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
全國文明城市,是對一個城市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程度的全面性概括和綜合性評價,是反映一個城市經濟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的“金字招牌”。在各項國家級城市品牌創建工作中,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規格最高、難度最大、影響力最廣。全市各級要牢牢把握創城工作的發力點突破點,緊盯創建目標和時限要求,聚焦關鍵環節精準發力,切實以重點工作大突破帶動整體工作大提升。
要以提升城市內涵為目標,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要持續提升市民素質。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抓好理論武裝,強化基層宣講,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持續優化發展環境。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山水林田大會戰”,讓棗莊的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空氣更清新;要持續深化文明創建。堅持重心下移,深入開展文明單位、文明窗口、文明社區、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不斷激活創城細胞、夯實文明根基。
要以保障全民健康為根本,全力爭創國家健康城市。要著力抓好衛生城市復審,結合愛國衛生運動,聚焦城鄉接合部、城中村、集貿市場等重點部位,緊盯食品安全“三小”、公共場所“四小”等重點場所,集中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加大除“四害”力度,持續鞏固創衛成果;要著力提升健康服務能力。深入實施“健康知識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等15項專項行動,引導廣大群眾樹牢健康觀念、提升健康素養;要著力深化“健康細胞”工程。以健康社區、健康機關、健康學校和健康企業等為重點,強化業務指導,突出標桿引領,著力培育一批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健康細胞”,夯實健康城市建設微觀基礎。
要以城市綠化提升為重點,全力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目前,我市已經拿到了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三塊“國字號”招牌,要乘勢而上,精心繪制“一城山水滿城綠、滿城園林一城景”的生態畫卷。要在建設公園城市上再加力。結合“山水林田大會戰”,扎實推進各類綠地建設,不斷優化公園布局,努力打造“城在園中、園在景中”的宜居環境;要在提升綠化品質上再加力。立足“小投入、大提升”,重點加強綠化苗木補植、休閑設施增設和“微景觀”改造,著力推動城市綠地提檔升級、提質增效;要在擦亮特色品牌上再加力。要加強綠道管護,提升生態景觀,完善休閑驛站,合理布局業態,讓綠道成為市民休閑觀光“好去處”。
要以縣域先行創建為基礎,全力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要打造特色精品,增強競爭力。要強化旅游項目支撐,形成精品旅游景區發展集群;要壯大鄉村旅游,提升承載力。結合“雙十鎮”建設,以生態旅游型特色鎮為重點,全力打造鄉村旅游示范片區;要創新市場營銷,擴大影響力。堅持政府主導、企業聯手、媒體跟進,精心策劃宣傳方案,做優線路產品,創新營銷模式,真正讓旅游發展成果惠及廣大群眾。
要以優化公交體系為路徑,全力爭創國家公交都市。創建“公交都市”是實現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市作為“十三五”時期第一批創建城市,年底將迎來驗收大考。要對照考核指標逐項查缺補漏,該建設的建設、該提升的提升。要加快完善基礎設施;要加快建設智慧公交;要加快提升服務水平。
古凡成大事者,必將全力赴之。全市各級各部門、廣大黨員干部要不斷深化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真抓實干、合力攻堅,向創城工作交出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