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二場,介紹棗莊市文聯“以文藝之美 文藝擔當助力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人
秦志東 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一級調研員
崔清平 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
甘 真 市文聯主席團委員、市文藝事業發展中心主任
王 忠 市文聯主席團委員、市作協主席
今年以來,市文聯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文聯第十一屆全委會第三次會議精神這條主線,立足服務全市“強工興產 轉型突圍”戰略中心大局,充分發揮文聯工作特色和“兩個優勢”,堅持“文藝為民”,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創作,切實履行文聯的基本職能,聚焦文聯工作目標,營造“同愛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氛圍”,凝聚文藝力量,為家鄉繁榮高質量發展助力添彩。下面,我就有關情況進行集中發布。
一、聚焦“做人的工作”,推動文藝人才隊伍發展。市文聯牢牢把握“做人的工作”,持續加強理論武裝,不斷強化捍衛“兩個確立”的政治自覺,以文學藝術的方式詮釋了“轉作風 抓落實”,團結引導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夯實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牢固根基,打造“德藝雙馨”最美文藝家隊伍。一是筑牢“關鍵少數”信仰之基。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省市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作為黨組及各級領導干部重點學習內容,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二是加強對各類文藝人才的培養,定期舉辦“棗莊文藝大講堂”。去年至今邀請國內多位文藝名家開展了題為《高揚文藝的人民性 把好文藝評論的方向盤》、《突出學思踐悟,強化使命擔當,推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新時代文學如何書寫新時代》等多場講座,講座結合文聯的實際工作,對文藝精品創作、機關黨建工作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指導性意見建議。為了培養我市青年文藝骨干,繼去年成功舉辦了“棗莊市首屆青年美術骨干花鳥畫培訓班”后,今年5月20日,又成功舉辦了第二屆“棗莊市青年美術骨干花鳥畫公益培訓班”,培訓班旨在培養我市優秀中青年美術人才、推動我市美術事業持續發展,截止現在公益授課已達近300個學時。三是凝心聚力,推動文藝精品創作。抗擊疫情期間,市文聯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發揮文藝特長和優勢,積極開展主題創作,在“棗莊文藝”微信公眾號先后展播2021原創作品七類50余件,2022年創作十二類作品260余件。棗莊戰疫文藝精品創作的經驗做法被新華社客戶端、《人民日報》客戶端、《文藝報》頭版、《大眾日報》和《大眾日報》客戶端等媒體多次刊文介紹。
二、聚焦文藝服務人民,推動文藝服務大局發展。市文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二為”方向,牢固樹立與棗莊發展相符合、與群眾呼聲相一致的發展意識,主動與地方經濟社會融合。一是持續推進文藝宣傳小分隊深入基層一線,以文藝形式宣傳我市“強工興產 轉型突圍”行動。市文聯向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發出倡議,號召文藝家們在搞好創作、服務好社會和群眾的同時,踴躍投入到攻堅突破行動中,助推我市工業發展、產業興盛,貢獻文藝界的智慧和力量。去年以來,先后組織市書法家協會、市美術家協會開展棗莊文藝界助力“工業強市、產業興市”三年攻堅突破行動書畫筆會,包括兩協會主席、副主席在內共14位國家級會員精心創作書畫精品70余幅,全部捐贈給市委、市政府及市直有關部門,作為招商禮品。截至目前,文聯累計組織相關主題活動二十余次,先后創作有關棗莊城市建設題材的文學、書畫、音樂、戲劇、曲藝等作品1000余件。二是組織文藝骨干,將學習采風創作活動引向深入。去年10月組織文藝家開展 “工業強市 產業興市”“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創作采風活動,今年4月19日至22日,又首次組織棗莊作家赴外地舉辦 “長河文韻一線牽”運河文化采風創作活動,通過作家的視角,用文學作品和光影記憶展示我市實施“工業強市 產業興市”戰略以來取得的各項成就,助力鄉村振興,為我市中心大局工作助力添彩。三是扎實開展黃河大集“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到人民中去”棗莊文藝家志愿服務行等主題實踐活動,在元旦、春節、“5·23”中國文藝志愿服務日等時間節點組織我市文藝家走進企業、走進校園、走進街道、社區等地,完成文藝志愿服務60余次,為群眾寫春聯、送福字、送演出、拍全家福,贈送書畫攝影作品1000余幅,參加活動的藝術家累計達 800 余人次,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幸福感。
三、聚焦講好棗莊故事,推動特色文藝活動發展。市文聯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牢牢把握“兩個優勢”,著力講好棗莊故事。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組織系列專題文藝活動。4月9日在棗莊傳媒大廈舉辦“禮贊新時代 奮進新征程—2023棗莊之春交響音樂會”,市主要領導出席并觀看演出,來自市直有關單位、棗莊學院等群眾代表800余人觀看了演出;5月17日在市博物館(西館)舉辦“禮贊新時代 奮進新征程2023年棗莊市藝術大展”,本次展覽共展作品100余件,涵蓋美術、書法、攝影等藝術門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下簡稱“兩創”)方針,深刻揭示了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積極回應了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盼。堅持“兩創”方針,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關鍵是找對路徑和方法。為了進一步挖掘棗莊傳統文化精髓,打造棗莊文化名片,提升棗莊知名度、美譽度,市文聯在市政協的指導下,積極推進以“棗莊人文歷史、風光名勝、風土人情”為題材“畫里棗莊”美術創作工程,計劃創作60—100幅展現棗莊市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和新時代精神風貌的美術精品。去年9月進行了創作工程簽約儀式,今年3月18日、5月19日、5月25日分別召開了美術創作論證會、題材研討會、創作推進會,各類作品正在積極創作中。
答記者問
01、大眾網記者:近年來,圍繞“聚焦講好棗莊故事、傳播棗莊聲音”,市文聯還做了哪些工作?
崔清平:近年來,市文聯服務中心大局,不斷挖掘文藝資源,加強文藝交流,用心用情用力講好棗莊故事,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我市新時代精神風貌。
一是組織開展主題創作采風活動。去年以來市文聯組織重點作家、詩詞聯賦家、攝影家一行二十余人深入全市重點工業項目、鄉村振興示范點,開展“工業強市 產業興市”“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文藝采風活動,用文學作品和光影記憶展示近年來我市實施“工業強市 產業興市”戰略等方面所取得的各項成就,講述棗莊故事。今年4月組織棗莊作家赴外市開展 “長河文韻一線牽”運河文化采風創作活動,通過作家的視角,展示我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的各項成就,同時加強與兄弟市文聯的交流學習。采風活動結束后,優秀作品在省、市各級媒體大力宣傳,提升了棗莊城市形象,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二是加強交流研究合作。去年11月,棗莊市文聯與徐州、淮北、菏澤、濟寧、臨沂等10個市的文聯共同成立了“淮海經濟區文藝聯盟”,簽署了《“淮海經濟區文藝聯盟”協議書》,通過了《“淮海經濟區文藝聯盟”宣言》。聯盟的成立,打造了區域一體文化文藝展示平臺、創作平臺、研究平臺和交流平臺,進一步推動了淮海經濟區文藝資源的挖掘和利用,實現了優勢互補,加強了棗莊與聯盟城市的深層次文藝交流,提升了棗莊文藝的綜合影響力。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加強區域間學術交流,棗莊市文聯、棗莊市書法家協會,臨沂市文聯、臨沂市書法家協會共同在臨沂市美術館舉辦了“如火烈烈-五月書會大篆專題學術展”,展覽共展出90余件作品,主要為甲骨文、金文書法作品。兩市書法界人士、各界群眾200余人參觀了展覽,本次書法展以書法藝術的形式展現了棗莊、臨沂兩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促進了地區間的文化藝術交流。
三是開展主題征文大賽活動。為呈現棗莊歷史文化風貌的魅力、展示新時代奮斗者的風采、狀寫棗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新成就,棗莊市文聯開展了主題征文大賽活動。大賽面向全市作家及文學愛好者,征文作品要體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生活,從社會發展、城鄉變化、風物人情、人民生活變遷等不同視角,講好棗莊故事,傳播棗莊聲音。大賽從5月23日起至9月30日截止,屆時市文聯將組織相關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評選,獲獎作品將擇優結集出版。
02、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剛才在材料中提到“畫里棗莊”美術創作工程,您能詳細的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工程嗎?
圖片
甘真:“畫里棗莊”是近年來市文聯在市政協指導下以專項工程推進的重點文化創作工程,主要是想通過美術這一獨特視角更直觀地展現棗莊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和時代風貌,這不僅開創了我市藝術創作的新局面,提高了棗莊藝術影響力,更對打造棗莊文化名片、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具有重要意義。
“畫里棗莊”項目選題立足我市歷史長河中的重大事件以及風景名勝、鄉土風俗為創作素材,選題方向清晰,創作陣容強大,從項目立項到選題征集、組織創作,我們都做了大量全面、細致的工作,項目方案制定嚴謹、細致、規范,組織論證把關嚴格,為藝術家們全身心投入創作提供了堅實有力保障。3月18日,“畫里棗莊”美術創作工程論證會議在臺兒莊召開,我省美術大家齊聚棗莊,通過專家組成員與創作人員交流論證、精誠合作,進一步推動了這一文化工程落實落地。5月19日上午,“畫里棗莊”創作題材研討會在市政協機關召開。有關專家圍繞創作題材,結合各自實際進行深入探討并提出意見建議。5月25日,在市政協召開了“畫里棗莊”創作推進會,各位作者匯報創作進度、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市政協有關領導和市文聯主要負責同志講話,并對已創作的作品集體點評,提出了修改意見。市政協為藝術家們搭建的良好平臺,更好地凝聚了藝術家和創作骨干,有助于進一步激發挖掘我市美術創作人員的內在潛力,必能推出一批思想精深、內涵豐富的精品力作,推動我市藝術創作邁進新臺階。
截至目前,畫里棗莊美術創作工程已約稿40幅,與部分作者商議增加作品5幅,首次專家看稿已對部分作品提出來詳細的修改意見,所有作者均已積極投入到創作過程中,擬定于十月交齊所有初稿,專業評議會后,確定部分作品進行裝裱,擬于年底完成百分之七十的創作任務。
下一步,市文聯將繼續盡最大努力,為藝術家們的創作服好務,提供外出參觀學習、觀摩采風等必要創作條件,并積極邀請省內外專家參與藝術創作和評估,認真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
03、魯網記者:剛才提到“長河文韻一線牽”棗莊市作家運河文化采風創作活動,這個活動是基于什么考慮舉辦的,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王忠: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時代價值,加強大運河沿岸城市文學藝術交流,4月19日至22日,棗莊市文聯舉辦了“長河文韻一線牽”棗莊市作家采風創作活動?;顒訃@大運河文化內涵設定采風路線,深入大運河山東段,通過作家視角展現大運河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棗莊市重點作家一行15人參加了這次采風創作活動。這些作家以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和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為主,多位曾獲國內重要文學獎項和山東省泰山文藝獎(文學創作獎)等獎項,在省內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此次采風創作活動是在2023年棗莊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高品建設“文韻棗莊”、全力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部署和要求下而舉辦的,是市文聯積極響應和配合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傾情傾力地貢獻文藝界的智慧和力量。
此次采風創作活動重點圍繞大運河山東段,涉及濟寧、聊城、德州三地市。每到一地,我們與當地文聯、作協和文藝界人士就大運河文學主題創作、大運河沿岸城市文藝交流、文藝人才培養,文學藝術志愿服務品牌打造等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采風創作活動也是市文聯第一次走出棗莊到外地舉辦文學采風活動,受到了作家們的歡迎和支持。作家們認為,此次采風活動意義深遠,既幫助我們增長了見識,也讓我們身臨其境地了解了大運河豐富厚重的文化底蘊、獨特悠久的自然人文景觀,親身感受到了實施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意義和美好前景。
此次采風創作活動先后被中國作家網、人民日報客戶端、大眾網、海報新聞、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棗莊日報等十多家媒體作以重點報道。截止目前為止,采風創作的作品除了在棗莊市文聯公眾號“棗莊文藝”以采風活動專題形式集中展示外,已有多篇在省市級媒體上發表,《濟寧日報》專門為在濟寧市的采風創作開辟專版,還將有多篇陸續在《光明日報》等國家級和省市級報刊上發表。
以后我們還將圍繞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積極開展采風創作活動,充分發揮“棗莊文軍”的力量和作用,并考慮將采風創作成果適時結集出版。
(https://mp.weixin.qq.com/s/ucf3wzMWSIAgCJtJ5D-2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