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威海市環翠區橋頭鎮濱河社區充分發揮學習、活動、服務三大功能,以創建“幸福、宜居、精致”濱河為目標,認真落實區委“五位一體”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要求,增強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實效,進一步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依托社區陣地 “烹制”精神文明“文化餐”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近日,在橋頭鎮濱河社區,志愿者們積極行動起來:開展理論宣講,為轄區居民普及反詐騙和環境保護知識;開展環境衛生巡查整治,及時清理生活垃圾和雜物……
類似這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濱河社區經常組織開展。自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以來,社區依托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陣地,常態化開展主題宣講、文藝匯演、法治宣傳、志愿服務等活動,為群眾提供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創新黨組織活動形式,濱河社區組織黨員和居民代表開展“慶七一守初心學黨史感黨恩”主題活動,聯合轄區8個共建單位開展燃氣知識講座、金融知識講座、中藥制香囊、夏季納涼晚會等活動12場,服務居民群眾800余人。
共建文明社區 “小切口”直擊百姓難題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著眼于凝聚群眾、引導群眾,濱河社區堅持以人為本,把國家衛生城市建設與精致城市建設有機結合,從社區“小菜園”清理等“小切口”入手,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努力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大爺,在小區里種菜確實不好,影響大家的居住環境,您自行清理一下吧!”清理行動前,濱河社區工作人員對私開“小菜園”的居民進行走訪,提前告知他們要在規定期限內自行處理綠化帶及小區空地里種植的蔬菜,并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在大部分“小菜園”主人的積極配合下,轄區公共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同時,濱河社區以成立“濱河通”小巷管家隊伍為契機,抓好社區兼職委員、網格協管員、樓長單元長三支隊伍建設,打造“小巷管家”會客廳,拉近居民同社區之間的距離。收集居民身邊“頑疾”30余個,10月以來解決停車難、小菜園清理等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10個,發掘社會文藝隊伍3支。在國家衛生城復審、垃圾分類、調解糾紛等工作中,“小巷管家”累計參與100余人次、服務時長320小時。
強抓信用建設 努力打造社會新風尚
最近,網絡上“火”了一個軟件——“國家反詐中心”App。為了推廣這個軟件,提升群眾反詐能力,濱河社區雙報到單位——橋頭派出所的民警忙碌起來,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現場互動交流等方式,向居民們推廣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按鬆敚憧矗c這兒下載,然后進去注冊……”遇到不會操作的居民,民警手把手“教學”,并向居民“面對面、一對一”講解示范App中舉報核實、攔截預警等功能。同時針對常見的詐騙手段,提醒居民要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提高自身防范意識,防止上當受騙。
今年以來,結合“社區吹哨、機關報到”和“雙報到”工作,濱河社區全域推廣“社區誠信指數”,帶動學校、醫院、銀行、消防等單位廣泛參與,目前已有350名在職人員到社區報到,增加社區誠信指數3300分,受益居民達到400多人次。
關注群眾需求 不斷拓展為民“服務圈”
橋頭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圍繞重點人群,積極拓展為民“服務圈”。7月,橋頭鎮組織濱河社區下轄福順家園、橋興路小區、興橋家園三個小區召開首屆業主大會。會上,按照要求分別為三個小區成功推選出5名業主委員會成員。這是橋頭鎮結合“五位一體”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的工作縮影之一。
“自業委會選舉工作開展以來,濱河社區工作人員、小巷管家通過入戶走訪等形式,征求廣大業主的意見,積極籌備、主動對接,經過自薦和推薦報名參與的方式,先后確定籌備組人員名單、業委會候選人名單。”濱河社區積極推動業主委員會的成立,邀請專業律師到選舉現場,保障選舉工作順利進行。
以新成立的4個業主委員會為紐帶,社區居委會、小區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定期召開聯席碰頭會,梳理解決重點難點問題15個。10月份以來開展防汛、用電燃氣安全、垃圾分類、停車管理、兒童防溺水等檢查20次,發現整改問題18個,有效推動了物業企業綜合服務水平的提升,業主滿意度提升6個百分點。
眼下,新時代文明實踐正處于深化拓展的關鍵階段,志愿服務工作的成效是衡量新時代文明實踐水平的重要標準。橋頭鎮將進一步推動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讓群眾在參與中增強主人翁意識,既當好文明的踐行者,又做好文明的傳播者,共同建設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