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數說棗莊看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六場,介紹棗莊市2023年前三季度經濟社會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主發布人
邵士官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發布人
岳增波 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局長、市投資促進局局長
劉中波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
杜 軍 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
劉修存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棗莊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錨定“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深入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全力穩增長、促發展、保安全,全市經濟運行繼續保持“穩中有進、持續向好”態勢。16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有14項居全省前10位,其中8項指標居全省前5位,5項指標居全省前3位。
根據市級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市生產總值1690.1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3.27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713.80億元,增長7.7%;第三產業增加值813.05億元,增長5.6%。
一、工業經濟穩健增長,倍增成效持續顯現。前三季度,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7%,高于全省5.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全市工業用電量增長9.2%,居全省第3位。重點行業拉動明顯,計算機通信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制造、酒水飲料、石油煤炭加工、煤炭開采等5個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6.4%、24.2%、22.8%、21.3%、18.1%,合計拉動貢獻率達72.3%。企業對標登高有效推進,前三季度全市有25家工業企業提前實現年度“產值倍增”目標,64家工業企業產值增長100%以上,319家工業企業產值增長14%以上。企業培育效果顯著,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2家、總數達到1087家,新增省瞪羚企業12家、數字經濟“晨星工廠”試點企業71家、“專精特新”企業169家、創新型企業246家。
二、農業供給總體平穩,種植養殖保持穩定。前三季度,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5.26億元,增長4.4%。糧食有望再獲豐收,全市夏糧總產量91.25萬噸,增長1.7%,秋糧預計實現增產。畜牧業形勢好轉,豬牛羊禽肉產量13.97萬噸,增長4.1%,牛奶產量增長4.1%,水產品產量增長8.3%。9月末,生豬存欄增長14.2%,生豬出欄增長3.3%,禽出欄增長6.1%。
三、重點項目強勢發力,有效投資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8%,高于全省2.3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實施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725個,其中工業生產項目442個、占比超過60%。截至9月末262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占年度計劃的92.1%、超序時進度17.1個百分點,108個項目集中竣工。投資結構更趨優化,前三季度工業投資增長14.1%,居全省第7位;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72.2%,居全省第2位;民間投資增長11.1%,民間投資占比達到53%,較上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比重提高幅度居全省第5位。
四、市場銷售趨于活躍,外貿外資固穩提質。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4.9億元,增長11.2%,高于全省3.0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其中,限上單位實現零售額209.3億元,增長15.3%。外貿增勢持續加固,全市貨物進出口實現426.4億元、增長34.3%、居全省第2位,其中,出口完成397.1億元、增長36.1%、居全省第2位,進口完成29.3億元、增長13.4%、居全省第4位。外資結構不斷優化,全市實際使用外資5.78億美元、增長15.3%、居全省第4位,其中,制造業使用外資4.5億美元、增長31.5%、占比77.9%,高技術產業使用外資2.9億美元、占比49.7%。
五、財政金融運轉良好,市場活力持續迸發。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前三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0.6億元,增長7.3%,居全省第6位。其中,稅收收入增長3.8%。金融支持不斷加強,9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2626.4億元,增長14.0%,居全省第4位;存款余額3303.3億元,增長14.2%,居全省第1位。市場活力顯著增強,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四上”企業903家、增長101.5%,凈增“四上”企業812家、增長131.3%。截至9月底,全市新設立市場主體5.4萬戶,增長13.6%,居全省第4位;期末實有市場主體53.0萬戶,增長4.7%,居全省第9位。
六、民生保障更加穩固,居民收入平穩增長。民生保障扎實有效,前三季度全市民生支出210.1億元,增長11.2%,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達到79.2%,較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就業形勢穩定向好,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16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0.81萬人。物價水平低位運行,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2%,漲幅分別低于全國、全省。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44元,增長6.7%,居全省第5位。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46元,增長5.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59元,增長7.4%。
總體來看,前三季度全市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多領域積極因素累積增多,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下一階段,要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棗莊視察并作出重要指示帶來的重大機遇,努力把激發的干勁轉化為推動全市強工興產、工業倍增計劃的實際行動,以只爭朝夕的狀態和雷厲風行的姿態全力抓工業穩增長、抓項目擴投資、抓開放促消費、抓財源保平衡、抓安全優環境,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答記者問
01、中國網記者:從剛剛發布的數據看,前三季度棗莊經濟延續了向好態勢,請問您如何評價當前經濟運行情況?
杜軍:通過剛才的發布,相信大家已經對前三季度全市經濟形勢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總體來看,今年以來棗莊經濟“形”穩“勢”升,經濟增速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加快回升,三季度保持穩定,向好態勢持續鞏固,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對于這份經濟成績單,我想用三句話來認識和解讀。
一是總體增勢“穩”。前三季度,全市生產總值增長6.3%,高于全省0.3個百分點,增幅優勢與上半年持平。三次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第二產業占GDP比重達42.2%,比上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占比達35.5%,提高0.6個百分點,強工興產成效持續顯現。生產端,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0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7%,分別高于全省、全國5.6個、8.7個百分點。需求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8%,分別高于全省、全國2.3個、4.7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2%,分別高于全省、全國3.0個、4.4個百分點。
二是轉換步伐“快”。積極構建“6+3”現代產業體系,產業結構加快升級,前三季度全市規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1.4%,高于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8.7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72.2%,高于全省37.2個百分點;“四新”經濟投資增長13.8%,比上半年提高2.5個百分點,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升級類商品銷售良好,限上新能源汽車實現零售額同比增長71.9%。1-8月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營利性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等高端服務業營業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30.8%、19.2%。
三是發展活力“強”。前三季度,全市工業用電量實現108億千瓦時,增長9.2%,高于全省5.4個百分點;全社會用電量實現159.25億千瓦時,增長7.6%,高于全省2.7個百分點。全市水路客運周轉量增長355%,水路貨運周轉量增長27%,港口吞吐量增長16%。今年以來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批零住餐、服務業、建筑業及房地產等各類“四上”企業合計達到903家,年內新增“四上”企業個數實現了歷史性新突破。
02、大眾日報記者:從剛才的發布看,前三季度,棗莊市經濟繼續呈現回升向好態勢,尤其固定資產投資等指標增速持續居全省前列,對全市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請問棗莊市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劉中波:今年以來,我們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棗莊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深入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加快融入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在政策落實、擴大投資、動能轉換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政策落實精準有效。推動國家穩經濟、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有關政策,省“穩中向好、進中提質”四批政策清單等穩經濟政策落地實施,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和分解落實,推動各項政策直通企業、直達快享,不斷釋放政策紅利。加大政策性資金爭取力度,爭取151個專項債券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專項債券額度首次突破百億、達到113.01億元,78個項目獲得專項債券資金支持;爭取中央、省預算內資金5.78億元,49個項目獲得無償資金支持;累計爭取18個項目獲得35.56億元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支持;爭取發行2支企業債券共9億元。
二是有效投資不斷擴大。始終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穩定經濟運行的主陣地、主抓手,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8%,高于全省、全國2.3個、4.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重點項目扎實推進。深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持續完善謀劃招引、落地建設、要素保障、服務督導體系,236個項目集中開工、108個項目集中竣工,營造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濃厚氛圍。前三季度,全市103個實施類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70.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86.5%,超時間進度11.5個百分點。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工業投資增長14.1%、居全省第7位;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72.2%、高于全省37.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占比12.5%、居全省第6位;民間投資增長11.2%、高于全省7.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占比提高1.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5位。
三是動能轉換不斷深化。優勢產業集聚發展,“匠心棗莊”文化創意、器械裝備產業集群入選2023年度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庫;中材鋰膜、豐元化學、益康藥業3家企業入選2023年度省“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庫。重大平臺支撐增強,國家級創新平臺再獲突破,威智醫藥即將獲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98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棗莊醫院入選第五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棗莊市、滕州市成功列入第四批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重大基礎設施推進有力,棗莊機場、臨滕高速加快建設,濟棗高鐵即將開工,莊里抽水蓄能電站有望年內具備開工條件。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各項決策部署,抓緊抓實各項經濟工作,加力實施工業倍增計劃,扭住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攻堅突破,持續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奮力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加快“強工興產、轉型突圍”作出更大貢獻。
03、魯網記者:請簡單介紹一下全市前三季度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如何?
劉修存:今年以來,全市工信系統認真貫徹全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部署,深入落實市委、市政府實施工業倍增計劃要求,錨定“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任務,突出重點、精準施策,統籌協調、全面發力,全市工業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一是工業生產穩定增長。9月當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居全省第7位,分別高于全國、全省6.9和3.9個百分點。1—9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12.7%,居全省第3位,分別高于全國、全省8.7和5.6個百分點。
二是重點行業支撐有力。1—9月,全市36個行業中26個行業保持增長,行業增長面達到72.2%,其中,計算機設備制造、煤炭、化工、非金屬礦采、焦化5個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6.4%、18.1%、14.5%、100.4%和21.3%,分別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0個、3.3個、2.8個、1.6個和1.3個百分點。
三是先行指標運行良好。前三季度,全市累計工業用電量完成10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2%,排名全省第3位。三季度以來,全市工業用電量每月累計增速均排名全省前3位,對工業經濟增長形成有力支撐。
四是企業培育效果明顯。今年以來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2家,其中月度新增35家,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達到1087家,新增省瞪羚企業12家、“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17家、數字經濟“晨星工廠”試點企業71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69家、創新型中小企業246家。
04、齊魯晚報記者:前三季度,棗莊市外貿、外資、消費持續保持快速增長、走在全省前列,請具體介紹下都作了哪些工作?
岳增波:今年以來,市商務局主動服務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聚焦市委、市政府“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全力以赴穩外貿、穩外資、擴消費、促投資,持續推動“三駕馬車”并駕齊驅“加速跑”,外貿、外資、消費等主要指標量質雙升、保持高位運行、綜合考核走在全省前列,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積極貢獻。
消費方面,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4.9億元,總量居全省第12位;同比增長11.2%,增幅居全省第2位。其中,限上單位零售額209.3億元,同比增長15.3%;網絡零售額128.7億元,同比增長19.4%。主要做好幾項重點工作:一是優政策、辦活動。認真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大力開展“棗莊消費提振年”行動,累計組織發放汽車、餐飲、零售等領域市級消費券1680萬元,合計拉動消費約7億元;累計舉辦汽車嘉年華、直播消費季等大型促消費活動20余場,持續形成消費熱潮。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棗莊時關于“做好品牌、提升品質、延長產業鏈”等重要指示要求,加大石榴產業鏈招商、品牌宣傳推介力度,在全省“好品山東 商行天下”促消費系列活動上全面宣介棗莊石榴,推薦山東美果來食品有限公司入駐首批“好品山東”促消費平臺,邀請山東電視臺來棗拍攝石榴宣傳片,助力“小石榴”成為“大產業”。二是擴主體、促納統。強化對批零住餐企業的常態化聯系走訪,精準幫扶企業“升規納統”,推動商貿市場主體擴容提質。前三季度,全市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業659家、凈增605家,在庫企業達到1529家,占全市新增、凈增“四上”企業總數的比重均超過70%。三是強載體、創品牌。8月份,棗莊成功入選全國第三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棗莊14家企業被評為山東直播電商企業、山東電商云倉,并被納入山東電商生態鏈企業“白名單”,入選企業總數居全省第2位。棗莊10個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鄉鎮商貿中心、農產品商品化處理設施類項目入選2023年度山東省中央財政支持縣域商業建設項目清單。棗莊臺兒莊古城(漁燈巷)入圍第二批山東省老字號集聚區,全省僅3家入圍。
外貿方面,前三季度,全市貨物進出口426.4億元,同比增長34.3%,增幅居全省第2位;其中,出口總額居全省第10位,增幅居全省第2位。主要做好幾項重點工作:一是進一步優化進出口結構。主要市場方面,前三季度全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194.1億元,同比增長33.6%。主要產品方面,前三季度全市機電及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199.9億元,同比增長51.5%。民營企業成為外貿“主力軍”,1-8月份全市民營企業進出口300億元,同比增長25%,占比達78.9%。二是大力助企開拓國際市場。深入實施“境外百展”市場開拓計劃,安排130個線下展會項目,對省級主辦類、市級重點組織類展會所有展位費給予80%補貼。累計組織150余家企業參加廣交會、華交會等60余場境內外重點展會,多元化搶訂單、拓市場。在正在舉辦的第134屆廣交會上,棗莊參展企業63家,幫助企業爭取到118個展位,參展企業和展位數量均創歷史新高。三是加快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圍繞今年5月份省政府印發的《中國(棗莊)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著力推進跨境電商產業園建設,龍工場(魯南)跨境電商園區投入運營,滕州跨境電商產業園試運營,未來易購跨境電商園區主體加快建設。發揮棗莊作為全國二手車出口試點城市優勢,今年以來實現二手車出口1033輛,比去年全年增長195%,取得新突破。
外資方面,前三季度,全市實際使用外資5.78億美元,總量居全省第9位;同比增長15.3%,增幅居全省第4位。其中,制造業使用外資4.5億美元,同比增長31.5%,占比77.9%;高技術產業使用外資2.87億美元,占比49.7%;兩項占比均保持全省前列。主要做好幾項重點工作:一是強化活動招引,穩規模促增量。聚焦日韓、港澳、東南亞等重點國家地區,主動策劃開展境外招商活動,登門拜訪全球名企、500強企業和有關商協會。精心組織參加第三屆儒商大會、2023港澳山東周、第四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等省重大活動,高水平舉辦2023棗莊國際鋰電產業展覽會、石榴產業發展大會,累計簽約美國全球納米USGN食品醫用級納米鈣生產、香港浩遠鋰電新材料等重點外資項目18個。二是強化渠道拓展,挖潛力擴存量。豐富“新打法”,創新通過股權并購、利潤轉增、境外發債等方式利用外資。促成滕州嘉諾電子與全球領先的投資公司—恩偉資本開展股權并購合作,成為全市首個過億美元的股權并購項目;成功破題境外發債融資,推動高新投集團境外子公司發行境外債,回流到賬6878萬美元。今年以來,全市共有12家外資企業完成增資到資,累計到賬外資3.68億美元。三是強化服務保障,優結構提質量。制定出臺重大外資項目獎勵政策實施細則,建立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跨部門協調機制,常態化加強對制造業、高技術產業等重點外資企業的聯系走訪、跟蹤服務、要素保障,累計協調解決外資企業生產、經營等方面問題11個。發揮開發區開放“主陣地”作用,前三季度全市各開發區實際使用外資5.65億美元,同比增長19.6%,占全市實際使用外資的比重為97.8%,其中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實際使用外資均超過1億美元。
(https://mp.weixin.qq.com/s/Ad9n6n5avDzgbzc-Wufi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