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過家鄉水,最親莫過故鄉人,家鄉是游子永遠的牽掛。中秋恰逢國慶,在棗莊籍老鄉回鄉探親之際,棗莊市新聞傳媒中心組織推出“故鄉明月·游子回鄉話發展”融媒采訪活動并開設專欄,看家鄉新貌、敘鄉情鄉誼、謀合心合力、話發展愿景。
9月27日,農歷八月十三,在市中區棗莊街的原香清真糕點鋪門口,人們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陳燕正將做好的月餅用油紙包起來,再用紙繩捆扎好,遞到顧客手中。顧客邢先生接過月餅,高興地說:“我排了快一個小時的隊了,就想吃她家的酥皮五仁月餅。每年中秋節我都會來她家買月餅,吃起來還是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p>
正打包月餅的陳燕五天前剛從上海回來,別看是個80后,可她已經在上海漂泊了近20年。回到棗莊老家,脫下西裝,穿上圍裙,她迅速進入狀態,手法熟練。“家里開這糕點鋪已經十幾年了,月餅是我們的主打產品。它包裝簡單,但真材實料,每年中秋節都有很多人來排隊買月餅。今年的月餅需求量尤其大,一天能賣出一千斤左右?!标愌嗾f,“別看這小小的一個月餅,要經過和面、搟皮、和餡、包餡、烘烤等多道工序。店里忙不過來,我們姐弟三人就會一起上陣。今年,我特地請了年休假,從上海回來幫忙?!?/p>
說起在上海的生活,陳燕回憶道:“2004年,我畢業后就去了上海工作,到現在已經19年了?!痹谏虾#龅氖峭赓Q出口工作,將五金工具出口歐美,如今已成為了一名資深采購。經過努力,她在上海買了房子,工作之余還喜歡去國內外旅游。雖然事業有成,但是長期一個人的生活,她總是覺得孤單乏味。“大城市雖然發達,但總是覺得少了點煙火氣。而棗莊就不一樣了,每次一回到家里,家鄉的親切感便撲面而來,吃上了惦念已久的辣子雞、羊肉湯、菜煎餅,還有嶧城的大石榴,幸福感滿滿。家鄉民風淳樸,煙火氣濃厚,是很多大城市不能比的。近幾年,棗莊在保留這些優點的前提下,又發生了很多好的變化?!标愌嗾f。
談到變化,陳燕滔滔不絕:“棗莊這幾年發展得越來越好,作為北方鋰電名城,名聲響亮。我在上海做外貿經常見到棗莊生產的鋰電池。我們的城市環境經過建設和改造也更加漂亮整潔,適宜人居,很多地方完全不輸大城市。就拿咱棗莊街來說,以前這里的道路坑坑洼洼,衛生狀況也不理想,但是經過改造提升,現在變得干凈寬敞,成了棗莊的網紅景點。我曾去過很多城市旅游,但轉來轉去,還是家鄉最好。和同事說起自己家鄉的時候,我會很驕傲地告訴他們我來自棗莊,會向他們推薦家鄉的美景和美食,還會把家里的月餅帶給他們?!?/p>
傍晚時分,陳燕和家人坐在一起做月餅,大家分工有序,忙而不亂。“中秋是團圓的節日,現在我和家人在一起,心里很是溫暖。明年,我們準備再增加人手,增加烤箱。我們的小家連同棗莊這個大家,甚至整個國家都在日新月異地發展,讓我覺得日子有奔頭,干勁十足,相信一切都會越來越好。”陳燕笑著說。記者:楊曉斐 甄宗奎
(http://www.zzrbw.com/zzrbPaper/PC/layout/202309/29/node_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