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興縣店子鎮堅持把建好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強化政治擔當,深入探索實踐,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突出成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思想保證和注入精神動力。
設立“機構”,強化領導建機制
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強化組織領導,推動上下貫通、全盤聯動。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按照“月有主題、季度推進、年底考核”的思路,制定全年活動主題計劃,指導各村圍繞主題,自主設計特色品牌實踐活動,定期聽取進展情況匯報,針對問題和不足,研究制定改進措施,推動各項工作有力有序開展。推行實體化運行,設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辦公室,鎮黨委宣傳委員兼任辦公室主任,確保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
鋪開“矩陣”,盤活資源搭平臺
秉承“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按照“點線面”立體化布局、整體化推進,構建“1+38+N”組織架構,將現有各類資源納入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統籌使用,協同運行,整合紅色利蔡展覽館、農家書屋、大楊村現代農業產業園、明星企業等資源,打造科學理論宣教、愛國主義教育、農耕文明傳承等教育實踐基地。同時,圍繞基礎配置、隊伍建設、活動成效等方面,對全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進行星級評定,并實行動態管理,通過評星認定方式,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提質,不斷提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水平和運行質效。
精心“配餐”,服務群眾零距離
建立全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各村均成立“6+N”支特色志愿服務隊,形成“1+6+N”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體系,實現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一體貫通,志愿服務隊伍結合扶貧助困、環境治理、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面向全鎮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依托“智慧店子”小程序,規范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隊伍、活動線上管理,認真落實點單、派單、接單、評單等一整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流程,積極組織群眾“點單”,廣泛征集群眾需求,策劃設計“派單”項目,通過群眾“評單”,對項目清單實施動態管理,打通文明實踐和群眾需求之間的“綠色通道”,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更精準、更有效。
打造“亮點”,示范引領樹新風
以鄉風文明為先導,以積分管理為主線,店子鎮投資20余萬元開發“智慧店子”積分管理小程序,設置“積分獎勵超市”,為群眾搭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形式的鄉風文明社會治理服務管理平臺。圍繞農村重點工作和群眾生產生活,從“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移風易俗、美麗庭院、評先樹優、文化惠民”等方面細化爭創標準和積分兌換辦法,創建“門前三包庭院家居美、夫妻美、鄰里美、婆媳美、妯娌美、行為美、道德美、勤儉美、重教美、孝道美”十美新時代文明實踐評議機制。堅持“一月一評價、一季一公開、一年一通報”,逐月進行量化評分,每個農戶建立積分檔案,村民可憑積分兌換相應分值的生活用品。完善聯合激勵懲戒機制,定期發布“紅黑榜”,對優秀農戶在產業發展、技能培訓、就業服務、項目支持、銀行貸款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和提供更多便利服務,對落后農戶在信用貸款、子女參軍、申報項目等方面進行聯合懲戒、約束限制,用“小積分”匯聚鄉風“大文明”,實現教育和實踐相統一、激勵和懲戒相結合,不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風文明社會治理體系。
抓住“關鍵”,移風易俗改陋習
以“反對高價彩禮,倡導婚嫁新風”為主題,開展發出一份倡議書、簽訂一份承諾書、選樹一批好典型“三個一”活動,利用傳統節日深入宣傳,指導各村把反對高價彩禮、大操大辦、攀比炫富、封建迷信等內容修訂進村規民約,引導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高。嚴格執行黨員干部、公職人員婚喪事宜報備制度,充分發揮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先進典型示范帶頭作用,接受黨組織和群眾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