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棗莊市召開移風易俗示范村(居)創建推進會,棗莊市政府副市長劉吉忠、棗莊市民政局局長張峰、各區(市)政府分管副區(市)長、民政局局長、分管副局長,棗莊高新區管委會分管副主任、社會事務綜合服務中心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參加會議。
劉吉忠在講話中說,移風易俗是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新風正氣的群眾性實踐活動,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的重要載體,也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自去年,深化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調度并作出批示,全市堅持問題導向,明確目標,強力推進,各級各部門認真落實專項整治任務,協同發力,攻堅克難,移風易俗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市各級各部門以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為契機,持續加大投入,建成了一批設施先進、功能齊全、服務便捷的殯葬服務設施,建立了以殯儀館、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為核心的殯葬公共服務體系。各區(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堅持惠民便民原則,認真落實惠民殯葬政策,2020年,全市共為1.8萬余名逝者免除基本殯葬服務項目費用2000多萬元,讓群眾在殯葬改革中得到了實惠。今年1月份以來,全市火化率達到并始終保持在100%,從根本上扭轉了我市火化率落后被動的局面。四是喪葬禮俗改革實現新突破。印發了《棗莊市紅白理事會章程》,為基層紅白理事會服務群眾婚喪事宜提供了遵循,移風易俗工作的基層基礎不斷鞏固。
劉吉忠說,與先進地市相比,與群眾的期盼相比,棗莊市移風易俗工作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和短板。各區(市)、各有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采取務實管用的措施抓緊進行整改。要深刻認識到開展移風易俗示范村(居)創建工作,是移風易俗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得民心、順民意的惠民工程,也是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減負”工程,對于推進鄉風文明、家風良好、民風淳樸的社會風貌建設,不斷提升城鄉社會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義。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干,持之以恒地開展移風易俗示范村(居)的創建工作。
推進會上,張峰講解了移風易俗示范村(居)創建評分細則。
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是加強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棗莊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和惠民殯葬改革”的工作部署,進一步推進鄉風文明、家風良好、民風淳樸的社會風貌建設,不斷提升城鄉社會文明程度,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移風易俗示范村(居)創建工作,并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
通過開展移風易俗示范村(居)創建活動,充分發揮“一約四會”作用,遏制紅白事大操大辦、奢侈浪費、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風,打擊非法宗教、打牌賭博等影響社會穩定的活動;倡導科學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揚勤勞節儉的優良傳統,形成節約光榮、鋪張可恥的良好風尚,把群眾的人情負擔減下來,把村(居)的新風正氣樹起來,逐步實現移風易俗經常化、婚喪事務規范化、民間習俗文明化。到2021年底,全市移風易俗工作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2022年全市將評選表彰100個市級移風易俗示范村(居);到2023年底,將推動我市60%以上的村(居)達到鎮級以上移風易俗示范村(居)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