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市各級財政部門聚焦“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實施,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全市財政運行總體平穩,財政各項政策得到有效落實,財政管理改革取得新進展,為實現全市“十四五”良好開局提供了堅實財力保障。
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圍繞“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精準實施財稅政策工具,推動經濟跨越發展。市財政籌集資金5.4億元,用于市駐地中小學校和文體中心場館建設、莊里水庫驗收、雪亮工程提升、文旅集團注資等。重點強化對科技產業發展、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持,全市科學技術支出2.4億元。
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管好用好各級財政直達資金。全市財政民生支出212億元,民生支出占比達到77.4%。扎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各級財政投入疫情防控資金1.41億元,歸集醫?;?.17億元,保障疫情防控、疫苗免費接種。安排資金1.1億元,支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搬遷新建、市胸科醫院改擴建項目建設,提升疫情反應處置能力。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大專項支持力度,安排“雙十鎮”建設、“山水林田大會戰”資金各5000萬元,兌現以獎代補政策。強化涉農財政金融政策聯動,農業信貸擔保額全年累計新增23.8億元,有效增加農民生產經營資金供給。擴大農業保險覆蓋范圍,各級下達財政保費補貼1.23億元,提高農業自然災害風險抵御能力。
提升財政運行質效,強化財政預算管理,確保財政運行質效雙升。大力挖掘增收潛力,在足額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的基礎上,開展財源綜合治理。規范稅收優惠政策和非稅收入征管秩序,突出抓好重點項目、新興業態稅收征管,實施零散稅源網格化管理,累計清理欠交稅款3.24億元。
推進財政改革攻堅,以改革創新舉措促進管理水平和資金效益提升。實施財政獎補集成服務改革,創新建成“棗惠達”財政獎補集成服務平臺,實現財政獎補政策“網上申辦、一網通辦”“免申即享、即申即辦”,累計兌現涉企獎補資金8100萬元。 (記者 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