級上報,逐項分析研判,確保按時辦結。
根據提報主體實際需求,平臺將訴求分為咨詢類、建議類、問題反映類三類。咨詢類訴求原則上由市指揮中心直接辦理,建議類或問題反映類訴求,由相關承辦單位按權責辦理。咨詢類訴求即接即辦,原則上2小時內答復。
市民百姓建議和問題反映類訴求一般4個工作日內辦結。市場主體建議和問題反映類訴求嚴格落實“2110”工作響應機制,即接到市場主體訴求后承辦單位在2小時內到達現場,特殊情況無法到達的2小時內先取得聯系,全面了解市場主體訴求;1個工作日內向市場主體和平臺反饋辦理意見;10個工作日內解決問題或服務確認。
“平臺的運行機制核心內容包括‘四項流程’閉環處理和‘五項制度’保障運行?!倍艑殱劦馈?/p>
“四項流程”,包括受理交辦、辦理反饋、審核回復、評價考核,涵蓋了8個步驟,從訴求的受理到最后工作成效的考核,做到了全流程閉環管理,保證了訴求的高效辦理。
“五項制度”,包括限時辦理制度、會商研判制度、督辦督查制度、備案辦結制度、分析預警制度。這些制度既考慮到了基層的實際工作,也兼顧了市民群眾和市場主體的訴求辦理情況,能夠充分地保障訴求辦理工作高質高效地開展。 “你看,眼前的這條寬敞暢通的道路,其實之前擁堵不堪?!痹诟咝聟^興城街道安康苑小區東門主干道,興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孔霄對記者說,“一些商販擺攤占道,衛生臟亂差,同時,由于流動攤點的遮擋,汽車通過時駕駛員視野受到限制,也存在著交通安全隱患。”
安康苑群眾在“棗解決·棗滿意”平臺反映了這一問題。興城街道按照“快速響應、高效辦理”原則,迅速召開專項整治工作會議,秉持“小事當成大事辦、民生跟著民聲走”的理念,積極研究解決辦法。他們找準城市管理與百姓生計的平衡點,決定在安康苑東門南30米處建設便民小市場,供流動商販臨時擺攤,劃行入市,讓“煙火氣息”有秩序、更文明。
快速解決市民訴求,為流動攤販“筑巢安家”,將占道經營的“操心事”,變成群眾認可的“暖心事”,贏得了攤販和居民的雙點贊。
山東匯合誠置業公司開發了匯眾云之上項目,在薛城區常莊街道有關部門的推廣宣傳下,公司和項目員工下載了“棗解決·棗滿意”APP,并注冊了賬號。
“企業正好對一些惠企政策了解得不多,通過平臺上傳了一些企業和項目訴求?!睜I銷總監吳曉光回憶道。令他驚喜的是,訴求上傳后,常莊街道第一時間和他們取得了聯系,了解情況,并由經發辦等部門及時給他們解釋了相關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為企業的下步發展提供了相應支持。
“非常感謝‘棗解決·棗滿意’平臺,幫了大忙,我們企業非常滿意!”吳曉光表示,在各級各部門的支持下,云之上項目將確保質量,加快施工,做到房子早交付,業主更滿意。
“棗解決·棗滿意”平臺于9月1日試運行,10月16日正式運行。截至10月26日10:00,共受理訴求16904件,其中,市民群眾訴求15958件,市場主體訴求946件,督辦1074件。按時辦理率98.72%,一次辦結率91.91%,辦理滿意率98.31%。
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解決市民百姓急難愁盼和市場主體堵點難點問題,“棗解決·棗滿意”平臺成為密切黨群干群及政企關系的“連心橋”,為推動實現“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提供堅實保障。(記者 張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