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慶祝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棗莊市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市農業農村局圍繞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農業轉型發展示范樣板”的目標定位,扎實做好農業穩生產、高質量發展等各項工作,農業生產呈現“穩中提質、持續向好”的勢頭。
夏糧喜獲豐收。2023年全市夏糧面積210.37萬畝,總產量91.25萬噸,單產433.74公斤/畝。夏糧面積、總產量、單產不僅均較上年增長,實現了“三增”,而且總產量、單產均創近17年來的新高,夏糧總產量、單產增長幅度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分別位列全省第6位、第5位。
秋糧豐收在望。目前,全市秋糧已陸續收獲,預計全市秋糧總產可達96萬噸以上,有望再奪秋糧乃至全年的糧食豐收。
“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今年以來,全市新增畜禽養殖大棚2萬平方米、新增水產工廠化養殖面積1萬平方米,新增9處省、市級智慧牧業、智慧漁業應用基地。生豬生產基礎更加穩固,保供能力顯著提升,今年以來,全市新增2處能繁母豬繁育場,能繁母豬存欄量達到5.23萬頭,完成省里下達保有量任務的110%。全市水產品產量達到3192噸,同比增長7.69%,增幅居全省前列。合理組織蔬菜種植,及早做好惡劣天氣和病蟲害監測預防。旺達、山亭彼德利、泓安等蔬菜種子種苗企業穩定生產供應,臺兒莊區等地積極發展“按揭農業”,有效提升了設施蔬菜發展水平,促進了全市蔬菜形勢穩中向好。上半年,全市蔬菜產量達285萬噸。
高質高效農業加快發展。全面實施農業產業強鏈行動,圍繞我市農業資源稟賦和優勢特色,按照“一村一品、一縣域一特色”的發展思路,重點打造滕州馬鈴薯、嶧城石榴、城頭豆制品加工、中國獸藥谷等優勢突出、特色鮮明、上中下游相互承接的產業集群。大力實施農業產業數字賦能行動,積極推進數字農業、智慧農業建設,構建鄉村產業大腦,推動農業產業數字化,強化馬鈴薯、石榴、火櫻桃等單品種全產業鏈數字化建設,為鄉村產業振興插上“數字翅膀”。
綠色低碳農業卓有成效。推廣水肥一體化面積37.3萬畝,化肥、農藥使用減量幅度始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的區(市)被列為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推進縣,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60.9%,高于全省8.2個百分點。創新實施“山水林田大會戰”,2021年以來植樹造林4.3萬畝,治理河道57條、山體55處,建設高標準農田42萬畝。通過控增量、挖存量、促集約,實現耕地數量、質量雙提升。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219萬畝。368家規模養殖場全部完成糞污處理設施配建。建設了國內首個獸用生物藥品園區—中國獸藥谷,為發展綠色畜禽業搭建了高端科研生產平臺。 (記者 王龍飛)
(http://www.632news.com/zznews/content/2023-10/18/content_6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