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域經濟是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區域綜合實力的關鍵。鎮域強則縣域強,縣域強則市域強。全市各級要堅持重點突破、示范帶動、整體提升,全力打造一批經濟總量大、產業支撐強的示范鎮和優勢明顯、富有活力的特色鎮,以更大力度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更大力度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堅持高點定位。示范鎮是全市鄉鎮中的“佼佼者”,綜合實力、產業基礎、發展潛力優勢明顯。要提高境界、對標一流,高標準謀劃、高效率推進,進一步做大經濟總量、培育支柱財源、完善綜合功能,努力打造經濟強鎮、財政富鎮、發展重鎮。特色鎮是某一領域的“特長生”,特在產業、特在文化、特在生態、特在容貌。要立足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游則游、宜商則商,真正做出特色、做成一流、做優品牌。
以更大力度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堅持規劃先行。加快“雙十鎮”建設,必須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當前要做好三個規劃:一是鎮域發展規劃。要在“十四五”規劃框架內,對標“雙十鎮”目標任務,厘清發展思路,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二是城鎮建設規劃。要進一步完善控制性詳細規劃,綜合考慮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產業基礎等個性特質,打造獨特的城鎮風貌和建筑風格,防止千篇一律、千鎮一面。三是國土空間規劃。要堅持高質量高標準編制,合理布局功能區,科學設置留白區,預留建設用地優先布局到產業園區,為長遠發展留足空間、奠定基礎。
以更大力度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產業為基。沒有產業的支撐,發展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雙十鎮”發展要圍繞1—2個主導產業做強做優,培育更多十億級、百億級產業集群。要培育龍頭企業。當前各鎮普遍缺少大企業、大項目,財源型支柱企業更為缺乏。要對“雙十鎮”龍頭企業加大支持力度,優先納入市級各類重點培育名單,推動企業盡快做強做大。要做強產業園區。園區是產業發展的載體。對“雙十鎮”產業園,要將其作為區(市)開發區的分區或“區中園”進行扶持,落地項目要享受與開發區項目同等優惠政策。
以更大力度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堅持完善功能。要抓試點。率先在“雙十鎮”開展新型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兩新”融合發展試點,按照“人口規模適度集中、土地資源集約利用、公共設施配套完善、產城融合一體發展”原則,打造各具特色、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鎮域小城市。要補短板。加快道路交通、污水處理、防洪排澇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區供熱、供氣、供水管網和客運、物流等網絡向“雙十鎮”延伸。要優服務。推進優質教育、醫療機構結對幫扶“雙十鎮”,構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務圈”和繁榮的“商業圈”,讓群眾生活更舒適、更幸福。
以更大力度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堅持改革創新。加快“雙十鎮”建設本質上是一種改革。實現既定目標任務,既要以改革開路,也要靠改革賦能。要在體制機制方面大膽嘗試、先行先試,只要是“雙十鎮”發展需要的、能夠下放的,應減必減、能放則放,做到減無可減、放無可放。同時,要避免一放了之,必須加強指導培訓,“雙十鎮”要積極爭取、主動承接,確保接得住、用得好。
無論是示范鎮,還是特色鎮,都要勇于自我加壓、敢于攀高比強,當好先鋒、作出示范,成為鎮域高質量發展“領頭雁”。