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棗莊市市場監管局在新城會展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農貿市場改造”情況。記者了解到,目前棗莊市五區和高新區共有各類市場29處(嶧城區仙壇農貿市場已關閉),其中農貿市場16處,便民市場(服務點)6處,專業批發市場7處。各區改造提升的農貿市場共10處,其中7處市場由各區政府投資改造提升,3處市場由第三方投資原址新建。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目前,市中區現有2個農貿市場、6個便民服務攤點群及4個專業化批發市場。市中區集中財力,在重點抓好新華、龍頭市場改造提升的同時,將幸福、朝陽、建華等便民服務攤點群和其他專業批發市場全部納入改造提升范疇,拆除違建、規范經營,市場臟亂差問題有了根本好轉。龍頭市場改擴建正在緊張施工,東側大棚預計8月底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全區各類市場共計拆除亂搭亂建等違章設施180余處,集中更換門頭牌匾680塊,遮陽棚360塊,鋪設路面8200平方米,更換路沿石1500米,施劃標志線4400米,市場整體面貌顯著提升。 薛城區重點對四季春市場和錢江市場進行改造提升。增設公益宣傳牌,整修路面鋪設瀝青,重新劃行規市,清理污水管網,高標準配備消防器材,改造公共衛生間,設置志愿者服務站,更換“四分”垃圾桶。清泉市場規劃改建為棗莊市薛城清泉智慧農貿市場,該項目規劃用地面積14.98畝,總建筑面積34200㎡,地上建筑面積23700㎡ ,地下建筑面積10500㎡ 。2022年10月開工,2023年10月底月完工。項目建成后可容納經營業戶300戶,提供就業崗位600余個,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高新區興仁便民市場6月中旬開始改造提升,改造后,能提供攤位86個,精品門店14個,并設有市場管理辦公室、農產品檢測站、志愿者服務站、微型消防站、四分類垃圾站、專用停車場、公平秤等設施。該市場提升改造工作已經完成,8月13日已經開始回遷。南石大集屬于棗莊高新區宏圖河片區棚戶區改造回遷安置房項目,地下農貿市場17306平方米,地下停車場43285平方米,停車位1174個。2021年12月上旬已開始動工,預計2022年12月底完工,建成后現南石大集整體搬遷到新址。 嶧城區金牛市場屬于棚式鋼架結構,存在著建設不規范,基礎設施欠賬多,路面破損、缺少無障礙設施等問題。嶧城區投資對金牛市場實施高標準改造。市場南區商超化升級流動攤位3700余平方,現已經完工,內部嚴格劃分成蔬菜銷售區、水果區等功能區,完善給排水系統、排風系統、消防系統等硬件設施。市場北區重點對活禽宰殺區、貨品存放區進行改造,按照“三區分離”的畜禽銷售管理要求,對雞市進行標準化改造。 山亭區對新城農貿市場進行改造提升,安裝電子門禁、院內場地升級、整修路面,鋪設瀝青停車場、清理排污管道。改造衛生間、拆除老舊廣告牌,安裝電子屏幕,粉刷墻面,對攤位貨架改造、刷漆,提升改造市場設施,市場面貌煥然一新。 臺兒莊區拆除興運市場大棚,在原址重建新市場,市場主體計劃建設兩層,一層為農貿市場,面積3100平方米,可容納63家經營戶,二層規劃為臺兒莊特色小吃。建設公共智能停車場(106車位);建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辦公室,配備蔬菜水果、畜禽產品、水產品檢驗檢測系統等;建立信息采集發布系統,準確采集交易數據和供求信息,提高交易成功率;建設全天候的電子監控安防系統。2022年7月上旬已開始動工,預計2022年11月底完工,投入使用。 同時,我市場監管局組織計量免費檢定服務隊,來到市中區利民市場、龍頭市場、新華市場等各大農貿市場,開展電子計價秤專項精準免費檢定服務。共檢定電子計價秤327臺,調整校準28臺,有效維護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市場秩序,營造了文明誠信的市場環境,深受市場開辦方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好評。
(https://mp.weixin.qq.com/s/79ROhLTQfvkodx3cF4yu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