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數說棗莊看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介紹棗莊市2023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主發布人
邵士官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發布人
劉中波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
杜 軍 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
劉修存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郭立波 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全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錨定“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大力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全市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質效雙優的良好態勢。16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有15項居全省前10位,其中11項指標居全省前5位,7項指標居全省前3位,2項指標居全省第1位,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
根據市級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1055.6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6.10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431.55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508.02億元,增長5.8%。
一、工業倍增有效實施,工業經濟增勢良好。工業經濟加力提速,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8%,高于全省6.9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位;全市工業用電量完成68.5億千瓦時,增長8.9%,居全省第4位。重點行業支撐有力,36個行業中24個行業保持增長,行業增長面達到66.7%。企業對標登高勢頭良好,上半年63家規上工業企業產值增長100%以上,4家企業提前實現年度“產值倍增”目標。上半年,全市完成“個轉企”2547家,新增“四上”企業422家、增長16.9%。新設立市場主體3.4萬家,增長9.3%,居全省第2位,其中新登記企業1.4萬家、增長19.1%。
二、農業供給總體平穩,糧食安全保障有力。上半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205億元,增長3.4%。夏糧生產豐收,小麥播種面積211萬畝、夏糧總產量90萬噸以上,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72.4萬畝,產量285.4萬噸、增長3.3%。畜牧業平穩增長,豬牛羊出欄量分別達到61.9萬頭、2.5萬頭、47.1萬頭,家禽出欄2074.9萬只。全市漁業產量2.9萬噸,增長5.0%。
三、項目建設加力提速,有效投資持續擴大。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1%,高于全省6.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位。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總投資1386億元的136個項目集中開工,上半年260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31.1億元,占年度計劃的67.8%,超時間進度17.8個百分點;54個專項債券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完成投資61.3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63.5%,超時間進度13.5個百分點。投資結構更趨優化,上半年全市工業投資增長14.8%,高于全省3.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7位;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0.9%,高于全省63.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高技術產業投資占比12.3%,居全省第6位;民間投資增長14.8%,居全省第1位;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9.6%,居全省第2位。
四、消費需求持續恢復,對經濟增長拉動增強。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4.5億元,增長12.8%,高于全省3.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大宗消費支撐有力,上半年累計組織發放消費券1480萬元,合計拉動消費約5.5億元。限上汽車、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分別增長11.6%、14.8%,高于全省5.8個、3.7個百分點。限上糧油食品、日用品和飲料等基本生活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4.8%、30.1%和47%,限上化妝品、服裝鞋帽紡織品和通訊器材等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86.1%、18.0%和16.4%。文旅消費全面回升,全市14家重點監測景區共接待游客1193萬人次、實現營收2億元。新建商品房網簽成交面積267.4萬平米,增長3.3%。
五、貨物進出口快速增長,利用外資水平提升。上半年全市貨物進出口實現241.4億元,增長31.1%,高于全省29.3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4.7億美元、增長10.5%、居全省第4位,其中,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3.7億美元、增長18.6%,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2.8億美元、占比達59.3%。
六、財政金融運轉良好,服務保障能力穩步提升。財政收入穩步增長,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7.1億元,增長7.7%,居全省第3位。其中,稅收收入完成66.8億元,增長6.6%,居全省第10位。金融信貸支撐有力,截至6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2557.7億元,增長14.6%,居全省第3位。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240.6億元,增長12.1%,居全省第5位。重點領域信貸保障有力,鋰電產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分別增長30.8%、30.5%。
七、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民生福祉不斷增強。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居全省第1位,其中城鎮、農村分別增長6.1%、7.8%,居全省第1、第3位。城鎮新增就業2.3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65.1%,城鎮調查失業率低于年度控制目標。物價水平低位運行,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1%,漲幅分別低于全國、全省0.6個、0.4個百分點。社會保障鞏固加強,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到77.6%。
從上半年指標看,全市經濟發展質量和增速均取得良好成效。下一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不動搖,以更強擔當投身工業倍增大局, 以更大力度夯實有效投資支撐, 以更實舉措促進擴大消費, 以更強措施穩固外貿向好態勢,以更嚴監管防范重點領域風險, 以更優機制激發干事創業活力,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力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
答記者問
01、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從剛剛發布的數據看,上半年棗莊經濟運行持續向好,請分析一下全市經濟發展有哪些特點?
杜軍: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全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縱深推進“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實施工業倍增計劃,扎實做好穩增長、促消費、保民生各項工作,全市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生產供給不斷增加,市場需求逐步恢復,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發展質量繼續提高,主要表現出四個特點:
一是供需兩端協同發力。上半年全市GDP增長6.5%,高于全省、全國0.3個、1.0個百分點,較一季度、上年全年分別提高1.0個、2.0個百分點。從生產端看,農業生產保持平穩,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4%,夏糧生產實現豐收,主要農產品供給充足。工業生產加快,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8%,高于全省、全國6.9個、10.0個百分點。從需求端看,投資保持快速增長,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1%,高于全省、全國6.6個、8.3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消費市場回暖向好,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8%,高于全省、全國3.7個、4.6個百分點。貨物出口增勢良好,全市貨物出口增長31.8%,高于全省、全國29.9個、28.1個百分點。
二是動能轉換步伐加快。上半年規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8.3%,高于全市24.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0.9%,較一季度加快15.1個百分點,較上年全年加快58.6個百分點。升級類商品保持向好,限上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1.6%,比1-5月提高2.0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83.2%。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營利性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等高端服務業1-5月營業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46.0%、17.9%。今年以來全市累計新增“四上”企業422家,增長16.9%;其中,工業企業67家,批零住餐企業271家,服務業企業50家,建筑業及房地產企業34家。
三是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從產業結構看,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為15.8%,較一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較2022年提高4.0個百分點。從投資結構看,“四新”經濟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達到42.1%;高技術產業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12.3%,高于全省1.0個百分點,居全省第6位。從能源結構看,上半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6.5%,占全部發電量的21.6%。
四是民生保障有效加強。上半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28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0.66萬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0元,增長7.0%,高于全省0.8個百分點。城鄉居民穩定增收,城鄉收入之比較上年同期縮小0.03。民生投入持續加大,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1%,保持溫和上漲水平。
02、大眾日報記者:今年上半年,棗莊經濟呈現加快恢復的良好態勢,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等多項指標在全省穩居前列,能不能請劉主任介紹一下,我們都做了哪些工作推進經濟發展?
劉中波: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搶抓疫后復蘇的“關鍵期”“黃金期”,圍繞“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深入實施工業倍增計劃,緊盯經濟運行薄弱領域和關鍵環節,疏通堵點、攻克難點,統籌推進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順利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經濟運行“穩中有進、質效雙優”,在加快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中貢獻了棗莊力量。
一是突出精準施策,著力保障經濟平穩運行。強化運行監測調節,緊盯重點行業、企業、指標運行情況,加強形勢分析研判,精準靶向施策,上半年,GDP完成1055.67億元,增長6.5%,分別高于全省、全國0.3個、1個百分點;市里確定三套目標的11項指標,7項完成奮斗目標、2項完成工作目標、1項完成計劃目標。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匠心棗莊”文化創意、器械裝備2個產業集群入選2023年度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中材鋰膜、豐元化學、益康藥業3家企業入選產業集群領軍企業。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棗莊醫院入選第五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名單。加快政策落地實施,推動國家穩經濟有關政策、省“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等政策落地實施,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和分解落實,推動各項政策直通企業、直達快享,不斷釋放政策紅利。
二是優化服務水平,加力提速重點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不斷深化,27位市級領導、79個部門單位80名項目專員深入項目一線開展幫包服務工作;進一步優化重大項目建設聯席會議機制,實施“小問題大麻煩”集中攻堅突破行動,為臺陽儲能、博雷頓新能源汽車、中科智能電氣產業園等54個項目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困難問題77個。項目建設有序推進,總投資1386億元的136個項目集中開工,泉為新能源二期、莊里抽水蓄能電站等一批鋰電新能源和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欣旺達、創普斯正極材料、豐源燃氣輪機等一批重點項目竣工(或部分竣工),莊里抽水蓄能電站移民大綱獲得省政府批復。260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31.1億元,占年度計劃的67.8%,超時間進度17.8個百分點。抓緊抓實謀劃儲備,圍繞六大先進制造業延鏈補鏈產業生態打造等重點領域,全面提升項目推動落地能力。謀劃推進兗礦魯化綠色低碳高端化工新材料一體化、十電、八一35超超臨界機組、齊陶路改建等一批重大工程項目;有序開展省市區三級重點項目中期調整工作,調整后,凈增省市重點項目36個、增長13.85%,總投資、年度計劃投資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7%和28.7%。
三是搶抓政策機遇,全力以赴擴大有效投資。爭取國家資源枯竭城市財政轉移支付資金4.55億元。151個專項債券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為54個項目爭取63.9億元專項債券資金支持;6月底,項目已全部開工,完成投資61.3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63.52%,超時間進度13.52個百分點。爭取113個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獲得10.19億元貸款投放支持;支持滕州建設開發公司發行企業債券5億元。爭取34個項目獲得2.55億元中央、省預算內資金支持。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1%、高于全省6.6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1位,其中民間投資增長14.8%、居全省第1位,占比提高1.2個百分點、提高幅度居全省第2位;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0.9%、居全省第2位,占比12.3%、居全省第6位。
我們將牢固樹立“領先、爭先、率先”意識,以更大力度抓緊抓實經濟工作,加力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奮力推動國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31條”、促進民間投資“17條”等政策落地落實,拼搏三季度、決勝下半年,為實現“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03、魯網記者: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化強工興產實施工業倍增戰略部署,全市上下備受鼓舞、干勁十足,請問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怎么樣?
劉修存:全市深化強工興產實施工業倍增動員大會召開以來,全市上下錨定“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大力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工業經濟呈現穩步回升、持續向好態勢。
一是工業生產較快增長。6月份,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2%,高于全省平均5.7個百分點,排名全省第6位;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13.8%,高于全省平均6.9個百分點,排名全省第1位;全市36個行業大類中24個行業保持增長,增長面達66.7%,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9%。二季度以來,我市累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均排名全省第1位。
二是工業項目建設加速。全力推動省市重點工業項目和工業技改項目加快建設進度,對年內新增產值過億元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實施專員幫包,泉為新能源、吉利欣旺達、欣旺達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陸續建成投產,今年以來實現月度升規企業20家,持續帶動工業投資穩定增長。上半年,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4.8%,高于全省平均3.7個百分點,排名全省第7位。
三是先行指標支撐有力。6月份,全市工業用電量完成1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7%,排名全省第2位。上半年,全市累計工業用電量完成6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排名全省第4位,二季度以來,全市工業用電量月度累計增速均排名全省前5位,對工業經濟增長形成有力支撐。
04、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上半年,棗莊市外貿、外資、消費持續保持向好態勢、走在全省前列,請具體介紹下都開展了哪些工作?
郭立波:今年以來,市商務局聚焦市委、市政府“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全力以赴穩外貿、穩外資、擴消費,精準施策挖潛力、激活力、增動力,三項主要指標保持向好態勢、增幅走在全省前列。
消費方面,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24.5億元,居全省第12位;同比增長12.8%,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3.7個百分點。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實國家、省促消費工作部署,出臺《棗莊市激發活力提振消費政策措施》(棗政辦發〔2023〕4號),圍繞提振擴大商貿消費等3個方面制定13項措施,上半年累計組織發放惠民消費券1480萬元,其中,汽車消費券1000萬元,餐飲、零售消費券480萬元,合計拉動消費約5.5億元。二是開展“棗莊消費提振年”行動。上半年,市、區(市)累計舉辦山東省二手車消費節、“迎春消費季”暨“春暖棗惠購”等線上線下大型促消費活動16場,涵蓋汽車家電、名優特新、餐飲美食等重點板塊,參與促銷的企業、商戶超過1000家,持續形成消費新熱潮。三是幫扶推動企業“升規納統”。聯合統計、稅務等部門及區(市)對批零住餐企業開展經常走訪、精準幫包,建立“準限上”企業培育庫,對2022年度符合條件的161家“達限”零售住餐企業兌現獎勵805萬元。上半年,全市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業271家,占全市新增“四上”企業數量的64.2%;凈增217家,占全市凈增“四上”企業數量的65.6%。
外貿方面,上半年,全市貨物進出口實現241.4億元,同比增長31.1%,出口、進口分別同比增長31.8%、24.7%,三項增幅均居全省第2位。一是推動進出口結構不斷優化。主要市場方面,上半年全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109.1億元,同比增長34.7%;主要產品方面,上半年全市機電及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118.8億元,同比增長50.4%。二是開拓國際市場開拓成效明顯。制定并實施“境外百展”市場開拓計劃,安排130個線下展會項目,對省級主辦類、市級重點組織類展會所有展位費給予80%補貼。今年以來,累計組織130余家企業參加第133屆廣交會等54場境內外重點展會,多元化搶訂單、拓市場。如在廣交會上,我市參展企業58家,幫助爭取到90個展位,參展企業和展位數量均創歷史新高。三是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5月份,省政府正式印發《中國(棗莊)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圍繞推進綜試區建設,龍工場(魯南)跨境電商園區投入運營,叁時叁刻跨境電商產業園簽約落地,未來易購跨境電商園區主體加快建設。棗莊作為全國二手車出口試點城市,上半年實現二手車出口477輛,比去年全年增長36.3%,取得新突破。
外資方面,上半年,全市實際使用外資47372萬美元,居全省第8位;同比增長10.49%,居全省第4位。其中,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36496萬美元,同比增長18.61%,占比77.04%;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28087萬美元,占比59.29%。一是借勢開展招商活動引外資。精心組織參加第三屆儒商大會、2023港澳山東周等重大活動,智能終端產業鏈等4個外資項目在省里舉辦的推介會上實現集中簽約,一批內外資優質項目在棗莊配套舉辦的招商活動中實現簽約。二是幫扶重點外資企業促增資。對有到資計劃、有留存利潤外資企業聯系走訪、深入挖潛,芯恒光科技、睿達潤澤半導體等制造業、高技術產業項目(企業)持續到資,華潤三九、大唐(滕州)新能源、中廣核、北控水務、華電新能源等國企央企上半年累計到資3300萬美元。聯合8部門出臺《棗莊市重大外資項目獎勵政策實施細則》,對符合全市產業發展導向且具有一定規模的新設實體制造業外資(含增資)項目給予投資獎勵,更大力度吸引外資。三是創新利用外資方式拓渠道。推動嘉諾電子與全球領先的投資公司-恩偉資本開展股權并購合作,是全市第一個超過1億美元的股權并購項目,實現了利用外資新突破;指導聯合王晁水泥通過“債轉股”到賬1000萬美元。
(https://mp.weixin.qq.com/s/IQ3OE1qTKZdPAIZVPzzR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