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市紅十字會“生命教育 救在身邊”世界紅十字日暨棗莊市紅十字博愛周活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人
程 杰 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副會長
夏近濤 市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秘書長
王新甫 市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賑濟救護部部長
孫璐璐 棗莊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中心負責人
今年5月8日是第76個世界紅十字日,市紅十字會決定5月8日起,以“生命教育 救在身邊”為主題,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紅十字博愛周活動。近年來,市紅十字會堅定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立足黨委政府人道領域助手定位,錨定打造“群眾身邊的紅十字會”目標,聚焦“三救三獻”核心業務,持續推動“大黨建、大健康、大培訓、大宣傳、大改革、大提升”六大行動,在助力脫貧攻堅、參與災害救援、服務社會民生、推動健康城市、文明城市創建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開創了全市紅十字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我會圓滿完成援助非洲布基納法索醫療服務任務,受到國家衛健委通報表揚和國家紅十字會總會領導批示肯定;獲評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多次被評為全省紅十字會系統先進單位,連續5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并獲評省級無煙機關、市級健康機關和節約型機關。
下面,我介紹一下全市紅十字會工作開展情況和今年紅十字博愛周活動總體安排。
一、實施“大黨建”行動,把穩對黨忠誠“定盤星”
全面加強全市紅十字會系統黨的建設,著力構建“大黨建”工作格局,堅持黨建帶紅建,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入、協調推進,全系統聯動打造“人道先鋒我當先、守正創新博愛+”“黨建+業務”融合發展品牌,為開創紅十字事業發展新局面保駕護航。落實“廉潔紅會”各項要求,持續正風肅紀反腐,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二、實施“大健康”行動,暢通人道服務“主動脈”
聚焦“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積極履行人道使命、展現紅會擔當。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累計接收捐贈款物2592.81萬元,全部用于疫情防控一線。獲批天使陽光基金、小天使基金416.5萬元,救助先心病患兒41例、白血病患兒85例。審核并申請撥付疾病應急救助基金104.45萬元?!安蹢椙f”春節送溫暖活動發放款物113.31萬元。累計建成9個博愛衛生站。精心培育“紅十字愛心相髓”“紅十字生命接力”品牌,“三獻”服務體系更加健全。造血干細胞志愿者血樣入庫13723人份,成功捐獻61例,登記遺體捐獻志愿者110人,實現捐獻17人,角膜捐獻志愿者122人,實現捐獻43人,器官捐獻志愿者21人,實現捐獻17人。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實施“大培訓”行動,打牢救護品牌“硬支撐”
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實施全民衛生應急素養提升工程和生命教育行動。建設國家級“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示范基地”1處,省級培訓基地3處,市級培訓基地3處。成立應急救護培訓“講師團”和志愿服務隊。三年來,累計培訓救護員14969人,普訓19萬人次。實施開展“心臟急救——紅十字AED”項目,投放設置AED61臺,價值150余萬元。
四、實施“大宣傳”行動,擴大紅會組織“影響力”
結合世界紅十字日開展主題宣傳和“5·8人道公益日”眾籌活動。開展百名會員之星評選活動。結合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傳播紅十字精神與傳承中華傳統美德、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結合起來,弘揚社會正能量,引領文明新風尚。落實“數字紅會”建設有關要求,做好信息公開和紅十字人道文化傳播,不斷提升紅十字事業公信力、透明度。
五、實施大改革行動,持續迸發紅會“生命力”
實施博愛家園建設“雙百工程”,城鄉一體推進博愛家園建設,成功創建70個博愛家園,鎮街覆蓋率達到61.5%,位居全省前列。規范組織建設和會員管理,現有紅十字基層組織286個,團體會員75個,會員12633人。按專業、分領域組建了14支志愿服務隊,志愿者13891人。71名志愿者評定為四星級志愿者,35名志愿者評定為五星級志愿者。紅十字青少年工作穩步推進,青少年學生成為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有生力量。
六、實施大提升行動,涵養事業發展“加油站”
認真對標對表市委部署要求,大力開展干部思想能力作風建設,深入開展“五比五看”活動,大力弘揚“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堅持以一線思維履職盡責,以“我就是棗莊的主人翁”精神,在助推棗莊高質量發展中往前沖、打頭陣、當主角,以高效率贏得高速度,以快節奏換來快發展。
2023年是全市重點工作突破年。4月18日,我市吹響了強工興產工業倍增的“集結號”。全市紅十字會系統將錨定“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堅持“1374”工作思路,努力在“強基礎、抓重點、創品牌、提質效”上狠下功夫,叫響“棗救早安、救在身邊”服務品牌,為推進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貢獻力量。
一、圍繞“一個中心”,黨建賦能紅建。加強政治機關、模范機關建設,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上走在前、作表率。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全系統聯動打造“人道先鋒我當先、守正創新博愛+”黨建業務融合發展品牌,自覺擔負起引領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責任。持續打造“廉潔紅會”,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紅十字干部隊伍。
二、實施“三項工程”,促進提質增效。一是實施“強基”工程。完成市、區(市)紅十字會換屆工作,優化紅十字會治理結構。推進紅十字基層組織建設,新增基層組織100個,新發展會員2萬名,新建城鄉社區博愛家園50家。二是實施“固本”工程。以市委巡察反饋意見整改為契機,大力開展“制度建設鞏固提升年”活動,切實形成科學合理、管用好用的制度體系。三是實施“培元”工程。對照巡察反饋問題,堅持立說立行、立行立改、常抓長改。強化巡察成果運用,健全完善各項制度,形成長效工作機制。
三、抓住“七大重點”,實現多點發力。一是提升紅十字應急救援新水平。修訂完善自然災害預案,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和應急救援演練。推動備災救災物資庫建設,規范募捐款物的接收和管理。二是推動應急救護為民服務新高度。聚焦中心工作,深入開展應急救護培訓和生命教育行動,全年持證類培訓突破1萬人,普訓7萬人次,全力打造“棗救早安、救在身邊”服務品牌。三是構建人道救助工作新能力。組織參加“5·8人道公益日” 和“99公益日”募捐籌資活動。繼續開展貧困家庭患兒白血病、先心病等大病兒童救助項目。推動遺體(器官)捐獻者及困難家庭等關愛救助。四是實現“大愛三獻”工作新作為。做好造血干細胞捐獻、遺體器官捐獻,精心培育“紅十字愛心相髓”“紅十字生命接力”品牌。加強“三獻”志愿服務隊伍建設。積極探索緬懷紀念模式。五是聚焦為民服務新一線。以城鄉博愛家園建設為抓手,將紅十字組織、陣地、工作有效融入城鄉社區治理、服務社區群眾、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心臟急救-紅十字AED”公益項目結題,募集并投放自動體外除顫器(AED)40臺。六是拓展志愿服務新局面。發展壯大紅十字志愿服務隊伍,成立紅十字心理救援隊,建立“紅十字志愿者之家”,規范志愿服務管理,拓展紅十字人道服務。七是打造宣傳工作新格局。結合世界紅十字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精心策劃主題宣傳、專題宣傳。組織“5·8博愛獎”推薦評選。開展“會員之星”“優秀紅十字志愿者”等評選活動,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
四、突出“四個關鍵 ”,打造多功能紅會。一是把握新形勢,打造“調研型”紅會。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扎根基層開展人道服務。二是立足新時代,打造“數字型”紅會。加強網上紅十字會建設,做好信息公開,主動接受監督。三是掌握新能力,打造“學習型”紅會。緊跟時代發展趨勢,開展“學習強會”活動,鍛造高素質紅十字干部隊伍。四是緊跟新要求,打造“規范型”紅會。開展紅十字工作標準化建設,不斷提高紅十字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為紀念第76個世界紅十字日,廣泛傳播紅十字精神,“紅十字博愛周”期間,我們將圍繞“生命教育 救在身邊”主題,開展系列宣傳紀念活動。
一是舉行棗莊市2023年世界紅十字日集中宣傳活動。5月8日前,在滕州市龍泉廣場舉辦棗莊市2023年世界紅十字日集中宣傳活動,全面啟動2023年紅十字博愛周活動。
二是組織開展“5·8人道公益日”眾籌活動。5月7日至9日,組織全市紅十字系統圍繞博愛衛生站、紅十字博愛家園、溫暖家庭箱、博愛齊魯行--救助孤困兒童等四個項目,積極參與全國紅十字系統“5·8人道公益日”眾籌項目,力爭完成131萬元的眾籌目標。
三是開展紅十字生命教育行動。組織實施“救在身邊+生命教育”“愛心相髓+生命教育”“生命接力+生命教育”“養老服務+生命教育”“人道救助+生命教育”等五大行動,引導社會公眾正確認識生命的過程、價值,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保護生命。
四是實施開展先心病兒童資助項目。啟動2022年度5.8人道公益日眾籌項目-先心病兒童資助項目,對我市范圍內25戶先心病患兒家庭進行資助,合計資助資金5萬元。
五是啟動2023年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宣傳和志愿者血樣集中采集活動。圍繞打造“紅十字愛心相髓”品牌,采取多種形式開展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知識宣傳,廣泛招募捐獻志愿者。
六是開展防災減災日集中宣傳活動。5月12日防災減災日前后,在薛城區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日集中宣傳和應急演練活動,圍繞“防范災害風險 護航高質量發展”主題,借助志愿者力量向群眾廣泛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和應急救護知識、技能。
七是承辦省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師資培訓班。承辦山東省紅十字會2023年第22、23期應急救護師資培訓班,為我市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培訓專業師資60人,進一步壯大我市應急救護培訓師資力量。
八是開展紅十字“救在身邊”志愿服務。圍繞助力健康棗莊建設、文明城市設開展“紅十字救在身邊”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組織開展“尋找最美救護員”活動,大力宣傳群眾參加志愿服務及自救互救典型,宣傳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實效,在全社會弘揚“關愛生命、救在身邊”的社會風尚。
九是啟動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開展聯系群眾“大走訪”,深化民生難題“大排查”,推動服務群眾“大提升”。結合調研對各地推進紅十字會改革及博愛家園建設等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進行督導指導,推進工作落實。
廣大媒體朋友們,紅十字事業是一項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紅十字事業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參與和支持,也需要廣大新聞媒體的朋友們給予大力宣傳,積極參與和推動。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高昂的工作精神,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踔厲分發、砥礪前行,努力實現全市紅十字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服務“強工興產工業倍增”計劃貢獻紅十字人的智慧和力量。
答記者問
01、大眾網記者:請詳細介紹一下今年5.8人道公益日眾籌活動有關情況?
王新甫:為紀念世界紅十字日,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面向社會倡導"人人皆可參與"的公益理念,中國紅十字會發起設立“5?8人道公益日”互聯網眾籌項目,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具體實施,全國紅十字系統共同參與開展,在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支持下于2022年首次舉辦。
今年5月8日是第76個世界紅十字日,為紀念第76個世界紅十字日,進一步倡導“人人皆可參與”的公益理念,讓更多的公眾參與支持紅十字公益事業,中國紅十字會繼續發起開展2023年“5·8人道公益日” 互聯網眾籌項目。根據山東省紅十字會安排,5月1-9日,棗莊市紅十字會將組織開展“5·8人道公益日”互聯網眾籌活動,有關情況如下:
一、活動目標
積極探索全市紅十字系統聯動開展人道資源動員模式,探索開拓互聯網籌資渠道、提升互聯網籌資能力,更有效有力動員全社會人道資源,切實提升我市紅十字系統互聯網人道資源動員能力,促進紅十字系統數字化轉型,推動全市紅十字事業高質量發展。
二、項目設置
根據我市實際需求和籌資資源狀況,棗莊市、區(市)兩級紅十字會參與全國紅十字系統“5·8人道公益日”眾籌項目中“紅十字天使計劃”人道救助類項目,具體包括博愛衛生站、紅十字博愛家園、溫暖家庭箱、博愛齊魯行--救助孤困兒童等四個項目,籌集資金總額超過131萬元。
三、活動時間
4月為宣傳發動月,市、區(市)兩級紅十字會開展相關知識培訓,進行項目傳播和籌資動員。5月7、8、9三天集中開展線上眾籌活動。
四、活動形式及內容
一是“一起捐”活動。活動參與時間為:5月7日至9日。每天上午10點開始,捐贈單位或個人在“棗莊市紅十字會”及各區(市)紅十字會項目下以個人或小隊形式,通過微信參與捐贈,為“5?8人道公益日”眾籌項目貢獻一己之力。1元以上的單筆捐贈都可額外獲得騰訊基金會提供的隨機金額配捐,每人每天可獲配捐總額上限為999元。公益無大小,行動即力量,1元、10元、100元...一筆筆公益善舉,都將彰顯人道本色。
二是“一塊走”活動。活動參與時間為:5月1日至9日。根據手機用戶在“一塊走”活動中的捐步進行配捐,捐贈單位或個人可以建立具有特色的小隊,小隊成員每日步數達6000步以上可進入活動界面進行捐步并獲得企業配捐,每人每天可捐步1次,通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公益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開展“5·8人道公益日”眾籌活動是彰顯紅十字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推進紅十字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的重大舉措,是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促進實現共同富裕和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實踐,目的是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讓更多的公眾參與其中、奉獻其中,讓更多的困難群體受益其中。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團隊和社會的力量卻是無窮的,每個人做一點點,世界就會改變很多。我們真誠邀請全市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伸出溫暖之手,一起為保護生命和健康而努力。
02、中國網記者:請介紹一下我市城鄉社區博愛家園建設的有關情況?
夏近濤:博愛家園是中國紅十字會在城鄉社區開展的以“推動社區治理、提升社區能力、促進社區發展”為目標的人道公益項目,是紅十字人道服務工作落實到基層的重要載體。2021年以來,棗莊市紅十字會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紅十字會部署要求,本著“城市+鄉村”相融合、“規定動作+自選動作”相結合、“共建+共享”相契合的思路,堅持“黨建引領、紅會賦能”,統籌推進城鄉博愛家園一體化建設,努力打造“群眾身邊的紅十字會”。截至目前,已成功創建70個城鄉社區博愛家園。全市40個鎮街建有博愛家園,鎮街覆蓋率居全省前列。博愛家園建設經驗獲得省紅十字會領導批示肯定。
兩年來,市紅十字會始終堅持把博愛家園創建工作作為紅十字會參與社區治理、服務基層群眾、助力社區發展的重要抓手,確立了“黨建引領、紅會賦能,建設城鄉博愛家園,打造群眾身邊的紅十字會”的目標定位。認真落實山東省紅十字會城市社區博愛家園建設標準,堅持“四個強化”,一體推進組織建設、陣地建設、人道服務、人道傳播等博愛家園建設工作。
一是強化組織建設。建設社區紅十字會基層組織,由社區黨組織或居委會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紅十字會會長,由社區黨組織、居委會負責同志、優秀會員和志愿者擔任副會長,明確專人負責紅十字會具體工作。設立紅十字會辦公室,建立會員、志愿者檔案,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博愛家園紅十字工作做到了有人管、有人抓。
二是強化陣地建設。堅持共建共享理念,充分整合利用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以及社區其他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城市社區博愛家園,為開展社區紅十字會工作提供平臺。每個社區均配備標識標牌、便民物資、防疫物資、應急救護用品,部分社區配備了AED,高標準的完成了建設。
三是強化人道服務。博愛家園以黨建帶紅建、黨員帶會員為總體思路,主動將紅十字博愛家園建設工作融入黨建工作和社區治理工作,吸引廣大黨員加入到紅十字組織、壯大紅十字隊伍。依托社區工作者、群眾建立社區博愛家園志愿服務隊30余支。充分尊重社區群眾的意愿,依托社區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紅十字特色的救護培訓、養老照護、紅十字知識宣傳等社區志愿服務工作,做到民需我為,民呼我應,形成了“志愿弘”“七彩家園”等特色服務品牌。實施志愿服務積分兌換制度,激發了轄區居民的志愿服務熱情。
四是強化人道傳播。利用社區文化廣場和社區服務大廳,打造紅十字知識宣傳長廊,成為向居民展示紅十字知識的靚麗風景線。滕州弘道社區建立了弘道紅十字主題文化公園,龍泉苑建設了紅十字會文化廣場。通過制作宣傳欄、宣傳牌、宣傳折頁、宣傳文化帆布包等,大力宣傳紅十字知識及核心業務,營造博愛家園建設的濃厚氛圍。
在博愛家園創建工作中,我會牢固樹立精品意識,錨定把博愛家園做成全市范圍內有影響力的品牌項目,走品牌化之路。根據城鄉的不同特點,適當區分城市、鄉村博愛家園的創建方向,城市博愛家園以志愿服務為主,通過志愿服務激發群眾參與激情;同時做好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便民服務中心、養老服務站等機構的結合文章,積極融入紅十字元素。農村博愛家園創建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依托村級衛生室建設紅十字博愛家園,增強人道服務能力;組織志愿者定期為老年人健康義診、養老照護、心理陪護等特色志愿服務活動。
以“博愛家園”為切入點,積極融入社區工作,創新提出博愛家園“1365”工作法、“0363”工作法等工作方案和“3N”工作機制,打造紅十字特色服務,推動資金、項目向博愛家園傾斜,推動“三救三獻”等業務工作在博愛家園開展,通過紅十字文化宣傳和關愛生命紅十字‘救’在身邊應急救護培訓等活動,擴大了博愛家園項目知曉率,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紅十字工作中來。自博愛家園建設以來,發展社區居民紅十字會員、志愿者2000余人,開展志愿服務292次,受益社區群眾3萬余人。“愛灑人間,濟世弘道”“大愛無疆 幸福龍泉”“荊品社區、泉心服務”等博愛家園品牌,逐步深入人心,博愛家園成為群眾愿意來、真了解、真參與的人道服務平臺。
為推進博愛家園建設,我們制定了推進城鄉社區博愛家園建設的意見,提出了城鄉博愛家園示范點建設“雙百工程”,力爭到2025年,全市建設100家城市社區博愛家園,100家農村博愛家園,實現博愛家園在各區(市)、鄉鎮(街道)全覆蓋,城市社區、行政村基本覆蓋,推動博愛家園成為人民群眾的幸福家園,讓基層群眾有更加充實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讓“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下一步,棗莊市紅十字會將繼續貫徹落實上級紅十字會關于博愛家園建設的有關要求,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有效整合社會資源和力量,做強城鄉博愛家園品牌,主動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和鄉村治理工作中,努力形成上下聯動、協同推進基層組織建設的工作格局,在助力城鄉社區治理、鄉村振興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獨特作用。
0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請介紹一下我市應急救護培訓和應急救護培訓體系建設方面的情況?
孫璐璐:近年來,棗莊市紅十字會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紅十字會的精心指導下,圍繞應急救護培訓為全市中心工作、戰略大局服務的理念,依法履職盡責,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培訓活動,取得良好效果。截至2023年3月底,我市初級救護員、心肺復蘇持證類培訓人數80268人,占全市人口比例的2.09%,普及性培訓116.33萬人次。目前,全市共有七大應急救護培訓基地,主要面向企業、師生、機關工作人員等重點人群傳播紅十字知識與理念,為開展應急救護培訓和志愿服務提供實踐平臺;設有1個紅十字景區救護站。在部分學校、景區、社區、體育場所、交通站點、便民服務場所、集中辦公場所等人員密集地設置投放61臺AED,不斷提高了公共場所應急保障能力。
多年來,我們重點從三個方面加強應急救護培訓體系建設:一是不斷強化工作保障“力度”。體制機制有保障。市紅十字會始終堅持把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列為核心業務,成立了全省紅十字系統第一個救護培訓性質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市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中心,建立了以市、區(市)兩級紅十字會和應急救護培訓基地、應急救護志愿服務隊為主導的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長效機制,持續開展救護培訓“五進”活動。經費支持有保障。每年積極爭取市財政撥付應急救護專項經費并得到保障,2022年專項經費已增至30萬元;積極爭取總會、省會項目資金,每年均給予一定資金支持。部門聯動有保障,市紅十會經常性與相關單位聯系對接,得到了各部門的大力支持。2021年市紅十字會與市委市直機關工委聯合組建市直機關應急救護志愿服務隊;連續兩年與市總工會聯合舉辦技能大賽,2022年棗莊市紅十字應急救護師資技能大賽第一名被授予棗莊市“五一勞動獎章”。救護師資有保障。市紅十字會牢牢抓住師資隊伍建設這個關鍵,成立棗莊市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講師團”,現已有40余名骨干師資,每年組織開展師資能力提升班,互相交流教學經驗,提升教學師資水平。今年,我會又爭取省紅十字會2023年第22、23期應急救護師資培訓班,為我市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培訓專業師資60人,進一步壯大了我市應急救護培訓師資力量。
二是不斷挖掘救護培訓“深度”。因時而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市紅十字會主動將應急救護培訓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黨建引領,市紅十字會將救護培訓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發揮“人道先鋒”黨建品牌引領作用,引導機關黨員干部在關鍵時刻“沖在前、勇擔當、起作用”,積極為群眾提供應急救護志愿服務。堅持上好生命“必修課”,市紅十字會積極響應國家教育部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關于推進學校應急救護培訓工作的要求,在多所高校、中小學開展應急救護知識普及活動,將應急救護培訓融入教學教育活動、課堂教育和課外實踐,通過廣大師生由點及面傳播急救知識。堅持科普進鄉村,全面實施“紅十字救在身邊”行動,依托農村博愛家園和鄉村衛生室,定期組織市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市紅十字應急救護志愿服務隊走進村居,結合鄉村實際講解突發事件和意外災害的防護措施,為鄉村振興工作再添助力。堅持把急救技能送到企業生產一線,為企業提供應急救護培訓“上門服務”,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精心設計培訓課件,持續推進將“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理念融入企業文化。堅持服務群眾“零距離”,市紅十字會積極在社區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活動,面對面為群眾講解急救知識和技能,為文明城市創建和新時代文明實踐貢獻紅會力量。
三是不斷拓寬普及宣傳“廣度”。采取“線上+線下”宣傳模式,充分利用電視臺、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及時發布應急救護有關信息,深入宣傳自救互救典型案例,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學習、參與、推動應急救護培訓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通過應急救護培訓基地、“博愛家園”“博愛驛站”“健康小屋”等陣地廣泛開展應急救護知識講座、宣講,多角度、多渠道推廣急救知識。以“世界紅十字日”“世界急救日”“全國防災減災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為契機,持續推動應急救護宣傳動員工作,在全社會宣傳“棗救早安,救在身邊”品牌,努力營造“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濃厚氛圍。
(https://mp.weixin.qq.com/s/iVzh_f5J0ESs8BTVTIit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