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棗莊市婦聯高度關注農村留守、困境兒童,打造出以“愛心媽媽”品牌為引領的關愛服務模式。近三年來累計有2286名“愛心媽媽”結對救助2448名兒童,不僅在生活扶助、學習幫助、精神關愛、心理疏導等領域,在法律普及、安全保護等多方面給予留守兒童關懷關愛。
“女兒”考上清華,“愛心媽媽”十年來為愛堅守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自小生活條件十分貧困、艱苦。從大山到城市,一路走來,實之不易。現在我有能力了,希望盡自己所能,讓孩子們少走一點彎路。”山東省棗莊市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史華說。
今年55歲的史華,曾是一名下崗工人,經過多年努力打拼,逐步建立并發展壯大了山東銀狐實業有限公司。她發展致富不忘回報社會,自1998年起,史華積極響應山東省棗莊市婦聯號召,關心關愛留守兒童,成了101名留守、困境兒童的“愛心媽媽”。
“我當年資助了一名叫冰冰(化名)的學生,記得她家住在北莊鎮一個偏僻的地方。當走到她家門口的時候,眼前的一切讓我驚呆了,鄰居都是樓房、瓦房,而她家卻是草房。孩子當時正在讀初中,學習成績非常好,但是父親早年去世,由于家里貧窮,母親不想讓她上學了。我和丈夫、兒子當即決定資助她上學。”冬去暑來,史華夫婦資助她十余年,不負眾望的冰冰于2008年考上了清華大學,成為史華心中的驕傲。
如今,史華資助過的孩子很多已經長大成人,他們有了經濟能力后也走上了關愛留守兒童這條路,開始資助貧困學生,反哺社會。其中一名孩子考入哈佛大學,在拿到自己第一份工資后就開始資助其他貧困孩子。史華表示,看到孩子們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是她最大的欣慰。
464個活動站,讓孩子有了集體的“家”
多年來,棗莊市婦聯持續開展“愛心媽媽”活動,舉辦“讓愛留守 ·共享陽光”“大愛無疆·大善永恒”等“愛心媽媽”與留守困境兒童 集體結親儀式,“情牽困境兒童·助力精準扶貧”“百年華章·放飛夢想 ”等關愛活動。“愛心媽媽”團隊和邱炳霞、李赟、史華、岳水秀、侯成芹等全國聞名的“愛心媽媽”積極結對救助留守、貧困、失親兒童。 在2021年的招募中,又有366名愛心人士參與到“愛心媽媽”項目中來,并結對幫扶救助兒童458名。
為了讓留守兒童們能得到規范、專業、長期的幫助,棗莊市婦聯將留守兒童快樂成長活動站作為主陣地,吸引籌措各方資金,打造專業化 、規模化、親情化兒童管理服務,在全省率先啟動市、區、鄉三級財政資金建設活動站,通過財政資金專建、與駐村第一書記幫建、與有關工委、 教育等部門聯建、號召社會力量捐建等多種形式建設留守兒童快樂活動站。目前累計建站464個,其中市級財政(含威海)投入240萬元建活動站105個,中國兒基會捐建兒童快樂家園2個,活動建設先后被納入棗莊市、區惠民實事、惠民工程項目,納入定期綜合調度考核。
同時,棗莊市婦聯還聯合關工委等部門建設四點半學校327個,為下午放學后兒童提供娛樂托管等服務。建立未成年人教育警示基地、“藍.荷”一站式未成年人保護中心、開展 “與法同行 共筑美好”、“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禁毒、反邪教、打拐、防溺水、防性侵、道路交通等安全教育,護航兒童安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