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棗莊市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主線,持續優化頭雁隊伍、筑牢戰斗堡壘、壯大集體經濟、完善治理體系,不斷激活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聚焦選育管用,做優頭雁隊伍
群雁高飛頭雁領。辦好農村的事,選優配強帶頭人至關重要。棗莊市建立村黨組織書記全周期管理機制,堅持市縣鄉三級聯動,創新采取機關選派和公開招聘方式,拓寬帶頭人隊伍來源渠道;深化村黨組織書記專業化管理,共225人納入,讓干得好的村黨組織書記享受鎮街事業編制人員待遇,極大激發干事創業熱情;實施頭雁領航·藍青工程,確定350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結對幫帶,選派100名新任村黨組織書記交流掛職,實現以藍帶青、以青促藍;深化鄉村振興主題培訓,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先后赴威海榮成、浙江紹興開展示范培訓,精準提升履職能力;落實縣級備案管理,推行村黨組織書記區鎮聯合考察,區(市)委組織部部務會研究把關機制。開展村干部“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集中優化行動,以作風大轉變促進農村基層工作大提升。
聚焦強基固本,做實戰斗堡壘
堡壘堅強有力,鄉村振興才有底氣。棗莊市深入實施村級黨組織分類推進整體提升行動,堅持抓兩頭帶中間,分類精準發力,推動“強基”村晉位升級,激勵“創優”村提質增效,指導“示范”村提標領航,促進農村基層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堅持“黨建聯合、資源集聚、整體推進”,創建8個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創建任務,覆蓋9個鎮、62個行政村,形成黨建引領、區域融合、抱團發展、整體提升的格局。實施村級事務“陽光工程”,創新推行以村黨支部提議、村“兩委”商議、鎮街黨(工)委審核、村黨員大會審議、村民議事會決議、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的“陽光議事七步法”,不斷提升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水平。
聚焦破十攀百,做強集體經濟
產業興則鄉村興。棗莊市連續三年將黨建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作為市委書記抓基層黨建突破項目,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三年強村計劃,打響“破十攀百”攻堅戰,先后召開三年強村計劃動員會、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現場觀摩會議,加強統籌謀劃,強力推進實施。創新設立幫扶基金、產業基金,開展百企聯百村行動,實施百村突破攻堅,摸排確定重點村108個,通過專題培訓、專人幫包、專項扶持集中攻堅,不斷拓寬增收路徑。設立集體經濟發展“增量獎”“保持獎”,累計發放獎金3782.6萬元。開設“鄉村頭雁話發展”“三年強村促振興”專欄,印發《三年強村“棗”行動——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案例選編》,切實營造濃厚氛圍。截至2022年底,全面消除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下的村,過百萬元村達到206個。
聚焦改革創新,做亮特色品牌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棗莊市堅持創新驅動,突出“建管用”,命名授牌26家市級鄉村振興培訓基地,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鄉村振興先進示范典型。先后選派五輪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建立第一書記、幫包部門、黨員群眾三方聚力,抓黨建、謀發展、解難題、建制度四位一體,省市區鎮村五級共建“三四五”工作機制,十年磨一劍,鑄就了金字招牌。開展村黨組織“跨村聯建”,創新實施農村黨建“五百”工程,百強頭雁矩陣培育工程,激勵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百名第一書記選派工程,促進相互借鑒、比學趕超;百名黨建助理員招聘工程,優化村干部隊伍結構;百村突破行動攻堅工程,促進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百家規范合作社選樹工程,推動村集體和農戶“雙增收”,努力打造農村黨建工作特色品牌。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環澤 通訊員 鮑浩儒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