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早上,雨后空氣清新,涼爽宜人。市政廣場上,佩戴大紅花的黃色嶄新校車整齊地一字排開,煞是壯觀。
適逢碩果累累、豐收在望的金秋時節,我市新校車集中發車儀式在這里隆重舉行。
校車服務工作事關廣大中小學生安全出行,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幸福和安寧。推進校車運營改革、更好滿足學生交通需求是全市一項重點惠民工程,也是服務學生、普惠家長的重大民生改革。
“特別是對于農村和偏遠地區來說,提供校車服務更為必要,有利于解決學生乘車難問題,安全快捷地把孩子送到學校和家中,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市交運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聶存明說。
市委市政府切實關注群眾需求,今年以來,圍繞保障學生“上好學”“好上學”,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在滕州市、嶧城區先行試點開展了校車公司化運營服務,積極探索符合我市實際的校車服務保障模式。
這次,市交運投資集團一次性投資2000余萬元,購置了50輛宇通專用校車,進一步擴大了校車服務的范圍,豐富了行車線路,為廣大家長和學生們送去了喜訊。
記者了解到,這次投入使用的校車,涉及山亭區、薛城區、市中區、嶧城區、臺兒莊區,在山亭區開通了水泉鎮中心校—張山頭村線、城頭鎮中心小學—卞莊村線、店子鎮中心小學—石咀子村線等34條線路,在市中區開通了永安鎮中學—夏莊村線、渴口鎮中學—胡埠村線、孟莊鎮中學—沈橋村線等13條線路,極大方便了沿線學生。
既要安全,也要舒適,讓廣大學生和家長滿意,考驗著校車服務方的智慧和擔當。
“作為市屬一級國企,我們把提升校車服務水平作為履行社會責任、彰顯國企擔當的頭等大事,系統謀劃、精心組織,著力構建了‘五個一’運行體系,即:建設一支專業化的運營隊伍、配置一批溫馨化的隨車裝備、搭建一個智能化的監管平臺、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服務體系、完善一項實用化的考核機制,傾力打造‘交運校車、好運平安’服務品牌。”聶存明介紹。
在公交集團智慧調度指揮中心,記者看到,棗莊校車智慧監管平臺上,學生上下車信息、車輛實時位置信息、駕駛員行為監測等,清晰明了。
市交運投資集團總工程師、公交集團執行董事王海濤介紹:“平臺分為監管端、校企端、家長端、照管員端四個模塊,對車輛進行全過程、全天候監管,對學生等車、上車、下車進行閉環式管理,對駕駛員不良駕駛行為及時預警提醒,實現精準定位保行程安全、全時監控保學生安全、智慧監管保行駛安全。”
市交運投資集團還在每輛車上除了司機以外,安排了一名照管員,負責照顧孩子上下車,并開設了“校車移動課堂”。校車照管員劉艷華介紹:“利用乘車時間,我給同學們講述國學、科學、文學、生活等方面的知識,比如《文明禮儀》課,我會領讀《文明禮儀詩歌》,延展講述孔融讓梨故事,開展互動活動等。”
校車服務給廣大學生和家長帶來了便利。徐麗家住嶧城區榴園鎮后湖村,兒子在嶧城區青檀中學上初一,路程有十多里,以前都是奶奶接送,路上安全和到校時間經常讓她牽掛。后來孩子坐上了2號線校車,就是晚自習放學后,她也安心了:“早晚都有校車接送,安全有保障,照管員也細致負責,我們做家長的,確實少了一塊心病。”
據了解,全市共投入2486萬元,新購置校車70輛、開通線路86條,累計開通運營校車187輛,滿足了1.4萬名學生上下學的交通需求。(棗莊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張孝平 王龍飛)
(https://mp.weixin.qq.com/s/OX7GlRk-TkL3lN5a7JpA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