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對全國149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名單予以公示,互聯網小鎮是我市唯一一家成功入選的機構,也是棗莊高新區培育的我市第二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互聯網小鎮是我市全力打造專注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孵化平臺,目前入駐運營企業100余家,注冊企業800余家。小鎮按照空間規劃和功能合理布局,劃分五大區域:孵化器培育區、眾創空間孵化區、智能產品研發區、產學研轉化區及配套服務區,形成有效互補、有機互動。
互聯網小鎮堅持產業、科技、服務“三位一體”的規劃要求,秉承生產、生態、生活“三生”融合的發展理念,搭建“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創新平臺,創新“1+3+1+N”的孵化運作模式,全力建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智能產品研發、產學研轉化為新業態的特色小鎮,先后獲批“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國家備案眾創空間”等稱號。
他們積極打造創業孵化高地,搭建了一站式服務平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跨境電商平臺、重要產品質量追溯平臺,為企業提供“高興辦”企業開辦管家服務,成立孵化智庫,全過程輔導孵化企業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科技項目。同時,積極打造金融服務高地,成立鳳鳴基金小鎮,提供創業資金、擔保資金、風險投資等資金支持,先后吸引省新舊動能轉換母基金、山東常時言蹊投資基金等68家基金公司入駐,注冊規模達181.5億元,對外股權投資27.99億元。在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方面,先后引進國家、省級高層次人才26人。互聯網小鎮還積極打造科研成果轉化高地,通過共建研究院、工作站、產業園等不同合作模式,集中力量重點支持高端人才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突破性發展。浙大山東工研院已建有16個研發實驗室,孵化、合作引入37家產業化公司,注冊資金3.5億元;簽訂82項科研合作協議,總金額1.86億元;累計申請專利363項(授權165項);牽頭制定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1項。常州大學在小鎮設立棗莊技術轉移中心,圍繞棗莊“6+3”現代產業體系,累計調研企業200余家,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70余項,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已完成47項。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成立棗莊研究院,與當地企業開展技術合作與推廣。(記者 張孝平 通訊員 王浩)
(http://www.632news.com/zznews/content/2022-04/16/content_3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