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薛城區深入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兩大目標,全區上下節水意識不斷增強,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能力顯著提高,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做好“嚴”字文章,夯實節水制度保障。圍繞健全水資源保護制度,該區修訂完善水資源供需精細化管理體系,科學測算行業水資源定額需求,嚴格實行用水總量和強度控制。科學編制節水規劃,結合全區總體發展規劃,高標準編制完成《薛城區水功能區劃》《薛城區再生水利用規劃》《金河水源地保護規劃》,對中長期節約用水狀況進行科學預測,提出目標和對策,先后出臺《薛城區水資源管理辦法》《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加大水資源稅“數字化治理”創新應用,新改建取水遠程在線監測設施55戶,依法征收水資源稅2285.25萬元。加強河湖岸線管理,狠抓工業企業污染源整治,嚴格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全區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
做好“實”字文章,探索節水控水新路。在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方面,該區推行自備井監管的網格員制度,對全區104家自備井單位及1萬立方米以上公共供水單位實施計劃用水管理,計劃用水覆蓋率100%,確保自備井長效化、動態化監管。核查登記取水單位236個,通過開展區域論證,發放165個用水戶的取水許可,全面鞏固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成果。加強水源地安保措施,科學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8個、分散飲用水源地86個,對4家污水處理廠進行常態化檢查,確保企業排放穩定達標。陶莊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行,投資1.35億的第二污水處理廠正加快建設,配套污水主管網11公里、再生水管網3公里,再生水回用規模達到2.5萬噸/天,年節約自來水近450萬立方米,實現了水資源循環利用,有效改善城區及蟠龍河下游整體水體環境,水資源節約集約工作穩步推進。
做好“宣”字文章,濃厚節水惜水氛圍。該區還積極推廣全民節水,開展節水節日集中宣傳活動,以市級節水教育基地為依托,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和“城市節水周”為契機,組織各校廣大師生到薛城區節水基地觀摩,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公眾號等各種媒體加強宣傳,開展節水主題實踐活動。引導社會群體樹立水資源緊缺、水資源有價、用水有償和水資源保護意識,并宣傳河長制管理模式,傳播水生態文明理念。開展節水宣傳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活動,向干部群眾解答節水常識,宣傳節約用水政策法規,構建“群眾主動、企業聯動、多方行動”的節水工作新格局,在全區營造出全民節水、惜水、親水的濃厚氛圍。(記者 寇光 董艷 通訊員 郝瑞 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