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薛城區沙溝鎮堅持黨建引領,扎實推進工作落實,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提升鄉風文明水平,奮力開創紅色黨建引領,美德信用賦能,暖心惠民服務的鄉村治理新路徑。
信用檔案,黨建引領“建”起來。在郭洼村、張莊村建立“信用檔案”,成立信用工作領導小組和信用議事會,配備10-15名信息采集員,按照“征集—認定—記錄—公示”的程序,客觀公正地征集和使用信用信息。將村規民約升級為信用積分管理辦法,每一項都量化賦分,并建立一整套信用信息采集、議事、公示工作流程。檔案內容分為志愿服務、人居環境整治、暖心食堂服務、拾金不昧等部分,實行量化計分制,參加一次活動計0.5分,每季度進行一次統計,得分匯總表和評分過程全部上墻公示,及時公開村民信用情況,讓評分人有底氣,丟分人心里服氣。
信用積分,文明鄉風“樹”起來。推行社會治理誠信積分制,通過給信用戶考核打分,量化村民參與人居環境、移風易俗、社會治安、公益事業的成果,有效引導村民參與村級發展和事務管理,催開鄉風文明之花。郭洼村、張莊村以“信用”為推手,打造“信用+志愿服務”,將志愿服務納入信用評價體系并記錄在案,實施加權賦分,為群眾在支持公益事業、環境治理和扶危助困等活動中賦予一定的信用加分,提升信用等級。郭洼村、張莊村今年以來共發放信用積分1200分、1000分,以此加大志愿服務的正向激勵,激發群眾參與志愿活動的積極性與持續性。
信用超市,誠信價值“用”起來。沙溝鎮率先在郭洼村成立全市第一家信用超市,并持續打造張莊村美德信用超市。村民每一季度可根據信用積分在超市內兌換牙膏、香皂等日常生活用品,實現以行動換積分、以積分兌物品、以物品轉習慣、以習慣化新風。以此激勵村民支持村“兩委”工作、參與環境整治、爭做好人好事等,提高村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讓村民可以憑借信用積分去享受相應服務,讓信用有形、美德有價、德者有“得”,實現美德信用的雙向奔赴。(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環澤 通訊員 陳永 王璐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