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黨員”的榜樣效應帶動村民向善向上,“和為貴”調解室實現了“矛盾不出村”,“幸福食堂”“守護朝陽”等文明實踐品牌有效破解“一老一小”難題……儒家思想精髓廣泛應用于基層社會治理中,春風化雨般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文化的力量根植人心,才能煥發出歷久彌新的生命力。曲阜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社會良序善治的源泉動力,深入挖掘其中蘊涵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發揮其價值重塑功能,創新性地將優秀傳統文化與基層社會治理相融合,推進基層治理實現共建共治共享,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化鑄魂提升黨建活力
9月18日早上7點,曲阜市尼山鎮魯源新村的老年公寓里迎來了每天早上的例行“檢查”??追擦釒е鴰酌驹刚咧饌€宿舍敲門問候,查看老人們的身體情況、幫忙打掃衛生、統計代辦事項,忙得不亦樂乎。
“每天來看一眼我們心里才踏實?!敝驹阜栈顒影l起人孔凡玲說,自從被村里評為“尚德黨員”后,每天都想給自己找點事做。
去年,魯源新村評選出了“尚德黨員”“最美志愿者”“和睦鄰里”“孝和之家”等6個類別100名先進個人和先進家庭,孔凡玲就是其中之一。這一年里,不僅生活越來越充實,孔凡玲的“尚德黨員積分”也水漲船高。
目前,曲阜全市已評選出“尚德黨員”2600多名,組建農村黨員志愿服務隊290余支。讓黨員浸潤在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中,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將弘揚崇德向善的優秀傳統美德融入黨員黨性修養,著力打造一支“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尚德黨員隊伍。
與此同時,曲阜以“孝和”文化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開展“學、亮、幫、慶、評”等五大活動,激發群眾共建美好家園的活力,把村風民風、文化氛圍等指標納入到村級競賽大比武的范疇,號召和激勵各村“兩委”班子帶頭用好用活優秀傳統文化,形成以黨風帶家風、家風促民風、民風塑村風的良性循環,讓尚德精神、孝和文化在曲阜落地生根。越來越多的“孝和之村”不斷涌現,目前已培育“孝和之村”85個。
治國必先治身,治身必先治心。曲阜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修身立德、治國理政的智慧,充分發揮黨建引領、文化鑄魂的作用,把“愛、誠、孝、仁”這些長在曲阜土地上的優秀傳統文化深度融入基層黨建工作中。本著“以人為本”的工作導向,深入群眾搜集各類訴求,累計解決問題3萬余件;創新開展“微心愿”圓夢行動,征集“微心愿”1100個,已幫助群眾實現“微心愿”700余個。黨員干部的所謀所為與群眾的所期所盼實現了水乳交融,讓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文明實踐撬動“幸福杠桿”
“叮咚,3床呼叫。”“怎么了,孔大爺?”在小雪街道阮家村頤養之家的醫療護理中心,值班工作人員聽到呼叫聲響起后,便按下了對話鍵,詢問起來。
據了解,該所頤養之家1500余平方米,主要服務60歲以上行動不方便的老人,現有14名老人入住,每天都有值班人員上門問候老人,為他們測量血壓。在每位老人的起居室里,還設有緊急呼叫按鈕和對話設施。
“人老了,總怕自己成為孩子們的累贅,你看現在,吃喝不愁,多幸福??!”正在院子里曬太陽的80歲老人孔令財笑呵呵地說道,吃飯有“幸福食堂”,住宿有“護理中心”,現在的日子真是越過越有勁兒。
長期以來,農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少年兒童的教育資源缺失,是個社會性難題。曲阜把新時代文明實踐當作踐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抓手,有效破解“一老一小”難題。
今年5月底,曲阜被確定為鄉村“復興少年宮”全國50個建設試點縣(市、區)之一,首批便選取了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基礎較好的22個試點村、22所鄉村小學率先試點,讓農村少年兒童享受到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教育資源,為農村未成年人提供道德培育、課業輔導、興趣培養等服務,促進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
9月開學季,曲阜22所鄉村“復興少年宮”試點學校圍繞傳統文化體驗、紅色教育、勞動體驗等主題開設各類活動,以學校現有條件和教育資源為基礎,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備、資源共享的鄉村學校活動主陣地,構建起課內與課外結合、校內與校外配合的活動形式。
“一老一小總關情。只有‘一老一小’問題得到切實保障,實現老有所養、幼有所育,家庭才會幸福,社會才能安定?!鼻肥形N?、宣傳部部長王磊說,群眾的所需所求正是文明實踐功能延伸的“指揮棒”,曲阜針對不同群體的實際需求精準定制實踐項目和活動,使實踐中心真正成為群眾的“精神家園”。
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的深入,曲阜已建立2萬余人的57支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累計開展活動2.6萬余場次,聚焦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殘障人士等困難群體,精心培育出“幸福食堂”“金暉助老”“呵護假期”“相約黎明”等一批有特色、有溫度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50余個,為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提供了源頭活水。
以和為貴推進“四治融合”
“多虧了村里的調解員,以前心里解不開的結現在解開了,鄰居們的關系也更上一層樓?!痹谙②铈偠埱澹瑤啄昵耙蚍孔訂栴},張大爺與鄰居產生了一些摩擦,村里“和為貴”調解員知道情況后,主動聯系雙方為他們調解了矛盾。
如今在曲阜318個村居,村民有大事小事都會到“和為貴”調解室說一說,矛盾化解了,心事也就放下了。經過溝通,將雙方叫到一起握手言和,握手的瞬間也變成了“和為貴”調解室墻上一幅和解照片,為下一位來到調解室的村民提供了榜樣。
以增強基層治理能力為立足點,曲阜市堅持德法兼治,持續開展全民修身教育實踐活動,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融入法、理、情等多種元素,探索推出的“和為貴”治理模式。
“和”蘊含著儒家社會治理思想的精髓。曲阜創造性地將中華傳統美德融入地方社會治理,在全市12個鎮街和部門建立400余家“和為貴”調解室,引導群眾通過非訴訟途徑化解矛盾糾紛,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能調則不訴”目標,形成了德治、自治、法治、善治“四治融合”的“和為貴”社會治理品牌化建設模式,涵育形成曲阜特有的詩禮家風、和諧村風、文明民風。
在這一理念引領下,曲阜還率先建成運行了縣級“和為貴”社會治理服務中心,15個部門單位完成入駐,通過集成打造便民高效的一站式綜合性工作平臺,構建統籌協同、三級聯建、部門互通的“和為貴”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工作體系,實現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這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社會治理的做法,獲評“全國社會治理創新最佳案例”。
以文化人,成風化俗。曲阜充分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在教化人、培育人、凝心聚力中的特殊作用,并結合新時代、新形勢,把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地運用到基層治理中去,凝聚起基層治理的精神文化力量,打造出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